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学主题班会策划书定稿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19459016 上传时间:2021-12-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学主题班会策划书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茶学主题班会策划书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茶学主题班会策划书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茶学主题班会策划书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茶学主题班会策划书定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茶学主题班会策划书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学主题班会策划书定稿(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届专兼职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院系:茶与食品科技学院专业:2011级茶学2011年12月20日一、活动主题文化自信一一由文化“入侵”引发的思考。二、活动背景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 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中国共产党成 立以来第一次由党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研究部署文化建设与发展。全会 指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为此,全会还提出一个重要要求和目标,即“培

2、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 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 化强国。”六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们的文化自觉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文化自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也标志党对文化战略制定提升到一个新的 高度。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交流如此频繁的今天,各国文化之间的差 异不容忽视,文化碰撞也时常发生,而这些碰撞来自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 如洋节泛滥的现象、外国影视的冲击、西方饮食的普及等等。关于文化交 流过程中的一些负面的影响,引发了网络上网民的激烈争论,文化“入侵”、 文化自卑、文化淡漠等名词高频出现。对此,到底该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如何对待中华文化,成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必

3、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三、活动目的通过深入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并对目前社会上广泛存在的、网民有激烈争论的几个话题进行讨论,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正确面对文化交 流过程中的一些负面影响,努力提高自身鉴别能力,理性对待外来文化, 切实做到不盲目从众、不轻言抵制,用一分为二的态度对待问题,取其精 华去其糟粕。另外,联系实际,作为一名茶学专业的大学生,又该如何在 现实中来规划自己的生活、指导自己的言行,真正践行六中全会的精神要 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了自觉才能有自信,有了自信才能实现 最终的自强。四、活动时间及地点2011年12月22日上午10点,茶叶楼117教室。五、人员安排策划:辅导员及全体

4、班委主持:辅导员参与:辅导员及全体学生摄像:王鹏、吴艾琳视频后期处理:吴艾琳六、活动形式PPT放映,视频放映,学生讨论及总结。七、活动流程由文化入侵谈起,先介绍“文化入侵”的概念、目的及特征,明 确到底何谓真正的文化入侵。引出社会广泛争议的、有文化“入侵”嫌疑的几大话题(3个)进 行讨论,同学发言、辅导员总结。 通过对以上话题的讨论,总结我们该如何对待外来文化。文化“入侵”背后体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结?由外因转为内因,反思在文化交流过程中我们该如何对待中华文化?引出十七届六 中全会“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重要观点。点题:文化自 信一一由文化“入侵”引发的思考宏观层面:通过展示国家弘扬中华文

5、化的典例,及中国文化弥漫 全球渐受重视的典例,点燃大家的激情,让每个人都看到中华文 化发展过程中值得我们自信、自豪的地方。微观层面:冷静思考,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公民,在文化自信上 我们能做些什么?具体些,作为茶学专业的一名大学生,我们又 该如何用实际行动来践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结束语:文化自信,不论是对我们的中华文化,还是对我们的茶 学专业,大家都要充满信心。附:文化自信由文化“入侵”引发的思考文化入侵|,或称文化侵略,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有目的、有计划地对 他国或另一民族达到征服的行为。它反映了文化交流过程中一些负面的影 响,主要体现于经济、文化落后方对本国文明在交流过程中地位的担

6、忧。文化入侵的目硼,不外乎两种:一是经济利益,即销售文化产品以获 取丰厚的利润;二是政治利益,即推广本民族文化或国家意识形态,以支 撑本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文化入侵的特徊:在战争时期,一个国家改变另一国家的教育方式, 强制其新一代学习入侵国的语言,是一种文化侵略,具有明显的强制性。 在和平时期,发达国家垄断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市场,改变其国民的风俗习 惯,阻碍其文化传承,也是一种文化侵略,具有隐秘的渗透性。对本土文化曾产生巨大冲击.有文化入侵嫌疑的几大话题话题一:洋节泛滥时下在年轻人中特别流行过洋节,像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父亲 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面对社会广泛存在的这类现象,网络上 引发

7、了激烈的讨论。甚至在2006年12月曾出现十博士联名签署倡议书, 呼吁“国人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号召国民慎对圣 诞节。而对于大多数过洋节的中国人而言,这些博士们的观点显得有些不合时宜,甚至有些无聊。当然,如何对待洋节这一问题,也确实值得我们 每个人思考。洋节,过还是不过?我们到底有没有必要抵制洋节?我想听 听大家的想法。同学发言辅导员作总结话题二:日本动漫日本素有“动漫王国”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就 其影响力来说,它早已走遍全世界。特别是在亚洲,几乎无处不见日本动 漫的身影。作为现今世界一流的动漫大国,每年日本仅在漫画业上的利润 就在6千亿日元以上;根据日

8、本贸易振兴会公布的数据,去年推销到美国 的日本动画片以及相关的产品总收入为43亿5900万美元,是日本出口到 美国的钢铁总收入的四倍。对于发展如此红火的日本动漫,网友们的态度也出现了分歧,抵制和 支持共存。抵制的人认为,日本动漫内容色情、暴力,对我国青少年的身 体及心理健康不利;而支持的人则认为很多的日本动漫教会我们在困难面 对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为了梦想勇敢迎接挑战。相信在座的每个人都 看过日本的动漫作品,能不能跟我们谈谈你看过以后的感受呢?同学发言辅导员作总结拓题三:美国电影随着科技进步,美国电影业近十年来发展突飞猛进。它们在海外发行 所创下的滚滚而来的外汇,也不容小觑。很少有大国会像现

9、在中国这样, 允许好莱坞电影在本国市场上如此横冲直撞。在亚洲,好莱坞电影的日子 在中国是最好过的。2008年一部功夫熊猫引发文化侵略的争论。赵半 狄曾举着“不容许好莱坞在劫后余生的中国捞金”的横幅,来到广电总局呼 吁抵制其在中国的上映。2010年1月初美国电影阿凡达在我国上映, 紧随其后便是国产影片孔子在国内的首映。对此,部分影院对阿凡 达进行了调整。对此网络竟出现不少人抵制孔子、力挺阿凡达的 声音。关于这两部影片在国内市场引发的文化侵略的争论,你们怎么看?同学发言辅导员作总结讨论完以上三个话题,我们再来整理一下,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交流如此频繁的今天,我们到底该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同学发言

10、辅导员作总结。首先,应该树立一种意识。“入侵”势不可挡,闭关锁国也不可能成为 解决问题的根本。历史证明,越封闭越落后。即使是传统文化,也是在与 外来文化交流过程中成长的。有交流才有碰撞,有碰撞才有火花,才有新 思想和文化的诞生。但是,在交流过程中我们也必须谨遵一定的原则。任何事物都有其两 面性,机遇往往也伴随着挑战。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努力提高自己的鉴别 能力,理智对其进行分析,优秀的思想和文化我们可以借鉴学习,腐朽的 部分我们要坚决抵制。通俗讲,就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十七届六中全会谈到文化,不得不提的便是我们党刚刚闭幕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全会 指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11、,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全会还提出一个重要要求及目标,即“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这里吸引我们注意的有两个名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那么,我 们该如何理解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呢?所谓“文化自觉”,是指我们在文化上的觉悟、觉醒和创建。文化自觉 的观点,最初由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提岀。(费孝通先生,是中国著名的 社会学家,是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他认为:“文化自觉是一 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础上, 才有条

12、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费先生 还以他在80岁生日时所说的一句话,作为对文化自觉的概括,即“各美其 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所谓“文化自信”,是指我们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中华文化 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既要坚守自己的优秀文化,又要通过交流和交融,吸 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既要正确对待自己的文化,又要正确对待别人的文 化。文化的自觉与自信,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有自觉才有自信,有自信才能自强。过渡说到文化自信,回归我们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真的有很多值得我们骄傲 和自豪的地方,如中国儒学、中国绘画、中国戏曲、中国功夫、中国建筑 等等。而从历史朝

13、代的纵线来看,我们很容易锁定的一个朝代便是,唐朝。唐朝,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它给后世留下的印象至 深,除了国力强大、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天下太平外,更突出的亮点就 是辉煌灿烂的文化。先给大家看一段视频,一个题为梦回大唐,芳华绝 代的唐朝宣传片。视频播放约3分钟。整个视频简直就是整个唐朝灿烂文化的一个缩影。这是历史,那么现实呢?现在的中国在传承传统、文化创新上又做得如何?我们再来看看。宏观层面:国家为宣扬和传承中华文化所做的努力一一PPT展示1. 2008北京奥运彰显神奇中国元素奥运会徽“舞动的北京”是一方传统的中国之印,体现了中国古老的纂刻艺术。奥运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

14、谐共融”的“祥云”图 案。奥运吉祥物五福娃,他们的造型分别融入了鱼、大熊猫、奧林匹克圣 火、藏羚羊以及沙燕风筝的形象,又代表了中国传统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奥运奖牌“金镶玉” 一一“金玉良缘”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诠释了中华 民族自古以来以“玉”比“德”的价值观。2008年奥运会体育图标名为“篆 书之美”,融合了中国古代甲骨文、金文等文字的象形意趣。2.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内百米墙面重现国宝级文物清明上河图。宏观层面:中国文化弥漫全球渐受重视一一PPT展示1. 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法兰克福书展,是德国举办的

15、国际性图书展览,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图书博览会,被誉为“世界出版人的奥运会二2009年10月13日,第61届德国法兰克福书展开幕,中国将首次以主宾国的身份参加书展。这是继奥运会之后中国规模最大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国向全世界展现了自己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让书展成为世界了 解当今中国的平台。此次韦展上,汉字成为中华文化的鲜明标志。“法兰克福书展最感人的 一张照片一一两名盲人参观者在中国主题馆触摸活字方阵。2. 2010年意大利中国文化年2010年,“中国文化年”系列活动在意大利举行。意大利“中国文化 年”是继2003年法国“中国文化年”后,中国在欧洲举办的最大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古罗马斗兽场首次为外国客人改变颜色。红色的灯光投射在古罗马斗 兽场圆弧形的外墙上,如同覆盖上了一层红色的丝绸,灯光打出的“中意友 谊四个隶书大字在外墙上格外醒目。3. 孔子学院让汉语走向世界孔子学院,即孔子学堂,它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大学,而是推广汉语和 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 机构。据有关资料统计,2006年平均每3天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就会诞生一 所孔子学院或者孔子讲堂。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 以来,已有300多所孔子学院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纽约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