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陶瓷器型名称及释义

上传人:sak****168 文档编号:219408465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8.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早期陶瓷器型名称及释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早期陶瓷器型名称及释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早期陶瓷器型名称及释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早期陶瓷器型名称及释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早期陶瓷器型名称及释义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早期陶瓷器型名称及释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早期陶瓷器型名称及释义(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尊(拼音:zn)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2 及商代金文 3 ,其古字形像双手捧酒樽,表示进献,本义为一种用以盛酒的礼器,此义后来也用“樽”表示;如果为陶制,还可以写作“罇”。“尊”是古代祭祀时使用的重要礼器,这些礼器都受到特别的尊重,因此“尊”字又引申出“尊重”义,用作动词时表示“盛酒”,用作形容词时表示“尊贵”,用作名词时有时表示受尊敬的人,如“令尊”等;用作敬辞时表示对对方尊敬,如“尊姓”等。后来“尊”字又引申作量词,如“三尊佛像”等。会意字。甲骨文的“尊”字上面是个“酉”字。“酉”在甲骨文中是象形字,字形像一个尖底的酒坛子。从“酉”的字很多与“酒”有关,在此可理解为酒杯。“尊”字下面的

2、符号指双手,表示高举双手向人敬酒的意思。部分甲骨文在旁边增加了个“阜”字形的符号,可能表示登高、升高的意思。西周金文与甲骨文基本一致,下面还是一双手捧着。部分字形在上面增加了个“八”字形的符号,可能表示杯子里盛满了酒快要溢出来的样子,也有人认为这“八”字表示是酒杯的盖子。小篆对金文又作了些改动,省去了旁边的升高符号。篆文另外有一个异体字将下面的双手简化一只手(寸),隶书及楷书都从这个字形来。说文解字注,酒器也。段注:凡酒必实於尊以待酌者。郑注礼曰:置酒曰尊。凡酌酒者必资於尊,故引申以为尊卑字,犹贵贱本谓货物而引申之也。自专用为尊卑字,而别制罇樽为酒尊字矣。周礼六尊。牺尊、象尊、箸尊、壶尊、大尊

3、、山尊。待祭祀宾客之礼。段注:见周礼司尊彝职。牺作献。郑司农云:献读为牺。牺尊,饰以翡翠。象尊,以象凤皇,或曰以象骨饰尊。箸尊,箸略尊也,或曰箸尊箸地无足。壶者,以壶为尊。春秋传曰:尊以鲁壶。大尊,大古之瓦尊。山尊,山罍也。按毛诗閟之牺尊,即献尊也。故许同大郑作牺,以待祭祀,司尊彝详之矣。大行人宾客之祼亦必用彝,飨礼食礼亦必用尊。故约之曰以待祭祀宾客之礼。尊,今作樽,是商周时代中国的一种大中型盛酒器。青铜器,尊的形制圈足,圆腹或方腹,长颈,敞口,口径较大。尊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时期,春秋后期已经少见。较著名的有四羊方尊。亚酗方尊商代三羊尊尊的形体可分为有肩大口尊、觚形尊等几类。有肩大口尊的器形,初

4、始当与陶质或原始青瓷的大口尊有关,基本式样如下:大口宽折肩式,上口侈大,口径与肩宽接近,颈较高,下部收缩,呈大喇叭状,肩甚宽而微鼓,上饰三牺首,自肩下折为腹,呈弧形收敛作园底状;大口圆肩式,上口侈大,口径超过肩的直径,肩广,凸起丰圆,上饰三牺首,下承圈足较低;高体大口折肩式,形体近于大口圆肩式,而圈足和颈部特别高;甚高体大口式,整体造型甚高,颈高,口径收小近于肩径;低体大口折肩式,仍保持大喇叭口,但颈、腹及圈足都较低;低体大口宽肩方体式,颈与圈足皆不高,与器腹三段接近均衡状。除上述各式尊外,商周至战国期间还有牺尊。将尊铸成牛、羊、虎、象、豕、马、鸟、雁、凤等动物形象,统称为彝。彝通常呈鸟兽状,

5、有羊、虎、象、豕、牛、马、鸟、雁、凤等形象。周礼春官司尊彝:“春祠夏禴,裸用鸡彝鸟彝.追享朝享,裸用虎彝蜼彝。”彝纹饰华丽,在背部或头部有尊盖。其形制为敞口,粗颈、深腹、圜底、圈足。商代有原始青瓷尊,北朝青釉仰覆莲花尊形体高大精美,颇为富丽。宋以后瓷尊盛行,用于盛酒或做宫廷陈设用器,如汝窑三足尊、出戟尊。清景德镇窑产品丰富,有苹果尊、鱼篓尊、石榴尊、太白尊、马蹄尊、络子尊、百 尊、萝卜尊、观音尊、牛头尊等等。古代使用的大中型盛酒器和礼器。流行于商周时期,春秋后期偶有所见。尊与彝一样,原是成组礼器的共称,宋朝之后开始专指一类器物。尊的基本造型是侈口,长颈,圆腹或方腹,高圈足。商早中期,尊均有肩,

6、圈足上多带“十”字孔,主要是圆体尊。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有方形尊和觚形尊。方形尊仍带肩,肩上多饰有数个圆雕兽头;觚形尊又称大口筒形尊,形似抓而体较粗,商晚期圈足上有“十”字孔或象征性的“十”字,西周早期“十”字消失。这两种尊器表多饰有凸起的靡棱,雕铸着繁绳厚重的蕉叶纹、云雷纹和兽面纹,显得雄浑而神秘。西周时,又出现了垂腹的圆尊,形状为大口,长颈,鼓腹下垂,圈足低矮。整件器物线条柔和,花纹也比较简单,已失去了有肩的圆、方形尊和抓形尊的气势。商原始瓷尊此展品为商代文物。圆口,垂腹,三足。颈、肩部各饰一组图案,两条阴刻弧纹之间均匀分布“S”形。两组图案之间有两兽面形成的耳,分饰两侧。兽面五官清晰,双目圆

7、睁,鼻向下弯曲成耳,大气威严。三足为小兽造型,短小弯曲,精巧灵活。由于年代久远,釉质脱落,器表斑驳,展现出历史的沧桑。现收藏于福建省源古历史博物馆。1953年新郑二里岗商城遗址出土的原始瓷尊和1954年市人民公园附近商代墓葬中发掘的青釉瓷尊,将我国烧制瓷器的历史提前至3600年前的商代,现藏于国家博物馆,成为“国宝级”藏品。罍li古代一种酒器,多用青铜或陶制成。口小,腹深,有圈足和盖儿。罍,是一种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的大型盛酒器和礼器。体量略小于彝,罍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形罍出现于商代晚期,而圆形罍在商代和周代初期都有。从商到周,罍的形式逐渐由瘦高转为矮粗,繁缛的图案渐少,变得素雅。规格:

8、口径13.3厘米、高22厘米 年代: 山东龙山文化此酒器1974年出土于山东省胶州市三里河遗址,细泥黑陶,外表打磨光滑,乌黑黝亮,侈口,口径13.3厘米、高22厘米,高直颈,圆肩,深腹,腹壁较斜直,肩部附有对称的两耳和两盲鼻,颈部和腹部有弦纹,器盖呈覆碗形,上部有环形把手。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文物功能:黑陶罍为小口,鼓腹,与商代青铜罍和瓿酷似,应是盛酒器。再者,制作如此精美的黑陶容器多出土在规格较高的墓葬中,常与黑陶极品蛋壳陶杯和白陶鬶共出,应是一套完整的酒器,盛、斟、饮功能俱全。通高18.5、口径8.9厘米,夹细砂白陶,敛口,扁鼓腹,平底,沿下有三个鸟喙形泥突,腹中部饰一周突棱,覆碗形器盖簋,

9、读作gu,指古代青铜或陶制盛食物的容器,也是重要的礼器,在祭祀和宴飨时,它和鼎配合使用,敞口、束颈、鼓腹、双耳,自商代开始出现,延续到战国时期。周礼地官舍人:“凡祭祀,共簠簋”。古籍中多写作簋,而铜器自铭则常为“皀殳”。青铜簋器物造型形式多样,变化复杂,有圆体、方体,也有上圆下方者。早期的青铜簋跟陶簋一样无耳,后来才出现双耳、三耳或四耳簋。据礼记玉藻记载和考古发现而知,簋常以偶数出现,如四簋与五鼎相配,六簋与七鼎相配。流行于商至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用于放置煮熟的饭食。簋的形制很多,变化较大。商代簋形体厚重,多为圆形,侈口,深腹,圈足,两耳或无耳。器身多饰的兽面纹,有的器耳做成兽面状。西周除原有式

10、样外,又出现了四耳簋、四足簋、圆身方座簋、三足簋等各种形式,部分簋上加盖。簋是商周时重要的礼器,宴享和祭祀时,以偶数与列鼎配合使用。史书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发展过程萌芽与奠基时期的簋青铜簋出现于商代中期,但是数量少,晚期前段逐渐增加。商代簋形体厚重,多为圆形,侈口,深腹,圈足,两耳或无耳。器身多饰的兽面纹,有的器耳做成兽面状。西周时期簋的数量甚多,早期一般沿袭商式,中期变化较大,样式繁多,晚期又趋于定型化。西周簋器大体分为萌芽与奠基、创新与继承、过渡时期与全盛和衰亡四个阶段。萌芽与奠基阶段的青铜簋器形制上是商末流行式样的沿袭,一些特征不明显的器

11、型难以精确地区别其为商器或周器,乃是殷周之际的式样。青铜簋器的纹饰保持最初的兽面纹,与殷末相比增添了有触角的卧状体驱的怪兽纹,出现了以凤鸟为主题纹饰的器物。随着青铜器的不断发展,簋器出现了变形纹饰,活泼有力,可以说是抽象的变形纹饰占领装饰艺术舞台的新时期。在完成创新后,簋器铭文用笔纯熟,结体圆浑,和前期笔画不相同,其内容除少量反映政治事件外,大多是承平时期世官司世禄的记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从而可以看出,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在完成周人自己的礼器体制过程中,带有彻底淘汰旧、积极创造新的特点。西周后期青铜器的铸造及纹饰呈现出退步的趋势,简草、粗疏、衰颓成为一时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极少数的重器

12、才显示出较好的工艺技巧,个别的作品甚至产生新的构图,而成为艺术的翘楚。盘旋龙纹等已形成,这是日后春秋时代盘龙纹的滥觞,簋器由此开始走向没落。 整个西周时期,簋的形式有较多的发展,可分为四耳簋、圈足簋、四足簋、圆身方座簋、三足簋、弁口簋和大侈口簋等各种形式,部分簋上加盖。商周时多数簋体形厚重,饰云雷、乳钉等纹饰,少数为素面或仅饰一二道弦纹。春秋时期簋沿袭西周晚期形制,没有根本的变化,到春秋中晚期,簋这种食器不甚流行,在传统的礼器体制中尚有所发现,但形制有较大变化。簋的铜胎变薄,花纹细碎,有的簋盖铸成莲瓣形。战国以后,簋极少见到。宋朝时期,两宋时期制瓷工艺的发展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以瓷取代铜

13、制簋成了皇家沿袭古代礼仪制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甑 zng甑是中国古代的蒸食用具,为甗(音“演”)的上半部分,与鬲通过镂空的箅相连,用来放置食物,利用鬲中的蒸汽将甑中的食物煮熟。单独的甑很少见,多为圆形,有耳或无耳。本义:古代炊具,底部有许多透蒸汽的小孔,放在鬲上蒸煮食物)甗 汉语拼音:yn是中国先秦时期的蒸食用具,可分为两部分,下半部是鬲 l (古代炊具,样子像鼎,足部中空。), 1 用于煮水,上半部是甑 zng (就是笼屉,甑底部本身就是网眼),用来放置食物,可通蒸汽。原为烹饪用的厨具,后作为礼器流行于商至汉代,造型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用以盛放食物,称为甑,甑底是一有穿孔的箅,以利于蒸汽通过

14、;下部是鬲,用以煮水,高足间可烧火加热。商代甗多为圆形,直耳,侈口,束腰,袋状腹,腹下设锥足或柱形足,器体厚重。商早期花纹简单,晚期多用兽面纹装饰。西周除沿袭商代形式外,还出现了附耳,有的上下部可以分开,在下半部也加附耳,同时还出现了长方形甗。春秋战国时,器身变薄,袋足消失,许多器物不再用花纹装饰。甗在商代早期至西周晚期,基本上都是甗鬲合体的,春秋早期以后则多为甑鬲式。商代的甗一般甑部较深,比例上略大于鬲部,多为立耳。西周的甗则甑部与鬲部的高度相差不大,附耳较多。西周中期开始出现方甗。春秋以后,甗的甑部多为大口斜腹的式样,即甑的底径要大大地小于口径。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三联甗,却是在一个长方形鬲部

15、上置3个甗,这仅是极个别的特例。除实用外,西周末春秋初,甗还是礼器,与鼎、簋、豆、壶、盘等组成成套随葬品。大多数的甗为联体铸造。最独特的是妇好墓出土的三联甗,甑鬲分体,鬲体长方案形,六只方足,腹底平,中空可以盛水,其下可以焚火。案面上有三个灶孔,分置三甑,可以同时炊煮几种食物。构造特色上部用以盛放食物,称为甑,甑底是一有穿孔的箅,以利于蒸汽通过;下部是鬲,用以煮水,高足间可烧火加热。商代甗多为圆形,直耳,侈口,束腰,袋状腹,腹下设锥足或柱形足,器体厚重。商早期花纹简单,晚期多用兽面纹装饰。西周除沿袭商代形式外,还出现了附耳,有的上下部可以分开,在下半部也加附耳,同时还出现了长方形甗。春秋战国时,器身变薄,袋足消失,许多器物不再用花纹装饰。甗在商代早期至西周晚期,基本上都是甑鬲合体的,春秋早期以后则多为渐高式。商代的甗一般甑部较深,比例上略大于鬲部,多为立耳。西周的甗则甑部与鬲部的高度相差不大,附耳较多。西周中期开始出现方甗。春秋以后,甗的甑部多为大口斜腹的式样,即甑的底径要大大地小于口径。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三联甗,却是在一个长方形鬲部上置3个甑,这仅是极个别的特例。除实用外,西周末春秋初,甗还是礼器,与鼎、簋、豆、壶、盘等组成成套随葬品。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开始为陶质,到商代晚期铜甗逐渐增多,并有很多是甑鬲合铸,将上下两部分连为一体,造型相当奇特,然而,奇中之奇的是,在商代还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文玩/收藏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