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地球和经纬度知识点清单

慢***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67KB
约3页
文档ID:218853777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地球和经纬度知识点清单_第1页
1/3

地球与经纬网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过程:天圆地方→根据太阳月亮推测地球为球体→麦哲伦环球一周→卫星照片确证2、形状: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生活中证实地球是球体例子:①登高望远②船回港口先看见船帆再看见船身③月食3、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 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赤道半径-极半径=21千米4、地球仪②地轴:地球自转的假想旋转轴,【地轴与桌面夹角为66.5】③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指向北极星的为北极,另一个为南极【北极为地球最北点,任何点都在北极正南方向,南极反之】④赤道:到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⑤重要纬线:赤道【0】,南北回归线【23.5S/N】,南北极圈【66.5S/N】⑥到桌面最近点:南极圈上一点【最远点为北极圈上一点】二、纬线纬度1.定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2.关系:所有纬线互相平行3.形状:圆圈4.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可以理解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只有正东或者正西)5.条数:无数条6.长度变化规律:从赤道【4万KM】向两级变短,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如20S与20N)7.纬度变化规律:从赤道【0】向两级【90S/N】变大第6点和第7点合在一起的规律|纬度度数越大,长度越短8.字母:南纬【S】;北纬【N】9.南北半球划分: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10.低中高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0纬线属于低纬度,30与60为分界线不属于任何低中高纬度范围】三、经线经度1定义:连接两级并垂直于纬线的线,也叫子午线;经过英国伦敦的为本初子午线【0】2关系:所有经线都交于两级3形状:半圆4指示方向:南北方向(可以理解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只有正南或者正北)5条数:无数条6长度:所有经线都相等约为2万千米【赤道的一半】7经度变化:从本初子午线【0】开始,向东向西递增、从0增大到1808字母:本初子午线以东至180为东经用E表示, 本初子午线以西至180为西经用W表示9经线圈:两条相对的经线为经线圈 【①字母相反②度数和为180,如10E与170W】10东西半球划分:以20W160E为界;小小东 ,大大西,同符号相比较△经纬网优先识别经纬线,根据经纬线特点,在井字图中,横线为纬线,竖线为经线;在赤道俯视图与极点俯视图中,交于一点或即将相交的线为经线,呈圆形的线为纬线。

△遇图后,先判断出经纬线,在度数之后标上对应的字母然后写出相应点经纬度【定位】△根据口诀判断某点的东西半球;判断两点方向,首先判断是否在同一纬线或经线上△在相隔度数一样的前提下,越靠近赤道的阴影面积越大1井字形经纬网图①如图,根据经纬度变化规律,写出对应字母,得A【0,60E】B【40N,70E】C【70S,180】D【80S,140E】②判断半球A【东半球】 B【北半球,东半球】 C【南半球,西半球】③判断方向A在B西南方向 C在D 方向 A在C 方向④判断区域面积区域A面积大于区域B面积2赤道侧视图①如图先判断经纬线,再标出对应字母,之后定位A【40N,70W】 B【 】②判断半球A【北半球,西半球】 B【 】③判断方向A在B西北方向④判断区域面积区域A面积小于区域B3极点俯视图①首先判断极点属性极点有字母的,N为北极点,S为南极点;有自转方向的,南顺北逆【SSNN】;以北极俯视图为例,图中赤道以内所有圆圈皆为纬线记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反之即为南纬已确定自转方向的前提下,将自转方向标识在本初子午线一侧,如图,从本初子午线延自转方向开始至180为东经,另一侧为西经。

②定位,在标出所有经纬线字母前提下,可判断对于点经纬度③判断方向以北半球为例,越靠近北极点越靠北,越远离北极点越靠南;两点之间画出自转方向,靠近箭头越靠东,靠近箭尾越靠西自传公转一、自转1定义: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2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3周期:一天【24H】【一天自转一周即24小时转360得自转角速度为15/H】4自转中心:地轴【北极永远指向北极星】5产生现象:①昼夜交替②时间差异【东早西晚】【伦敦零时区;北京东八区;华盛顿,纽约西五区】③太阳东升西落△昼夜现象的原因:地球不发光不透明时差的计算:东加西减,15/H,太阳直射点始终12时,赤道始终6时日出、18时日落6晨昏线①晨线:黑夜→白天 ②昏线:白天→黑夜二、公转1定义:地球绕太阳旋转运动2周期:一年3方向:自西向东4姿态:地轴倾斜66.5,空间指向不变,北极指向北极星5产生现象:①四季变化【345春季,678夏季,9/10/11秋季,12/1/2冬季】ABCD节气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期3.216.229.2312.22太阳直射点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昼夜长短情况【北半球】昼夜平分昼长夜短昼夜平分昼短夜长极昼极夜范围无北极圈内极昼南极圈内极夜无北极圈内极夜南极圈内极昼中国重要节日日期:元旦1月1日,除夕/春节/元宵2月,清明4月,端午6月,中秋/教师节9月,②昼夜长短变化赤道始终昼夜平分;△昼夜长短情况: 太阳直射北半球(春分至秋分;时间3月21→9月23),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南半球时相反△昼夜如何变化:地 面 冬至春分夏至物体秋分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从南回归线→北回归线;时间12月22日→次年6月22日),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南半球相反;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从北回归线→南回归线;时间6月22日至12月22日)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南半球相反③太阳高度角变化【影子变化】以北回归线以北为例,北回归线以北一年中夏至影子最短【太阳高度角最大】,冬至影子最长【太阳高度角最小】④极昼极夜情况春分之后,北半球开始出现极昼且从北极点开始极昼范围开始扩大,夏至时北极圈以内极昼,且极昼范围最大,夏至之后极昼范围开始缩小,至秋分昼夜平分;秋分之后北极开始出现极夜且范围开始扩大,冬至时北极极夜范围最大。

南极相反⑤五带形成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至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之内为寒带【易错--南北回归线有太阳直射属于热带,南北极圈有极昼极夜属于寒带】。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