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建设方案(共47页)

上传人:1537****568 文档编号:219966615 上传时间:2021-12-07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政务建设方案(共4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电子政务建设方案(共4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电子政务建设方案(共4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电子政务建设方案(共47页)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电子政务建设方案(共47页)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政务建设方案(共4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政务建设方案(共47页)(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子政务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技术组2012年10月11日目录:第一章 市州电子政务建设现状31.1 网络建设31.2 门户及应用系统建设61.3 人员与组织机构6第二章 市州电子政务建设的需求72.1 网络建设需求72.2 应用系统建设需求82.3 信息资源整合需求92.4 应用支撑平台需求10第三章 建设目标与任务113.1网络建设任务113.2 门户建设任务113.3 数据库与应用系统建设11第四章 网络设计134.1 网络性质134.2 市州电子政务外网覆盖范围134.3同纵向网络的关系154.4 市州网络参考模型164.5 区县级网络实现224.6 其他接入技术路线244.7 中心服务器

2、设备配置254.8 各市州网络方案建议27第五章 平台设计36第六章 安全体系设计386.1 网络安全体系框架386.2 各层技术实现396.3 安全体系区域划分426.4 市州统一安全体系设计44第七章 应用系统方案47第七章 应用系统方案477.1 基础数据库建设477.2 同省电子政务48个应用系统相关的应用系统建设487.3 具有地市、县共性的应用系统497.4 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系统建设49第八章 数据库设计518.1 基础数据库设计518.2 主题数据库设计528.3 业务数据库52第九章 实施步骤539.1 网络实施539.2 应用支撑平台实施539.3应用系统实施54第十章 组

3、织机构建设建议55第十一章 系统建设方式56第十二章 经费预算58第十三章 经费筹措方案61第一章 市州电子政务建设现状 我省电子政务建设在网络、门户、应用建设及效果等方面,在综合水平上处在全国各省的中下水平,主要体现在:覆盖全省的政务三级网络还没建立;政府门户建设有一些亮点,如市政府门户在近几年的门户建设评比中都得过较好的名次,但距离好的门户系统还有较大差距;基于网络的应用系统主要还是国家纵向建设的“十二金工程”,其他政府部门的业务系统在网络上成功运行的很少;政府公务员、社会大众还没有形成在网上办公、办事的观念和习惯。1.1 网络建设(1)市州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情况 市州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情况

4、可以分为三类:l 一是已建立了覆盖市州、县、区的政务网;l 二是计划建设政务网,但方案还在设计之中,急于希望省电子政务办能给以技术指导;l 三是其他市州,目前建设政务网还只是想法,经费、方案都没有落实。(2)纵向网络建设2002年8月5日,中办发17号文件转发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表示需要继续加强对“十二金工程”的系统建设。自此以后,我省也启动了“十二金工程”的建设。国家“十二金工程”的网络覆盖范围与用途如下表:表2十二金工程序号名称承建部门最终覆盖范围用途1金财财政厅区县级财政从根本上改变财政系统多年来“粗放”的管理模式,有利于逐步走向依法理财。2金农农业厅

5、区县级农业部分、各农产品批发市场实现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增强农民信息意识和信息利用能力,增强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目标。具体建设任务:开发四个系统、整合三类资源、建设两支队伍、完善一个服务网络。3金盾公安厅连接到基层派出所建设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公安机关电子政务,积极支持地市公安机关开展建立现代警务机制的改革实践,加快建立与警务流程紧密结合的信息采集维护机制和服务实战的信息共享机制,推动警务运行机制创新。4金保劳动保障厅区县劳动保障部门,社区服务机构发行社会保障卡,统一建设劳动和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在统一标准、统一管理体制的前提下,保证社会保险业务的正常开展。5金税国税、地税局

6、区县级税务部门,海关、质检总局、工商局、银行等是整个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工程的总称,主要监控对象是增值税专用发票,以便对税收业务进行统一和规范管理。6金关外经贸局区县外经贸、海关、税务部门目标是建设好配额许可证管理、进出口统计、出口退税、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核销四个应用系统,实现外经贸相关领域的网络互连和信息共享;逐步推行各类对外经贸业务单证的计算机网络传输,提高对外经济贸易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实现国际电子商务,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7金水水利厅区县级水利部门、各易旱县旱情采集点搭建一个先进、实用、高效、可靠并且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金水系统将覆盖7大江河重点防洪地区和易旱地区,能

7、为各级防汛抗旱部门及时、准确地提供各类防汛抗旱信息,并能较准确地作出降雨、洪水和旱情的预测报告,为防洪抗旱调度决策和指挥抢险救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8金质质量监督局区县级质监局,“金质工程”的建设内容包括“一网一库三系统”的建设,即建设质检业务监督管理系统、质检业务申报审批系统、质检信息服务系统,建设质检业务数据库群,建设软硬件及网络平台。9金审审计局区县级审计部门、会计结算中心建设被审计单位资料库、审计专家经验库、审计文献资料库三大数据库,开发审计软件系统,实现对预算单位的实时监督。10金卡人民银行各级部门、地区以电子货币应用为重点启动的各类卡基应用系统工程,是一项跨部门、跨地区、

8、跨世纪的庞大社会系统工程。11金宏统计局区县局统计部门金宏工程是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关键。12金桥办公厅区县级各部门办公业务资源系统。我省的十二金工程大多处于建设之中,在网络建设思路上,“十二金”工程多数采用在电子政务网络之外,独立建设网络平台方式。目前,除少数“金”字工程外,多数“金”字工程由于建设资金上的缺乏,还没有达到规划中所设计的网络全面覆盖。同时,在十二金工程之外,还存在着计生、信访、林业、测绘、国土等多个纵向网络。在这些纵向网络中,除了“金盾”工程等个别网络较为特殊之外,大多数网络都可以融入电子政务网络中。1.2 门户及应用系统建设17个地市州都已建设了政府门户网站。地市州、县应用系

9、统建设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已建设和正在使用的应用系统还是传统办公(OA)性质的,主要用于公文传输、公共邮箱的管理,直接为民服务的内容不多。各地市的行政服务大厅是行政审批上网和为民服务的主要形式,但目前仅限于服务大厅内局域网上的行政审批受理。市的应用系统开发、使用比较系统、全面,主要的委局办基本上都有应用系统在运行,武汉市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是资源整合。我省市州应用系统的整体水平比较低,亟待起步和提高。1.3 人员与组织机构我省各级领导对电子政务建设在思想是重视的,每一个市州都安排有2-3人在负责此项工作。一般是在政府办公机关内,分配专人负责。有少数单位成立了信息中心、信息办为一体的组织机构。结论:经

10、初步调查分析:我省电子政务建设中缺乏技术支持、缺统一规划、缺标准规范是第一位的,很多单位都处在等待状态,观望省电子政务建设的进展情况,希望省电子政务办能迅速拿出设计方案、标准,以便好推进工作;资金、人员不足也是制约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二章 市州电子政务建设的需求2.1 网络建设需求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专网(中办、国办联合下发的2006年18号文件中称为“外网”),该网连接省政府、省厅局委办,连接市州及其局委办、县及其委办局,并逐步连接区、镇政府,以及连接各级人大、政协、法院、监察院。该网承载除涉密信息以外的所有政府的信息处理和协同办公的所有业务,这些业务可分类为三大类:各级政府跨单位的

11、联合办公业务;跨单位的联合审批业务;跨单位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业务;目前在我省电子政务专网建设还很不完整,即只建立了省政府及其厅局委办62个单位、17个地市州电子政务中心(或办公厅)的网络连接。我省省内的“王”字型网络还没有建立起来,还不能支持三级政府的政府服务、办公和信息共享的需求,因此在我省建立电子政务专网的最小覆盖范围应该是:省级单位107个;17个市州,每个市州35-40个局委办;103个县,每个县20-25个局委办。由于工作的需要,省直单位省社会保障厅、信访局、统计局、发改委、计生委等租用了专用信道运行单位内的业务系统,这些单位希望利用统一租用的网络取代已有的网络系统。市州今年年底联网单

12、位规划为:党委办公厅、人大办公厅、政府办公厅、政协办公厅、法院、检察局;(6)组织部、宣传部、农办、信访局、档案局;政府服务大厅;(6)发改委、经委、教育局、科技局、公安局、监察局、民政局财政局、人事局、劳保局、国土资源局、建委、交通局、水利局农业局、文化局、卫生局、计生委、审计局、国资委、国税局地税局、环保局、广电局、统计局、工商局、林业局、质检局食品药品监管局、测绘局、气象局。(31) 县级电子政务专网联入单位。2.2 应用系统建设需求根据电子政务服务百姓、提高办事效率、政务监督、与民交流的要求,市州电子政务应按统一要求建立一个应用技术支撑平台,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一批应用系统、建设基础数据库

13、和若干业务数据库,形成五大服务平台,即:提高办事效率、为民办事、助民生活、政务监督、与民交流。根据市州、县的特点和地域的不同,应用系统建设的需求是十分复杂的。如武汉市和其他市州的应用系统需求就要很大的差别。根据全省电子政务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市州的应用系统建设需求可按电子政务的“五大服务”功能进行分类,而各部门内的电子政务建设可按内部的需要、条条业务的规划进行建设。一、 提高办事效率的需求市州、县政府公务员的办公条件、办公环境、办公方式基本上还是传统的:大楼、办公室、电话、会议室、文件柜等,但随着我国步入信息化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大众工作的流动性、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产品(农产品)的流动

14、性等,传统的政务办公在服务的快速、服务的可达、信息的获得、对信息的处理方式、办事决策的效率等都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利用网络、计算机、信息资源管理等IT技术,全面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电子政务建设的迫切需求。建立电子政务提高办事效率的方法和途径归纳为如下8大类:1、 改变办公方式;2、 改变信息处理方式;3、 改变开会方式;4、 改变文件保管、处理、查询方式;5、 改变公务员间信息交流方式;6、 改变政府绩效评估方式;7、 增加或改变为老百姓服务的内容;8、 增加和改变服务的方式。 因此,市州电子政务建设提高办事效率的需求很多,在完成基本应用系统的建设同时,要根据服务“三农”开发新的系统。二、 为民办事的需求市州电子政务为民办事需求体现在以“行政审批”为核心的各项办事项目,在市、县为民办事还要注重为“三农”服务的内容。目前市州为民服务的形式主要是政府行政服务大厅,还只停留在“网上受理”的水平。按照国信办在“十一五”期间要实现至少一半的行政审批上网的要求,要实现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办结、网上公示的“一门式受理”、“一网式协同审批”。为“三农”服务,为老百姓办事,要逐步实现让农民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电子政务带来的各项服务,为农民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外出打工、看病就医等提供服务。浙江省利用网络为农民提供推销、采购、联系、信息获取,河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计算机应用/办公自动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