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教案模板分享

上传人:W**** 文档编号:219380229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典诵读教案模板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经典诵读教案模板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经典诵读教案模板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经典诵读教案模板分享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经典诵读教案模板分享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典诵读教案模板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诵读教案模板分享(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二 年级 3 月 日课 题诵读古诗梅花设计者战友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读中感悟,体会梅花的特点,感受梅花的独特的精神内涵,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3.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个性得到发展,提高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合作能力、交际表达能力。训练与评价重点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了解梅花的特点,感受梅花的独特美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一说到冬天,你就会想到什么?在这寒冷的季节里,许多树木落光了叶子,许多花儿不敢开放。漫天雪花纷飞,大地、房屋、树木都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积雪,在这雪白的世界里,我忽然闻到一股淡淡的花香。咦

2、?这么冷的天,哪种花还敢开放?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2、师板书梅花(课件出示另外两张梅花图)你们看,梅花开得多旺盛啊!冰雪把梅花盖住了,梅花害怕吗3、宋朝诗人王安石也看到了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的情景,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梅花。今天我们就与诗人王安石一起走近梅花,领略梅花的风采。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1、学生自读古诗。2、指生读诗,其他同学认真听,评价。再指名一生读诗。3、和同桌互读,读得好要表扬,不会读的要帮帮他。4、再读古诗。5、听你们读得这么有滋有味,老师也想来读读这首古诗,请你们认真听,看看哪位聪明的孩子能听出老师读的和你们读的有什么不一样。三、细读古诗,进入诗境。

3、1、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读了这么多遍古诗,你从古诗中看到了什么?老师也从古诗中看到了这样的画面:(课件出示)请大家仔细看图,图上画着什么?(要随机进行评价)请同学们再仔细地看看这幅图,这时天气怎样?你从哪看出来的?除了梅花,其它的花还敢开放吗?(不敢)所以诗人说梅花独自开。冒着严寒独自开放的梅花有什么特点?(不怕冷。)师板书:不怕冷是啊,墙角里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你能猜出老师是从哪两行诗句中看到这样的画面的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句诗,体会一下梅花不怕冷的品格。2、假如你们就是冒着寒风独自开放的梅花,老师想问问你们:北风呼呼地吼叫着吹,吹到身上像刀割一样。小

4、梅花,你们害怕吗?多么勇敢啊!请你读出梅花的勇敢。指名读。下雨了,雨点敲打在小梅花的身上。小梅花,你害怕吗?真了不起,任凭风吹雨打,你们还是在这里开放!请这一组的同学夸夸梅花。(一小组读)3、那一朵朵梅花被雪压住了,王安石是怎样发现它们的?请用诗中的句子回答。(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这两句诗要告诉我们什么?4、(师配乐读)刚才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请用完整的话表述出来。5、指两名学生读配乐读。6、全班自由读古诗。反思与总结 二 年级 3 月 日课 题夏日绝句设计者罗雪梅教学目标1、学习李清照崇高伟大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奋发图强的精神。2、在古诗教学

5、中将复杂的历史背景运用多媒体加以介绍,使学生入情入境,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3、鼓励学生查资料,讨论,自读自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训练与评价重点在古诗教学中将复杂的历史背景运用多媒体加以介绍,使学生入情入境,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教学流程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了解历史背景。1、播放射雕英雄传片段(荡气回肠的音乐,激烈残酷的战争场面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撼)2、师导入: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是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的片段,虽然是武侠片,可是它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段屈辱的历史。由于金兵大肆入侵中原,北方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多少人饱受战争之苦,这其中就有一位著名的女

6、词人李清照。同学们通过查资料,已经了解了一些南宋的历史和李清照的生平,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3、学生将收集的资料用实物投影仪显示出来并向大家介绍。如学生介绍不完整,可补充:李清照:(1084约1151)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著名女词人。她出身于一个具有文化传统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是一位散文家兼学者,十八岁时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混后婚后居汴京,生活幸福。建炎元年,李清照因靖康之耻南下,建炎三年,赵明诚病逝于金陵,李清照只身逃难,几年后转寓临安,孤苦伶仃地度过寂寞的晚年。靖康耻:北宋靖康二年,金兵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北宋王朝在统治一百多年后宣告灭亡,历史上称这次事变为“靖康之变”百姓觉

7、得这是一件耻辱的事情,所以又称“靖康耻”。之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作了皇帝,定都临安(今杭州),历史上称为南宋。(由于本课涉及的历史背景较复杂,事先布置学生收集资料,并利用多媒体加以介绍,对学生理解全诗大有帮助,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二、用多媒体出示全诗内容,指导朗读。1、师导语: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时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恢复中原,公元1127年,李清照途经当年项羽自刎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痛国伤时的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夏日绝句。2、用多媒体出示全诗。(在激昂的琵琶声中,毛笔楷书的诗句一一出现,师富有感情地大声朗读。)3、提问:同学们

8、听出老师带着怎样的感情读这首诗吗?(悲愤、激昂)谁来试着读一读?4、请三、五名同学大声朗读,其他同学评一评,谁读得好,为什么?5、全班同学有感情地大声朗读。(用多媒体课件,入情入境,一下子将学生带入诗中描绘的意境中,因此,学生读得非常有感情。)三、分小组讨论,理解诗句含义。1、理解第一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学生讨论后发言:活着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2、理解“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学生讨论后发言:至今人们还怀念项羽,佩服他宁死不肯逃回江东。3、思考讨论:(1)“项羽”是什么人?李清照为什么“至今思项羽”?(说说项羽的故事。)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

9、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消灭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亥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十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岁。(2)读了这段文字,你理解了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吗?师小结:是啊!项羽活着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决不屈膝投降。而南宋的那些统治者却在做什么?请同学们再看一段资料。(多媒体放一段有关的历史资料)(3)看完这段介绍,你又有何感想?师小结:虽然岳飞被害的事情发生在李清照写这首诗之后

10、,但如果李清照知道了这件事也一定会痛骂当时的统治者。有一首写道“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反映的就是当时中原人民的状况,而另一首诗“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反映的就是状况,面对这样的遗民,面对这样的统治者,李清照再也忍不住了。四、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朗读指导。师过渡:李清照大声地呼喊“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为什么不能像项羽那样”生接着说“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为什么”(诗句内容较简单,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就能理解诗意,后面几道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李清照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五、总结全诗,朗读升华1、师总结:是啊!一个封建时代的弱女子竟有如此的爱国情怀,竟有如此的胸襟和

11、气魄,实在令人佩服。2、讨论: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应当怎样做人?3、师小结: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样,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同学们只有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不会受敌人的欺辱。让我们怀着对李清照的敬仰,让我们抱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信念,再一次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吧!4、配乐朗读全诗,让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进一步地升华。(在激昂的琵琶曲中,同学们对着大屏幕上的诗句大声朗读,让这首诗的字字句句和李清照的精神永远留在同学们的心中。)六、作业1、写一写这首诗的读后感。2、读一读李清照其他的诗词。(在古诗教学中注重“情境交融”,不仅能促进学生

12、理解诗意,更能帮助他们体会整理的感情和诗中的意境,激发他们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反思与总结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年级 月 日课 题题临安邸设计者郑伟教学目标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概意思。2、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3、在两首古诗的对比参读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明了诗与诗之间的内在了解,体悟诗擞枪敲竦那榛场?训练与评价重点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概意思。2、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

13、,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教学流程一、整体通读,把握诗境1、自由读两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后借助课文注释,试着说说两首诗的大概意思。(教师板书诗题: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2、指名朗读古诗,一人读一首。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3、全班齐读两首古诗,边读边想:两首古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读后交流:整理都是南宋的诗人。随机让学生说说对南宋的了解,教师随机补充南宋王朝贪图安逸、屈膝求和、不思收复失地的史实。都有景物描写。随机设疑:写景只为写景吗?对此我们需要认真体会。都写到了人。随机追问:此处的“游人”指哪些人?(南宋权贵)此处的“遗民”又指哪些人?(北宋遗民)“遗民”的“遗”在这里当

14、什么讲?(遗留)知人论诗、整体观照,实为古诗学习之重要门径。本案设计,巧在开课伊始,即将两首古诗和盘托出,此为整合策略之小试牛刀。借助注释、初知大意是整合的基础,聚焦同质、求同存异则是整合的关键。此处整合,意在铺垫史实背景、把握情绪基调、营造解读期待。从整合入手解读古诗,实乃教学模式之一大突破也,妙!二、分步解读,品悟诗情(一)学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过渡:一边是南宋的权贵,一边是北宋的遗民。当他们如此鲜明地摆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会有何种感受呢?我们该做何种感想呢?2、指名朗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读后说说题目的意思。3、指名说说诗的大意,疏通诗义后追问:这里的“胡尘”,写出的难道仅仅是金兵战马所扬起的尘土吗?听音效展开想象:在金兵战马啾啾的嘶鸣声中,在金兵战马嗒嗒的践踏声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