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一单元 生活在社区里综合 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教案 人教版》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218470761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一单元 生活在社区里综合 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教案 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一单元 生活在社区里综合 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教案 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一单元 生活在社区里综合 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教案 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一单元 生活在社区里综合 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教案 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一单元 生活在社区里综合 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教案 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 历史与社会教材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生活在社区里综合探究一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课程标准:尝试从不同种类的地图和图表中获取所需要的社会信息.教材分析本课时是第一单元知识的整理和运用,学生通过学习是对地图的语言、地图的种类和地图的内容进行读取和运用。学生分析学生在学了前两课的内容之后,对知识的整合和运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不同比例尺的地图;学会依据情况选择不同种类的地图。能力目标:学会从地图上获取所需信息,解决具体的问题,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与人合作学习的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比例尺大小不同,表示的区域范围不同,

2、表示的内容详略不一样。教学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使用。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收集各种地图。教学手段、方法分组合作学习探究、设置情景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地图虽然是无声的,但是它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信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专门来研究地图,看看从地图上我们到底可以得到哪些有用的信息?【说一说】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收集到的地图,说说自己的发现。学生介绍自己收集到哪些地图。(讲授新课)【议一议】如果我想到温州市区玩,手上却带了一张世界政区图,这合适吗?为什么?生:略。师: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选择合适的地图。【选一选】如果你是林胜强同学,要了解台湾你会选择什么地图?【比一

3、比】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观察教材图111A和图111B,思考1、哪一幅地图表示的区域范围大?2、台湾省在两幅地图中内容的详细程度是否相同?归纳:A图表示的区域范围大,内容简单;B图表示的区域范围小,内容详细。【想一想】3、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4、从两幅图中你人分别能了解到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你会选择A图?在什么情况下选择B图?并说说理由。引导学生发现:反映区域范围越大的地图,图上内容越简单;反之,越详细;这是因为它们的比例尺不同,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过渡:选择好合适的地图后,该如何使用地图呢?情境1:暑假期间,张京准备同妈妈从北京到杭州旅游。妈妈让张京来设计旅游路线,张京找来了一

4、些地图,如中国铁路干线分布图、杭州市交通图等,他应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分小组展开竞赛。【比一比】1引导学生读中国铁路干线图,设计出从北京至杭州的最短铁路线。2让学生量算一下北京杭州的距离。情境2:如果张京同妈妈想到杭州西湖玩两天,利用杭州西湖游览图(历史与社会图册)第7页,该怎样设计安排才能游览尽可能多的景点?【比一比】出示杭州西湖游览图确定杭州西湖所在的位置,然后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安排各自的旅游线路,比比看哪个小组安排的路线最合适,走的重复路线最少(教师可在步骤上作适当的指导)。情境3:出示图l14【想一想】1如果我想去爬山,应该了解这座山的哪些情况?2从什么地图

5、上可以获取这些情况?3你会画等高线地形图吗?教师出示立体图,和图1-14比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师生共同发现:等高线较密的地方,地势越陡,等高线越稀疏的地方,地势越平缓。【议一议】1图上河流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是这样分布的?2从山麓到山顶怎样走才能使爬山的距离最短?把路线画在图1-14上。3如果从登山出发点出发,怎样走既近又安全?情境4:出示图1-15【想一想】1你准备从哪儿进?哪儿出?(第一步:找到进入风景区的入口。)2为了缩短行程,应选择哪个饭店?(第二步:由于要在风景区内玩两天,所以必须找一个晚上住宿的地方。)3你打算第一天游哪些景点?第二天游哪些景点?(第三步:大致确定出第一天和第

6、二天分别要游览的景区。)4在图上画出你第一天和第二天的行程线路。(第四步:具体确定每天的旅游线路。)请各组派代表当小导游介绍本组的设计路线。情境5:出示图116,结合图例阅读图。【想一想】1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理解“农用地”和“非农业用地” 的含义(教师补充)。21962年前的非农业用地是怎样分布的?有什么特点?31999年前的非农业用地与1962年前的非农业用地相比,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41999年后非农业用地有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三)小结【想一想】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你还有什么问题?(四)课外拓展请展示你收集到的教材以外其他类型的地图,说说你会在怎样的情况下使用它们?并把收集到的地图贴在课本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