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谈《相和歌》中长袖的运用及其意义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0.96KB
约4页
文档ID:219333923
浅谈《相和歌》中长袖的运用及其意义_第1页
1/4

浅谈《相和歌》中长袖的运用及其意义 安菁华【摘 要】长袖是《相和歌》中最为主要的表现形式,本文通过分析长袖的运用,总结出在《相和歌》中甩袖、搭袖和绕袖的运用方法通过长袖的运用,增加了舞蹈的表现力,还充分体现出汉代时期的文化特征关键词】长袖;运用;意义:J705 文献标志码:A :1007-0125(2019)16-0120-01《相和歌》是汉唐舞中的经典剧目,选自《铜雀伎》中的一个片段长袖舞在汉代十分盛行,在汉画像石、汉画像砖中多有留存,为后人留下诸多舞长袖的艺术形象此舞的编导利用古代舞人之貌,将长袖融于舞舞蹈边歌边舞,体现了汉代乐舞为一体的表演形式,并运用了“鼓”作为舞蹈的道具,“长袖”作为服饰,充分体现出了汉代文化带给我们的文化内涵一、《相和歌》中长袖的运用(一)甩袖之势甩袖是由上身带动大臂跟小臂进行甩袖,同时肩跟手腕放松,使整个长袖随势而动,顺着身体的方向舞动,使广袖形成轻而飘的状态在舞姿流动中将长袖甩出,从而形成洒脱、轻盈之势,古有戚夫人翘袖折腰之美,今有舞者轻盈舞袖之容,使舞长袖之姿承接古今之舞蹈形态甩袖是以身体的动势将长袖放长延伸,拓展了身体的运动范围,也从视觉上延长了舞者的肢体。

在《相和歌》中,甩袖动势多用于造型之前,多用于双并翅、亮翅手、长虹手及斜塔等舞姿及形态之中剧目中用甩袖的动势配合舞者整齐的动作,充分体现出舞蹈快而不慌、稳中不乱的特点,从而形成一种《相和歌》之势二)搭袖之姿搭袖主要是由手、臂、肘配合来完成,是以长袖跟身体韵律的呼应来完成的一个搭袖过程,当袖子落到预定方位的时候,身体也要有相应的舞蹈姿态来与之配合,如微微前倾的身体,伴以下颚微含的体态去配合搭袖的形成,将其韵律与舞长袖相辅相成的关系体现出来剧目中常见的搭袖有双手搭袖与单手搭袖舞蹈中舞者单脚踏鼓,单手或双手搭于略高于肩膀的位置,双手手心朝上,似是呈现出一种搭肩的体态,又似表现出汉代女乐艺人面见高位者的卑微之态舞蹈编导通过艺术手法用长袖配以舞者体态呈现出在当时背景下,面见掌权之人的敬畏之情与妙龄少女的妙丽善舞之姿三)绕袖之貌绕袖是以肘为中心点,用肘来带动小臂和手腕,指尖则是自动向回转动,肩同时放松,长袖与呼吸的收放相互配合绕袖有向内和向外之分向内绕或是向外绕是用肘关节来带动小臂流动,袖随腕动形成圆的运动路径,形成古典舞中所特有的圆润形态及画圆的运动轨迹剧目中,舞者时常运用绕袖,例如在舞者用脚绕鼓画圆时,手部会伴以长袖绕圆的动势,使舞者上下身的舞蹈动势统一,因而形成一种圆润之美。

在剧目中利用舞者绕袖的动作来完成舞蹈动作之间的连接,使舞蹈多呈现出舞袖之技艺,舞人之柔媚的形象二、《相和歌》中长袖的意义(一)增强舞者表现长袖是舞者情感的延续,长袖的表演技巧比较强,再配合鼓这个道具,更是要求演员对于袖子有更强的掌控力在《相和歌》中,舞者们穿上长袖,首先在视觉上给观众营造出一种宫廷献舞的氛围,把观众从现实带入舞蹈所营造的情境之中,似是观众亲临汉代宫廷之上观赏女乐的表演在剧目到达高潮时,演员随着音乐肆意舞动长袖,在动作中演员回眸一笑,把观众带到了“娴静似娇花照水”的气氛中;当演员飘动着长袖流动起来时,又把观众引到了“行动如弱柳扶风”的感觉中可见广袖的运用不仅可以延长舞者的肢体,营造视觉的美感,还能借此长袖抒发舞者的情绪,长袖盘绕之间展现舞者柔美之姿,甩动之时呈现舞者飘逸之美二)体现时代风貌汉代时期长袖舞兴盛,在各类文学作品中都有遗存《相和歌》运用长袖也与表现的时代有极大的联系首先,汉代的审美继承楚舞的风格特点及审美特征,即袅袅长袖、纤纤细腰,和其飘绕萦回的舞姿变幻莫测,似浮云,似清波,给人轻盈飘逸、空灵之美而该剧目通过长袖与舞之相融,似是让人亲临其境去体会舞者带来的虚幻缥缈。

另外,汉代长袖样式多样,不同种类的长袖舞动有各自的特点,作品中采用上下同宽且狭窄细长的袖子,因此多见甩袖等动作长袖跟盘鼓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在剧目中选择采用长袖跟鼓的结合来完成表演,就已经充分体现出汉代的时代背景,再加上剧目中对长袖舞的塑造以及剧目中间踏鼓长虹的动作,这些形态都跟汉代时期出土的画像极为相似,都有一种冠饰华艳、细腰如柳的特点,充分体现出了汉代的时代风貌三、结语長袖虽然只是一种服饰,但它所带来的表现力是丰富多彩的,它在《相和歌》中,以特有的抒情方式和特征营造出舞者在表演时所要表达的意境,为剧目增添了色彩,也使这个剧目变得更加引人入胜参考文献:[1]袁禾.中国宫廷舞蹈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2]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3]李岩龄.中国宫廷礼俗[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4]孙颖.中国汉唐古典舞基训[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