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19973444 上传时间:2021-12-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 朱琴秀摘要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艰难,机遇和挑战并存。结合多年实践,本文站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从转变观念、招生、就业等方面进行思考。关键词贫困地区 职业教育 发展思考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以来,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但就贫困地区来说,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注意。一、思想认识不到位,招生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社会对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的地位之重要,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贫困的原因,贫困地区社会各界对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依然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领导对农村职业

2、教育未能给予高度关注,认为发展教育,普教才是教育的主角,职教只是教育的配角,因而在发展、决策、规划等方面轻视农村职业教育;二是社会公众对职业教育认同度不高,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及家长热衷于上普通中学,认为只有上普通中学才有出路,而就读职业学校是低人一等,与其上职业学校不如回家等等,这就造成千军万马都以报考“普高”为目标,形成普高生和中职生比例失衡的严重恶果;三是学生入读职业学校的意愿不足,受家庭、社会观念制约,学生本人未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形成普高不上线,职中又不想读的怪现象;四是就职业教育的学校来说,由于认识上的不到位,招生工作十分艰巨。二、经费投入不足,基地建设受制约由于贫困等原

3、因,贫困地区的农民的收入普遍较低,而职业教育经费,还只能以政府投入为主。由于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不足,职业教育的基地建设相对滞后,职教学校校园占地不足,实习实训基地不足,设备设施严格不足等情况比较严重。由于经费投入不足,职教教师培训面不大,带来职业教育师资素质偏低,专业课教师严重不足,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毕业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相对较弱。三、乡镇企业欠发达,毕业生就业出口较窄贫困地区的乡镇企业往往规模较小,支柱产业较少,而职业学校要做到“订单式”培养就比较困难。毕业生的就业率就显得困难重重。即使有的乡镇企业需要一定的技术人才,但数量必定太小。这样,毕业生的出口就成了制约贫困地区职业教育

4、发展的一个瓶颈。针对以上存在问题,笔者作如下对策思考:(一)加强领导、科学管理,狠抓招生、就业两条线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要发展,首先要切实解决好领导班子的配置问题,要把懂职教,有开拓进取精神的领导选拔到职业教育的主要岗位,并组成一支团结奋进的干部队伍。通过这支队伍的科学决策,真抓实干,职业教育才会有所发展。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要办出特色,多出效益,前提是要有学生,没有学生,一切都是空谈。为此,应根据当地的实际,实行拉网式招生。一是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特别是教育主管领导的支持;二是广泛开展市场调查,摸清各中学初中毕业生人数,有针对性进行招生;三是广泛宣传,发动全体教职工招生;四是明确招生责任领导和责

5、任教师,并将其分散到各中学进行挂钩式招生;五是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及相关优惠政策进行招生,特别是国家对职教的免费政策和对职校生的补助政策;六是指导未参加中考的学生全部组织到职业学校进行“绿证”培训和技能培训。“只有出口畅,才能带来入口旺”,这是职业教育办学的一条重要规律。各职业学校要选派有关领导深入各大中城市进行就业市场调查,选准毕业生出路,配合劳动就业、扶贫等部门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抓住了招生和就业这两条线,就是抓住了职业教育发展之灵魂,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就会走上正常运转的轨道。(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三农”服务贫困地区职业学校的教师大多来自中学,专业课教师相对较少。为此

6、,打造一批热爱职业教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任务艰巨。一方面应积极采取人才引进机制,另一方面则要通过激活职业学校内部机制,进行有针对性的校本培训,由文化课教师向双师型或多师型发展。有条件的学校,可选拔教师到高一级职业学校深造。心态决定教师的行动,要通过教师心理健康,教师职业道德等教育,加强职业学校教师爱岗敬业、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自觉性。倡导重视职业教育从老师做起,从塑造好一个学生做起。只有这样,才能切实面向我们的教育对象那些来自广大农村的农民子弟,这才能真正体现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三)在不拘一格的办学中,创特色专业贫困地区的职业学校,要根据当地的实际,采用多种形式办学,如:长短结合,订单培养、

7、联合办学等形式。更重要的是要按照当地的实情,逐步形成骨干专业和特色专业。如:凤庆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同时也是著名的“滇红”茶诞生地,在市、县茶文化大县建设规划中,凤庆县职教中心在开设三十七个专业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带有鲜明凤庆特色的茶叶培训专业。这个专业已开办二十多年,得到当地“滇红”集团的有力支持,前景看好。可见,创特色专业,一是要结合当地实际;二是要与企业合作;三是要有长远的眼光。(四)上挂横联下辐射,构建职业教育网络走集约化之路,是职业教育的必然出路,特别是贫困地区更应该大胆走“上挂横联下辐射”的路子。上挂,就是与一些职业大学或高等院校挂钩办学;横联就是与兄弟学校联合办学;下辐射,即面向农

8、村基层联合办学,一种是与各乡镇的成人教育学校联办,另一种是与初级中学联办。最终形成一个以职业学校为中心的职业教育网。(五)推进校企合作,把职业学校建成适应市场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严重不足,各学校要结合当地政府有关人才培养战略的目标,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以增强职业教育适应市场的能力,突出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功能和特色。要通过市场调查,结合企业用人要求,采取和企业共建示范专业和实训基地的方式,推动校企合作。通过企业为学校输送指导教师和提供实训基地等方式,既扩大充实了职业学校教育资源,又为企业提供了人才支持,真正达到双赢的效果。(六)多方协调,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转

9、移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要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转移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增强产业的竞争力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加以落实。按照“围绕订单抓培训,抓好培训促转移”的发展思路,结合职业技能鉴定,实施阳光工程培训,狠抓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市场网络体系建设和培训体系建设,依托培训示范基地,以市场为导向,立足骨干专业和特色专业,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把贫困地区沉重的人口负担变为劳动力资源优势,为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探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七)推进“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促进教育、科技协调发展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要全面实施“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抓实农村成人教育工作。一是以

10、乡镇成技校为主线,村成技校为依托,狠抓农村成人教育阵地建设,促进农村成人教育的持续、有序发展。二是坚持扫盲工作方针,注重扫盲成果的巩固和提高,积极扫除青壮年文盲。三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农民增收服务”为宗旨,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及科技培训。四是初等职业技术教育在保证开好中小学劳技课教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初等职业教育路子,有效渗透职教因素。五是发展农村教育为当地培养科技致富明白人的窗口示范作用,进一步进增强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活力,显示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威力。(八)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国家重视职业教育的大好机遇,不断发展职业教育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为发展职业教育创造了大好机遇,国务院、各省、市召开了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美好的春天。随着各地“十二五”规划的实施,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在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中出现的频率只会越来越高,而职教学校,就要不断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开创性地工作,从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基地建设、培训模式等方面大胆尝试,不断发展职业教育。总上所说,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困难较大,但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只要在各级党委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从招生、推荐就业、争创特色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最终必将走出一条发展之路,壮大之路。(作者单位:云南省凤庆县职业教育中心)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