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延庆县花盆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17990189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76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延庆县花盆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北京延庆县花盆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延庆县花盆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延庆县花盆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延庆县花盆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 )A.赤道以北地区 B.赤道附近地区C.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 D.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参考答案:D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识记内容。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地区是南半球各纬度。2. 图2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完成1517题15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 台风B 海陆分布C地形D大气环流16图示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

2、的是A 地B 地C 地D 地17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图示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A 地B 地C 地D 地参考答案:C A B3. 读“拉萨和广州相关地理信息表”,完成下列各题。地点地理坐标海拔(米)年日照时数(小时)7月平均气温拉萨2936N,9106E36503007.716广州2306N,11315E111906.0299. 拉萨年日照时数远大于广州,其最主要原因是A. 海拔较高,离太阳较近 B. 工业落后,排放的大气污染小C. 纬度较高,白昼时间长 D. 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少10. 拉萨夏季气温远低于广州,其最主要原因是A. 冷锋影响 B. 距海较远 C. 地势

3、较高 D. 纬度较高参考答案:9. D 10. C9.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日照的因素。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强,故答案选D项。10. 由材料分析可知,拉萨和广州都属于低纬度地区,夏季,由于拉萨的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大气的保温作用较差,散失的热量较多,因此气温远低于广州。故答案选C项。4. 图为我国某河流(东西向)示意图,分析完成23题。2该河 A有较长的结冰期 B在800mm等降水量线以南 C流域内多涝洼地 D流域内主要经济作物是甜菜3治理该河流域洪涝灾害的根本措施是A在受灾地区大力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B在上、中游修建蓄

4、洪水库 C重灾区大规模移民,并不再布局大、中型企业 D在下游疏浚并增加泄洪通道参考答案:B B5. 读图所示的两种地貌景观,回答 6-7 题6.图甲所示的地貌名称为() A.溶洞B.沙丘C.三角洲 D.冲积扇7.图乙所示地貌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A.流水侵蚀B.风力沉积C.流水沉积D.风力侵蚀参考答案:6.D7.B6.解:A、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形成的地貌一般称为喀斯特地貌,故不符合题意B、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C、河口三角洲是在河流的入海口附近,故不符合题意D、山前冲积扇一般在河流的出山口附近,图甲所示的地貌名称为冲积扇,故正确。故选D 。山前冲积扇

5、一般在河流的出山口附近,冲积平原一般在河流的中下游,河口三角洲则是在河流的入海口附近本题以两种地貌景观图为背景,考查了地貌类型的主要特征,考核了学生知识迁移和读图分析的能力7.解:A、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一般是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等,故不符合题意。B、图乙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风力沉积形成的沙丘,故正确。C、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一般是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故不符合题意。D、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一般是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 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

6、。表现形式:风化作用(最主要形式):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 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根据风化 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侵蚀作用:岩石和矿物经由媒介如水、冰、风及重力等,引起其移动与瓦解搬运作用:地表和近地表的岩屑和溶解质等风化物被外营力搬往他处的过程,是自然界塑造地球表面的重要作用之一堆积作用:被搬运的物质因外力减弱或失去搬运能力,以及含溶解质的水溶液受蒸发 或发生化学反应后出现的堆积作用积聚过程 本题以两种地貌景观图为背景,考查了地貌类型的成因,考核了学生知识迁移和读图分

7、析的能力6. 下表显示我国四个省2006年三种谷物的种植面积比重(%)统计,回答谷物谷物谷物其它湖南90%3.3%1.5%5.2%河北8.7%65%25%1.3%吉林4%27.9%63.5%4.6%E省42.7%38%7.5%11.8%代表的谷物依次是A. 水稻、小麦、玉米 B.玉米、小麦、水稻C.小麦、水稻、玉米 D.水稻、玉米、小麦参考答案:A7. 下图为“三地农业资料比较图”。读图,完成小题。18与图示资料相符合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城郊乳畜业B澳大利亚混合农业C亚洲水稻种植业D美国商品谷物农业19下列属于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的是A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广阔B常年高温少雨

8、的气候C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D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参考答案:B D18根据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以种植业为主,商品率低,投入的劳动力较多判断为水稻种植业;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且商品率高,投入的劳动力少,判断为混合农业;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商品率高,投入的劳动力少,故判断为大牧场放牧业;故选B项。19符合地区水稻种植业的优势条件的只有D项。亚洲的主要水稻种植区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人均耕地少。A错误水稻种植业集中分布在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区和热带雨林气候区,夏季普遍高温或终年高温。B错误;集中分布在平原、丘陵地区,交通运输条件并不是优越。C错误。8. 读下图,完成1011题。10当

9、太阳直射点分别位于图中甲、乙两点时,武汉市A季节相同B距离b点日期天数相同C昼长相同D正午太阳高度均不高于6011当太阳直射点在图中d处时A华北平原的农民忙着收麦子 B北京正经历倒春寒C天山牧民在山腰放牧 D我国东部主要受冬季风影响参考答案:10C 11D第10题,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而判断左半圆表示的是北半球,而右半圆表示的是南半球。b位于北回归线上,表示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故b代表的节气是夏至。甲、乙两点关于夏至日对称,一个为春季、另一个为秋季,季节并不相同;从乙经b到甲,经过远点日(7月初),速度越来越慢,乙到远日点的距离大于甲到远日点的距离,且远日点到甲的速度逐渐加快,则乙距离

10、夏至日相距时间较久,甲距夏至日较短,故当太阳直射点分别位于图中甲、乙两点时,武汉市距离b点日期天数不相同;甲、乙两点所代表的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相同,昼长相同;武汉的纬度大约是30N,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正午太阳高度始终高于60,故C正确。第11题,由上题分析可知,d为冬至,为北半球的冬天。华北平原的农民忙着收麦子是在秋季;北京正经历倒春寒是在初春3月;天山牧民在山腰放牧是在夏季;我国东部冬季主要受冬季西北风影响,故D项正确。9. 2014年年末,随着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距今近400年的“千眼”古石桥露出水面。该桥身全部由花岗岩制成。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 此季节,鄱阳湖出

11、现严重低枯水位的最主要自然原因是A. 流域内年降水量异常偏少B. 湖区内部地壳发生明显抬升C. 入湖河流中上游过度取水D. 气候变暖导致湖水蒸发加剧17. 花岗岩岩石类型为右图中的A. 甲B. 乙C. 丙D. 丁参考答案:16. A 17. C【16题详解】鄱阳湖地处我国东部季风区,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流域内年降水量异常偏少,不利于湖水补给,湖水水位下降,水位偏低,A正确;“湖区内部地壳发生明显抬升、气候变暖导致湖水蒸发加剧”不应只是一年、也不应只出现在某季节,B、D错误;上游过度取水不是自然原因,故C错误。 故选A【17题详解】重熔再生形成岩浆;岩浆冷却凝结形成岩浆岩;外力作用形成

12、沉积岩;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因此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为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和岩浆。花岗岩属岩浆岩。故C正确,A、B、D错误。【点睛】第一小题解答时应注意题干要求“自然原因”;第二小题应牢记花岗岩的类型为岩浆岩。10. 气象部门用五天平均气温的高低(简称候平均气温)作为划分四季的指标;低于10C的时间段为冬季,高于22C为夏季,10C 22C之间分别为春秋两季。读“2007年11月七日(立冬日)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季节状况图”,回答在锋面天气系统控制下,在西南地区最有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是A泥石流 B地震 C洪涝灾害 D水土流失参考答案:A11. 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都以自然的山脉与河

13、流为界 B.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因而区域之间的差异不大C.区域之间都有明显的界线 D.区域内部的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参考答案:D12. 下图“我国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2. 阶段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A. 初级阶段B. 加速阶段C. 逆城市化阶段D. 停滞阶段13. 阶段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A. 城市内部经济的衰退B. 乡村和小城镇发展超过城市C. 城市环境恶化D. 城乡交通不便参考答案:12. B 13. 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城市化的阶段。从图中看出,在阶段时期,市区向郊区逐渐扩展可判断该城市化过程为郊区城市化,郊区城市化使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也是城市化中期

14、加速阶段的一个特征,B选项正确,ACD错误。故选B。【13题详解】本题主要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图可知,阶段出现城区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迁移的现象,这可能是由于市中心区地价上涨,环境恶化,而乡村、小城镇环境优美、地价偏低,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越来越便利,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阶段形成的现象是社会进步的表现,A选项错误;该阶段乡村和小城镇发展没有超过城市,B选项错误。故选C。13.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9. 下列各点关系正确的是( )A. 图中四点气压:CBADB. 高空中空气由D处流向B处C. 近地面A处气温高于C处D. A处为高压10.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C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B. 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C. A处盛行下沉气流D. 该热力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参考答案:9. C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