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中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利率市场化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218623945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革开放中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利率市场化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改革开放中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利率市场化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改革开放中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利率市场化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改革开放中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利率市场化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改革开放中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利率市场化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改革开放中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利率市场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开放中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利率市场化(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改革开放中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前言把建设成国际金融中心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这项任务的主要承担者之一,市政府和人民更是要积极做好准备,采取有效的措施,承担起历史的重任。鉴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许多步骤都不能为地方政府单独决定,譬如,利率市场化,外汇的自由兑换、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等,都需要在国家的层面上,由最高管理层统筹规划,统一步骤,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地方政府只能消极等待,无所作为。本课题的思路是在目前金融管制尚未完全解除的制度框架,市政府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促使各类各级金融机构,积极地做好各项工作,大胆创新,把金融市场尽可能做得最大,把金融工具创造的最齐全,把业务操作搞得

2、最规,把制度法规建设的最健全,然后,随着有关管制的逐步放松,就有希望以其相关方面的优势,吸引和汇聚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资金,从而成为国、乃至国际的金融中心。根据这样的思路,本课题报告拟分别说明的有关金融方面与国际金融中心的要求的差距,并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提出弥合这种差距的对策。也就是借助目前改革开放的新机遇,先将建设成为国最大的金融中心,并在强化和巩固这种地位的基础上,问鼎亚太金融中心,最后努力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毋庸讳言,将建成国际金融中心,这是一个漫长艰巨的过程,需要不止一代人的艰苦努力,本课题主要讨论3-5年可以做和能够做的对策。一、金融制度市场化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条件是实现金融运作

3、的市场化,而金融运作的市场化要求金融制度的市场化为依托,而在金融制度市场化中最重要的方面是利率和汇率、以与宏观管理手段的市场化,这些目标的实现都相当困难,所以更需要我们做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一)利率市场化利率不仅是个反映资金市场供求的指标,而且是央行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的重要工具,利率的市场化程度表明金融市场的成熟程度和央行管理的市场化程度,所以,建立国际金融市场的最基本的先决条件是市场化利率。甚至可以说,没有市场化利率,就没有国际金融市场。我国的利率至今还没有市场化,这就决定了我们要瞄准利率市场化的方向,做出极大的努力,才有助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建立。1、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走相当

4、长的一段艰难历程,尽管,我国目前的利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但毕竟我国的利率是从国家的完全全面的管制走过来,达到今天这一步已经非常不容易,我们既要充分看到我国利率市场化取得的成效,又要看到它与建立国际金融中心要求的距离,并且努力缩小这个距离。目前,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贴现和转贴现利率、政策性银行的金融债券发行利率、国债发行利率与大额外币存款利率都已经基本市场化。本币存贷款利率却没有完全放开,金融机构对贷款利率只有一定的浮动权,存款利率仍由央行决定。其中,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可浮动30%,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为50%,在全国八个县农村信用社的利率市场化

5、改革试点,贷款利率最高可浮动100%,存款利率最高可上浮50%。我国从提出利率改革的基本设想到现在已有十年,虽然本币存贷款利率尚未完全放开,但与其他较成功地实现了利率市场化的国家相比,我国的改革速度并不慢。美国用了约16年才完成了利率市场化,日本用17年,法国则用了20多年;比较有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国也用了约17年才实现这个目标。而我国若从制定改革方案算起,至今也不过8年,再考虑到我国在推进改革中仍能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和金融市场稳定有序,可以看出,得到目前的改革效果也实属不易。2、利率改革的目标与前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终目标不仅要让货币市场的供求决定利率水平,更要使央行能够通过国债的买卖,实

6、现对利率的间接调控。这样的利率既能为金融机构的活动所决定,又能反过来调节和影响金融机构的活动。考虑到我国目前利率市场化达到的水平,有理由认为,我国在短期完成利率市场化还很不现实,而新一轮的市场化改革将继续沿着已有的思路推进,即一方面在金融资产增量的部分培育利率市场,强化市场上利率生成和价格信号传递的功能,为基准利率的形成与传导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在涉与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的利率上,选择中西部经济活力较强,市场发育程度较好的地区,扩大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试点,并采用先易后难的办法逐级拓展推进。同时,简化目前繁杂的利率体系。按照这样的改革思路,参考国外利率市场化的经验,可以推测我国还需要五年左右的时间,才能

7、完全放开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具体为:在未来的23年,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有望逐步扩大,直至全部放开,而存款利率会有一个10%30%的浮动围;在未来的35年,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的最高浮动围可达到50%以上,甚至完全放开。2、利率管制对国际金融中心的制约利率管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金融市场发展的深度与广度,加大在较短时间将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难度。几乎在所有证明金融市场落后于其他国际金融市场的数据背后,都可以看到利率管制的影响,尽管,利率管制并非造成这种落后的唯一原因。这里仅银行数量的对比。在1995年底,185家持牌银行中外资银行就有154家,占总持牌银行数的83.2%,而且,世界上最大的前100家银行

8、中,有85家在开设了分行,在2001年有278家银行的分支机构,外资银行只有46家,这不能不使未能厕身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原因,所以外资银行没有像进入那样进入,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利率没有市场化,它们不能自由地给金融产品定价,不能依据市场化利率规避金融风险。3、市可以促进利率市场化的步骤应利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巩固国金融中心的地位,在2010年左右建成亚太地区的金融中心,2020年左右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按照这样的设想,目前2-3年还无法突破现有利率管制的约束,但是,仍然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突破利率管制约束,做好利率市场化的准备。1)加大票据发行力度,促进票据市场的发展。我国央行很长一段时间的工作的重点既

9、是防金融风险,又是引导商业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这就给票据的大量发行创造了条件,因为通过票据抵押,既能帮助中小企业筹资,又能降低银行的坏账风险。有鉴于此,市政府可在国家制度允许围,鼓励企业发行商业票据,并通过贴现的方式获取银行贷款,同时,发展票据市场,既提高票据的流动性,又降低银行贷款的风险。政府的做法可以分成三步:第一步,丰富商业承兑汇票的品种和数量,扩大市场容量;第二步,鼓励商业票据的交易,争取将商业票据发展为融资性票据;第三步,启动商业本票在的试点,发展票据专营公司,并探索建立票据交易所。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增加金融机构的市场化经营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又

10、可以强化市场交易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2)规国债市场运行,带动其他票据市场的发展。市政府可以考虑在五年将同业拆借、短期票据贴现和承兑以与可转让存单等短期资金市场连接起来,让其中任何一个市场的资金余缺可以迅速转移到其他市场中去,从而在利率市场化后,的金融市场成为我国基准利率的决定中心与货币政策的操作中心。在这一点上可以借鉴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做法,通过建立完善的电子结算系统与电子化、网络化的交易平台,为成为全国资金调度中心、资金运作中心和资金清算中心奠定基础。3)健全国债交易兑现网络,保障国债利率成为基准利率。我国国债利率与发达国家不同,它不是位于利率体系的最低点,而是高于同期存款利率。它反映我国银

11、行存款和政府债券一样安全可靠,以与国债的流动性不与银行存款高,这种利率结构固然有它的合理性,但是,它却影响我国央行通过国债的买卖调节利率的效果,只有使国债利率跌至利率体系的最低点,央行的国债买卖才能有效地调节个利率体系。而降低国债利率的最好方式莫过于提高国债的流动性,而提高的方式则在于完善国债交易兑现的网络,这将对我国利率体系的理顺具有非常深远和重要的意义。4)优化市场软环境,为利率市场化后的发展做好准备。为优化的金融市场环境,需要做五方面的工作:第一,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管与法律制度,促使金融机构加强控能力,以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意识与风险防能力;第二,尽快发展在金融市场上起辅助、融通、咨询等作用

12、的中介服务机构(如投资信托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投资咨询公司等),完善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体系;第三,在现有诚信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制度上推进全社会的诚信建设,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第四,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实施金融人才战略,培养和引进急需的金融专业人才,并做好人力资源储备。最后,进行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创新,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对中外金融机构的服务。(二)汇率市场化(参阅我国外汇市场的发展)(三)金融调控体制的市场化实现金融调控体制的市场化是建立过金融中心的基本条件之一,只有在市场化调控体制下,金融的运作方式才能与国际接轨,才有希望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尽管调控体制的市场化不是政

13、府能够参与的,但是,明确必要的条件依然是至关重要的。1、金融管理体制的演变与问题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主要通过信贷计划,实现对金融的宏观调控。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起以中央银行为核心、商业银行为主体,其他金融机构配套的金融体系,1998年放弃了信贷计划,金融调控转移到了三大政策工具上、但是,我国仍然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指令性直接调控,三大政策工具与国际惯例还有不小的差距,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仍然是货币供给量,而不是国际通行的利率,我国对利率的调控仍然通过行政命令,而不是国债的买卖。尽管,我国目前的金融调控体制并不符合市场化的要求,但是,它与我国目前并不完全市场化的经济体制相适应,为了进一步

14、推进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的金融调控体制要领先一步,这也是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客观要求。2、市场化金融调控体制的目标我国金融调控体制市场化的重要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降低行政部门对金融运行的直接干预,资金的流向和银行的贷多贷少,贷给谁都用市场的利益导向,而不是管理层的行政命令,管理层一般不能要求经济主体做出牺牲和奉献,而只能在兼顾金融机构利益的基础上,将它们的经营活动纳入自己期望的轨道。而要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规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将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由货币供给量转移到利率上去,并通过公开市场的操作,间接地调控利率水平。然后我国央行就能象发达国家那样,通过利率政策实现对宏观经济的调控。3、金融管理体

15、制市场化的步骤金融管理体制市场化的核心问题就是利率的市场化,所以我国利率至今没有放开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缺乏发达的国债、企业债券和其他金融资产的市场,国债的公开市场还没有能够发挥调控利率的作用,放开利率之后难免会发生利率的无序波动,如果没有替代计划利率的有效手段来调控利率,就只能向计划利率回归,利率的市场化就可能失败,所以培育成熟的公开市场,以与发达的金融市场成了实现利率市场化,乃至金融管理体制市场化的关键。所以实现金融管理体制的市场化,就要以利率的市场化为目标,理顺有关的经济和金融变量。(1)规我国的准备金制度。准备金制度是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基础和制约,准备金制度的规与否关系到商业银行信用

16、创造活动的规与否,进而影响社会货币供给的总量和利率的高低。我国目前的准备金率偏高,美国的准备率只有23%,有的国家甚至已经实行了零准备金制度,我国的则高达6%,尽管它已经从40%的高位上降了下来,但它仍然是的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规模远远小于外国同行。我国的准备金按时点计提,美国的则按时期计提,这就使得他们的准备金能够控制商业银行在时期中的信用创造,我国央行只能控制商业银行在某个时点的信用创造,这就不利于我国货币供给的稳定。我国的准备金只是商业银行缴纳央行的存款,美国的准备金则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这也是我国信用创造规模偏小的原因。规我国的或准备金制度至少要在这三个方面与国际接轨。(2)重新定位再贴现的功能。我国的再贴现没有像美国那样,定位于帮助困难银行,也没有明确商业银行不能用再贴现资金赚取利差,这就使得我国的商业银行往往受牟利动机的推动,过多地占用央行的资金,从而不利于我国货币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