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高校官方公众号运营与维护实证研究 霍丁鹏【摘要】本文采用数据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以陕西中医药大学为例实证研究中医药高校官方公众号的运营与维护,剖析中医药高校官微运营与维护的现状结果认为,陕西中医药大学官方公众号是我国中医药高校中的佼佼者,其运营与维护良好得益于政策鼓励、校方支持、组织完善;中医药高校官微的整体影响力和传播力仍亟需提高文章最后提出中医药高校官微今后的运营与维护策略主要有:立足特色,增强互动;强化内容,注重地气;关注热点,引领文化关键词】中医药高校官方公众号《2016中国高校新媒体蓝皮书》数据显示:2016年高校公众号的数量达到8万个,其中官微占比34.43%,高校校园公众号覆盖大学生数量3398万[1]据此能看出,公众号已发展成为高校新媒体的最重要载体研究中医药高校官方公众号运营与维护的情况,为其良性运行和健康传播提供理论参考中医药高校官方公众号发展现状1.中医药高校官微发展现状内部对比清博大数据是中国新媒体大数据的权威平台,是国内制订各类互联网、新媒体、大数据排行榜的权威机构笔者于2017年2月28日通过清博指数检索“中医药大学”,二级检索“是否认证:是”;“行业:大学”;“排序:WCI”能得出17项结果,按照最新WCI排名,可见全国中医药大学公众号前五排名及相关数据情况。
2.中医药高校官微在全国高校排行的情况根据清博指数总榜,检索“大学”,二级检索“周榜”,能得出2017年2月排名第一和排名最靠前的中醫药高校在全国高校排名状况如下表2:据此,能够看出我国中医药高校在新媒体方面的发展,尤其是公众号的影响力、传播力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潜力和发展空间陕西中医药大学官微运营与维护的历史及现状陕西中医药大学位于发展潜力巨大的陕西省西咸新区,是一所地方特色鲜明的省属中医药高校,其官方公众号(以下简称“官微”)的运营与维护主体是由陕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学工部等共同组建的校级新媒体运营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新媒体网络文化工作室(以下简称“新媒体工作室”)其运营宗旨是“以一种亲切、友好且有趣的交流方式,让您更熟悉身边的一切事物,更热爱自己的学校,并努力塑造陕西中医药大学特有的网络文化和氛围”1.运营与维护历史陕西中医药大学官微的前身是“陕西中医学院教务处”公众号该公众号于2013年5月申请成功,由教务处主管,教务处考试学籍科负责具体业务2013年7月6日,推出最早一条信息,内容为“下周就进入考试周了,教务处提醒您,认真备考,诚信应考……等”通过浏览早期信息发现,该公众号主要是发布教务处通知与学校相关的美文美图以及四六级准考证号等内容,运行三个月,关注量突破5000人;2014年6月,关注量首次突破10000人,达到在校学生全覆盖。
2.运营与维护现状(1)政策鼓励,升级转型教育部思想政治司在2014年7月发布了《关于培育建设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启动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培育建设工作,探索创新高校学生参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新模式、新机制顺应时代潮流,2014年9月18日,“陕西中医学院教务处”更名为“陕西中医学院”,正式成为学校官微同年11月,《南方周末》数据实验室首次发布了高校官方月榜(10月份)50强,陕西中医学院官方位居全国第31位、医药类高校第1位、陕西高校第2位2015年4月,陕西中医学院更名为陕西中医药大学,工作室也随之更名为陕西中医药大学新媒体网络文化工作室2)校方支持,适当奖励为鼓励团队开展工作,学校领导及各相关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确立了以校党委宣传部、教务处等部门为专门指导部门,并配备多名指导教师在提供必要经费、工作场所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还额外给予了相关鼓励措施,例如:①工作室成员每学期记入一门公选课成绩;②工作室编辑出质量上乘的优质图文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③工作室有三好学生和推优入党的名额;④工作室一年评选一次先进个人,发放荣誉证书和奖金[2]3)组织优化,运营高效新媒体工作室成立以后,团队成员由最初的不到10人发展到现有的近50人。
部门则从最初的总务部、图文中心、音频中心、视频中心优化为现在的新媒体平台运营中心、新媒体图文中心、电台、电视台,分别下设二级部门,职责明确、岗位清晰官微不间断推送各类优质内容,包括图文、简讯、音频和视频等节目,对学校的宣传、网络文化的引导均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在原有对接程序的基础上不断扩充功能,通过关键字回复实现了班级课表、学籍信息、就业信息、讲座信息等查询功能,弥补了学校教学信息化管理工作方面的不足截至2017年3月,官微等价活跃粉丝已达41075人中医药高校官方公众号运营与维护的发展策略1.立足特色,增强互动《通知》提到:高校应倡导新媒体工作室从网络文化、网络思政、网络舆情、网络技术等内容中选取方向、明确重点、凝练特色中医药高校在特色凝练方面应着重突出中医药文化、价值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等内容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医文在兹”专题、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国医养生”专题很好地突出了中医药特色;陕西中医药大学的“陕中人物志”则在高校学生的价值引领方面做了很好的示范然而,作为高校官微,中医药高校官微普遍在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方面有待提高endprint《2015中国新媒体趋势报告》的调查数据显示,年轻用户更关注“意见的表达和交流”。
针对大学生受众群体的特征和需求取向,高校官微不应是严肃刻板的形象,还要注重粉丝互动、后台留言、留言精选等有效反馈,如此方能增加用户的活跃度和保有性,进而增加粉丝数量[3]中医药高校官微若在网络互动沟通方面做足功课,对于树立品牌和提高受众忠诚度则起着推动作用2.强化内容,注重地气面对碎片化信息时代,中医药高校官微推出的信息如何博得受众的喜爱和点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容的选定以清博指数筛选的中医药高校“点赞数”最高的文章来看,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11月14日发布的《你学中医的同学每天都在干什么?》点赞数1033;成都中医药大学2016年4月21日发布的《成中医版(南山南)把六十载光辉岁月唱给你听》点赞数1051,从这些点赞数较高文章的内容能看出,无论从文章标题,还是表现形式均能很好地吸引受众眼球和点击阅读的欲望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调研时强调:基层干部要接地气,记者调研也要接地气高校官微既是学校发布通知公告、信息服务等的权威平台,也要在优秀学子、基层人物、学生工作等与受众接触最多、心理距离最短的对象上挖掘亮点如陕西中医药大学2016年12月12日推出的《人物志|他们虽然来自五湖四海,却都饱含着温暖的爱来到这里》主要关注了学校保安、宿舍和教学楼楼管、食堂大妈等群体,受众阅读后赞声一片。
3.关注热点,引领文化公众号传播力提升的关键要素之一是推送内容截至目前,陕西中医药大学官微点赞数最高的两篇文章分别是《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和《倾情巨作全网首发|青春不散場陕中大版〈小幸运〉MV带你重温潸然泪下的青春记忆!》,两篇均是结合时下学校热点话题和社会热门潮流所推送的独家文章,依此能看出内容是否是受众关注的热点,直接决定着文章的受欢迎程度2017年2月24日,王国强在《人民日报》发表《以高度文化自信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一文,认为中医药学之所以是我国独特而优秀的文化资源,缘于其在理论层面与中华文化的同构性及其在实践层面体现的群众性,应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医药文化的传承[4]对此,南京中医药大学官微推出的《杏养生》系列专题则通过视频展示的方式将八段锦中的中医养生保健功法生动地推广开来,值得其他中医药大学官微借鉴结语2016年9月,全国中医药学术新媒体联盟在北京成立,该联盟旨在进一步整合互联网新媒体平台资源和学术界优秀资源,形成中医药新媒体传播矩阵,更好地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传承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5]同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并指出: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医药事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在这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里,我国中医药高校新媒体平台如何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为国家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与中医药事业的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是所有奋战在一线中医药高校官微制作与推广人员矢志不渝的追求参考文献:[1]2016中国高校新媒体蓝皮书编写组:《2016中国高校新媒体蓝皮书》[2]新媒体网络文化工作室:陕中医百科[3]薛峰:《高校官方公众号的建设及运营》,《青年记者》2016年第12期,第83-84页[4]王国强:《以高度文化自信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人民日报》(理论版),2017年2月24日[5]文隽:《全国中医药学术新媒体联盟在京成立》,http:// .作者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咸阳endprint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