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试析《雷雨》中的女性形象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1.52KB
约4页
文档ID:218188030
试析《雷雨》中的女性形象_第1页
1/4

试析《雷雨》中的女性形象 周 军 王凤云[摘要]《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成名作,剧中的繁漪、侍萍、四凤三个女性形象集中体现了作家对女性的宽广的人文情怀,体现了作家对女性形象的深度把握[关键词]雷雨;女性;人文在现代文学作家中,曹禺对妇女付出了更多的同情和理解,他的剧作里透露着对女性角色的偏爱在他自创和改编的十三部剧作里都有着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这些女子性格鲜明,散发着独特的人格魅力《雷雨》中的繁漪、侍萍、四凤三个女性形象集中体现了作家的这种宽广的人文情怀一、繁漪这是一个感爱敢恨、不计后果、执着地追求爱情的女性她首先是一个受害者她曾经受过新思想的影响,追求独立的个性,渴望美好的人生,但是命运却把她抛到了周家这口“残酷的井里”,渐渐被折磨成一个“石头样的人”她不仅没有得到爱情,而且也从未得到人的自由和尊严周朴园仅仅把她看作儿子们服从命令的榜样,以此来维持这个家的正常秩序和周朴园作为家长的尊严在周公馆她孤立无援地抗争着,痛苦地燃烧着自己生命的火焰他不顾人之常伦地爱上了周萍,这份“爱”是那样的畸形变态,甚至为世人所耻,但繁漪却死死抓住它因为这份“爱”已成为她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这既是她自身存在价值的体现,是对周朴园的疯狂报复,也是对命运唯一有效的抗争。

在得不到所追求的爱情后她残忍地做出了玉石俱焚的举动,最后当周萍和四凤一起出走时,她锁上大门,拉上周冲,叫出了周朴园,成为点燃周家各条悲剧线索的引爆人,她在燃烧自己的同时也毁灭了别人不可否认,繁漪的自我燃烧含有令人同情的因素,她的毁灭更具震撼力繁漪是一个出身名门的小姐,她性格中也有脆弱、自私、阴暗的一面她的反抗完全出于原始的野性,她对周萍的情爱也没有高于情欲的个性要求对周公馆她既有心理上的排斥,也有事实上的依赖在繁漪内心深处,传统思想依然有着深刻的影响,比如她知道周冲喜欢四凤,却阻挠说:“她始终是个没受过教育的下等人我的儿子要娶,也不能娶她这恰恰反映了繁漪真实的门第思想和等级观念繁漪的内心深处总是隐隐约约地有一种摆不脱的“犯罪感”,她在绝望中对周萍说,“是你把我引到一条母亲不像母亲、情妇不像情妇的路上去的可见名分对她来说并不是不重要,在她的潜意识中仍然备受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束缚蘩漪兼有旧式女人和资产阶级女性两方面的因素,这使她无法摆脱家庭、社会的束缚,无法获得真正的个性解放在爱与恨都燃尽之后,蘩漪也走到了她的末路,完成了她的悲剧二、侍萍这是一个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她善良、正直,备受欺辱和压迫,但又始终保持了自己的刚毅、顽强。

她尝尽了人间的辛酸,三十年的悲惨遭遇、痛苦经历把她磨炼得坚强、勇敢,对残酷的现实有了清醒的认识她从周朴园前后态度的变化中,终于看清了周朴园的本性,她以撕毁五千元支票的举动,用“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的控诉,表现了她的骨气和尊严面对残酷的命运,她表现出惊人的耐力和顽强的生活意志30年来侍萍含垢忍辱,她唯一的人生理想便是希望女儿不再蹈她的覆辙然而这样卑微的愿望都难以实现,她最担心的事情偏偏发生了曹禺在这场戏中细致地描写了侍萍的无可告人的痛苦心情,描绘了一个善良的旧时代劳动妇女的灵魂深处的波涛,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旧社会旧家庭的罪恶给予她的伤害侍萍的悲剧形象地反映了旧中国广大劳苦妇女的苦难命运三、四凤曹禺戏剧中的女性形象犹如青春的赞美诗,洋溢着浪漫主义的色调,在《雷雨》中这集中体现在四凤身上她很漂亮很机灵,有水灵灵的眼睛、大而红的嘴唇,她自然是美的四凤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女孩子,怀着对甜蜜爱情的期许,抱着对母亲的敬爱,努力、小心、谨慎地生活但就是这些再正常不过的愿望,也在她对未来的憧憬中风消云散了四凤是一个很纯洁的女孩子,她没有接受过教育,她不可能接受新思潮的冲击她不会站出来和封建礼教反抗,她只有劳动人民的朴素的美德:善良、勤劳,逆来顺受,听从别人对自己的命运的安排。

四凤无论如何无法逃避她的悲剧,正像她的母亲无法逃避她的悲剧一样四、对三位女性形象的人文解读《雷雨》中的三个女性,从年龄上分属三代,从性格上分属两类最具“雷雨”性格的蘩漪是最有特色、个性最鲜明的人物她是五四以来追求妇女解放,争取独立、自由的新女性代表蘩漪不仅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而且还有个性解放的要求,具有较积极的社会意义但长期的大家庭生活在她身上留下了极为深刻的烙印,使她的反抗带有被扭曲的痕迹,具有软弱无力的特点侍萍和四凤则属于牺牲自我的“女性天使”形象,在她们身上倾注了作家最美好的感情侍萍作为一个旧时代的下层妇女,她的人生已被分成两部分:一半属于丈夫,一半属于儿女她希冀在默默无私地为他人奉献中得到对方的关爱与理解,从而确证自己存在的价值年轻的四凤是最无辜的受害者,她单纯、清澈,对未来充满了热情,但是一连串的打击却使她的命运变得坎坷多难四凤是一朵尚未绽放就匆匆凋谢的花朵曹禺的剧作明显表现出一种诗化趋向,他的剧作往往是现实的真实和诗意的真实的完美结合,剧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也体现了这种诗化趋向曹禺说:“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些受苦受难、秉性高贵,引起我同情的妇女所以,我愿用最美好的言词来描写最好的妇女。

因此,他对女性的理解是人性的,他的价值观不同于世俗的价值判断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