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直线方程题型归纳知识点梳理1点斜式方程设直线 l过点P0(x0,y0),且斜率为 k,则直线的方程为yy0=k(xx0),由于此方程是由直线上一点P0(x0,y0)和斜率 k所确定的直线方程,我们把这个方程叫做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 注意:利用点斜式求直线方程时,需要先判断斜率存在与否. (1)当直线 l的倾斜角 =90时,斜率 k不存在,不能用点斜式方程表示,但这时直线 l恰与y轴平行或重合,这时直线 l上每个点的横坐标都等于 x0,所以此时的方程为 x=x0. (2)当直线 l的倾斜角 =0时, k=0,此时直线 l的方程为 y=y0,即yy0=0. (3)当直线 l的倾斜角不为 0或90时,可以直接代入方程求解 . 2斜截式方程 :如果一条直线通过点 (0,b)且斜率为 k,则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为 y=kx+ b 其中k为斜率, b叫做直线 y=kx+b在y轴上的截距,简称直线的截距. 注意:利用斜截式求直线方程时,需要先判断斜率存在与否. (1)并非所有直线在 y轴上都有截距,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如直线x=2在y轴上就没有截距,即只有不与 y轴平行的直线在 y轴上有截距,从而得斜截式方程不能表示与x轴垂直的直线的方程 . (2)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y=kx+b是y关于x的函数,当 k=0时,该函数为常量函数 .x=b;当k0时,该函数为一次函数,且当k0时,函数单调递增,当 k0时,函数单调递减 . (3)直线的斜截式方程是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特例。
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及其相互转化 . 3直线的两点式方程若直线 l经过两点A(x1,y1),B(x2,y2),(x1x2),则直线 l的方程为112121yyxxyyxx,这种形式的方程叫做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注意(1)当直线没有斜率 (x1=x2)或斜率为零 (y1=y2)时,不能用两点式112121yyxxyyxx表示它的方程;(2)可以把两点式的方程化为整式(x2x1)(yy1)= (y2y1)(xx1),就可以用它来求过平面上任意两点的直线方程;如过两点 A(1,2),B(1,3)的直线方程可以求得x=1,过两点 A(1,3),B(2,3)的直线方程可以求得y=3. (3) 需要特别注意整式 (x2x1)(yy1)= (y2y1)(xx1)与两点式方程112121yyxxyyxx的区别,前者对于任意的两点都适用,而后者则有条件的限制,两者并不相同,前者是后者的拓展4直线的截距式方程若直线 l 在 x 轴上的截距是 a,在 y 轴上的截距是 b,且 a0,b0,则直线 l 的方程为1xyab,这种形式的方程叫做直线的截距式方程注意:(1)方程的条件限制为 a0,b0,即两个截距均不能为零,因此截距式方程不能表示过原点的直线以及与坐标轴平行的直线;(2)用截距式方程最便于作图,要注意截距是坐标而不是长度;(3)要注意 “ 截距相等 ” 与“ 截距绝对值相等 ” 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截距式中的截距可正、可负,但不可为零。
截距式方程的应用(1)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周长为:|a|+|b|+22ab ;(2)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S=1|2ab;(3)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则k=1 或直线过原点,常设此方程为x+y=a 或y=kx. 5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方程Ax+By+C=0(A、B不全为零)叫做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注意(1)两个独立的条件可求直线方程:求直线方程,表面上需求A、B、C 三个系数,由于A、B 不同时为零,若 A0,则方程化为0BCxyAA,只需确定,B CAA的值;若 B0,同理只需确定两个数值即可;因此,只要给出两个条件,就可以求出直线方程;(2)直线方程的其他形式都可以化成一般式,解题时,如果没有特殊说明应把最后结果化为一般式,一般式也可以化为其他形式3)在一般式 Ax+By+C=0(A、B 不全为零)中,若 A=0,则 y=CB,它表示一条与 y 轴垂直的直线;若 B=0,则CxA,它表示一条与 x 轴垂直的直线 . 6.直线方程的选择(1)待定系数法是求直线方程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但要注意选择形式,一般地已知一点,可以待定斜率 k,但要注意讨论斜率 k不存在的情形,如果已知斜率可以选择斜截式待定截距等;(2)直线方程的几种特殊形式都有其使用的局限性,解题过程中要能够根据不同的题设条件,灵活选用恰当的直线形式求直线方程。
请参看下表:直线形式直线方程局限性选择条件点斜式不能表示与 x轴垂直的直线已知一个定点和斜率k已知一点,可设点斜式方程斜截式不能表示与 x轴垂直的直线已知在 y 轴上的截距已知斜率,可设斜截式方程两点式不能表示与 x 轴、y轴垂直的直线已知两个定点已知两个截距截距式不能表示与 x轴垂直、与y 轴垂直、过已知两个截距已知直线与坐标轴围成原点的的直线三角形的面积问题可设截距式方程一般式能表示所有的直线求直线方程的最后结果均可以化为一般式方程典型例题剖析题型1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例1一条直线经过点 M(2,3),倾斜角 =135,求这条直线的方程例2求斜率为33,且分别满足下列条件的直线方程:(1)经过点 M(3,1);(2)在x轴上的截距是 5. 题型2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例3若直线 Ax+By+C=0通过第二、三、四象限,则系数A、B、C需满足条件()(A)A、B、C同号(B)AC0,BC0 (C)C=0,AB0 (D)A=0,BC0)将ABC分割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b的取值范围是 ( ) A(0,1)? ? B. C. ? D. 例 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定义d(P,Q )=|x1x2|+|y1y2| 为两点 P(x1,y1), Q (x2, y2)之间的“折线距离”,在这个定义下,给出下列命题:到原点的“折线距离”等于1 的点的集合是一个圆;到原点的“折线距离”小于等于2 的点构成的区域面积为8;到 M ( 0, 2), N(0,2)两点的“折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方程是y=0;直线 y=x+1 上的点到N(0,2)的“折线距离”的最小值为1其中真命题有()A 1 个B2 个C3 个D4 个例 22、已知两定点M (-2 ,0), N(2, 0),若直线上存在点P,使得,则该称直线为“ A型直线” . 给出下列直线:,? , ? ,? ,其中是“ A型直线”的序号是? ?. 例 23、已知直线l:(A,B不全为 0) ,两点,若,且,则( ? )A直线l与直线 P1P2不相交 ? ?B 直线l与线段 P2 P1的延长线相交C直线l与线段 P1 P2的延长线相交 ? D 直线l与线段 P1P2相交例 24.已知实数x,y 满足 yx22x 2(1x1)试求y3x2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强化训练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点斜式yy0=k(xx0)适用于不垂直于 x轴的任何直线(B)斜截式 y=kx+b适用于不垂直 x轴的任何直线(C)两点式112121yyxxyyxx适用于不垂直于坐标轴的任何直线(D)截距式1xyab适用于不过原点的任何直线2直线 3x2y=4的截距式方程为()(A)3142xy(B)11132xy(C)3142xy(D)1423xy3过点 (3,4)且平行于 x轴的直线方程是;过点 (5,2)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方程是。
4过点P(1,3)的直线分别与两坐标轴交于A、B两点,若 P为AB的中点,求直线的方程 . 5已知 ABC中,A(1,4),B(6,6),C(2,0),求:(1)ABC的平行于 BC边的中位线的一般式方程和截距式方程;(2)BC边的中线的一般式方程,并化为截距式方程. 6如果 AC0,BC0,bc0,那么直线 axbyc必经过第几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