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科技职业技术学校2020年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17740442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莆田市科技职业技术学校2020年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福建省莆田市科技职业技术学校2020年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莆田市科技职业技术学校2020年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莆田市科技职业技术学校2020年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莆田市科技职业技术学校2020年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好大一棵树夏阳母亲去世十年后的那个清明节,我和父亲还有弟弟回到了久别的故乡,也就是那座小县城,去寻她的坟。母亲去得突然,四十出头,便倒在她和父亲所在的造纸厂的车间里。那天是4月15日,还有两个来月,我就要参加高考。父亲犹豫再三,还是告诉了我。父亲指着饭桌上一个黑漆漆的骨灰盒,对我和弟弟说,你妈在里头。说完,看也不看我们,扭头出去,一屁股坐在家的门槛上,默默地抽烟,任凭我和弟弟在他身后哭得死来活去。母亲的坟,说坟也不是坟。我们全家,除了造纸厂分发的两间低矮潮湿的

2、平房,便上无片瓦,下无寸地。母亲葬在哪里,还真是个问题。父亲袖着手在外面寻摸了一天,回来等天黑严实了,重新领着我和弟弟出了门,悄然上了县城西郊的观音山。观音山是一座孤山,树木葳蕤,山虽不高,却能俯视整个县城。从观音山的北面上山,是一条人迹罕至的山路,翻过山顶,到了南面的半山腰,衍生出一个岔路口,往左是回县城,往右是去造纸厂的一条小路。父亲在岔路口站立了一会儿,带领我们往左走了下去。走了两百步,父亲指了指路边,叹了口气,说,就这里吧。一个小时后,母亲的骨灰盒,被我们安葬在一个小土包下面。父亲生怕别人发现,特意弄了一些草皮盖在新土上,还移栽了两棵小树侍立两旁作为记号。临下山时,我们三人站在母亲的坟

3、前,望着山脚下的一城灯火,神情漠然,彼此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如父亲所愿,我总算为他争了口气,被南方一所大学录取了。父亲也因为母亲的早逝而惊恐万分,执意要离开造纸厂这个污染严重的伤心之地,带着弟弟南下去打工。走的那天,父亲独自去母亲的坟前坐了半晌,回来时,我感觉他一下子苍老了许多。母亲的离去,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家庭来说,是巨大的灾难和难以言说的悲恸。十年间,我们三人聚在一起,从不敢谈起母亲,甚至连她的照片也刻意地藏了起来。如果不是因为父亲刚刚被医院查出肝癌晚期,没人会主动提出去寻她的坟。可是,坟没有了。我们回到县城是日暮时分,和上次一样,沿着观音山北面的那条山路上了山,翻过山顶,等来到山南面的那个岔

4、路口时,不由惊呆了。岔路口的右边,依旧是树木葱茏,依旧是那条羊肠小道蜿蜒而下,依旧是造纸厂五颜六色的污水在山脚下的小河里肆意流淌。岔路口的左边,别说两百步,就在不到一百步的地方,那条拐下去的小山路硬生生地被一圈围墙砍成了断头路。围墙里面,搅拌机轰鸣,工人们紧张忙碌,一栋栋别墅在一堆堆凌乱的钢筋水泥中张牙舞爪。父亲惊得张了张口,想说什么却说不出来,最后一只手捂住心口,浑身抽搐,痛苦地蹲了下去。我和弟弟顿时醒悟过来,忙跑过去一把搀住他喊,爸,爸,您怎么啦?好一会儿,父亲才缓过一口气来,手指着围墙里面,抽泣着说,你妈的坟我妈的坟我脑海里高速运转着,惶然四处张望。突然,我指着岔路口的右边,急中生智地说

5、,我妈的坟不是在那里吗?您,您记错了呢。我怎么可能记错?父亲抹了抹眼泪,惊讶地问。我朝弟弟使了个眼色,弟弟立马反应过来,忙在一边附和道,您肯定是记糊涂了,我和哥哥明明都记得是在右边。你那晚不是还说,右边好,男左女右,葬在右边,你妈就可以守住我们在造纸厂的那个家了。是吗,我有这样说过?父亲将信将疑地问。我和弟弟猛点头。父亲犹豫了一下,便朝岔路口的右边望了望。岔路口的右边,大概是两百步的地方,有一棵大树矗立在路边。大树枝繁叶茂,树干笔直粗壮,高耸入云。父亲疾步走了过去,踮起脚尖,一把抱住大树,将脸亲昵地贴在树干上,嘴里喃喃自语,仿佛在倾诉什么。我和弟弟不敢贸然上前去打扰父亲,只好呆杵在岔路口,内心

6、凄惶不安。附近的树林,山脚下的县城,还有更远处的乡村田野,笼在水烟四起的暮色里,影影绰绰,轮廓模糊,直至漫漶不清。而身边一墙之隔的围墙里面,却是那般的清晰可见,亮晃晃的夜灯下,人影憧憧,搅拌机像一头巨大的鳄鱼,吞进吐出,在永不知疲倦地嘶吼着。我和弟弟不禁对望了一眼,彼此神情悲郁。那一刻,我知道,他和我一样在忧虑:父亲没几天活头了,他老人家走后,该何处安息?(1)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小说开篇用语看似平常,却涵蕴丰富,既写出了母亲去世日久、父子三人离乡日久,也写出了父子回乡的时间与缘由,引发读者阅读兴趣。B母亲去世突然,令全家猝不及防;而贫困如洗的家境和“我

7、”高考在即的现状,令我们无力也无暇好好安葬母亲。这为日后“寻坟而不得”埋下伏笔。C母亲的去世给全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难以言说的悲恸。父子三人因为惊恐和伤心而离开家乡,直至父亲身染重疾,才想起重回故乡去寻母亲的坟。D小说不仅写出了母亲坟墓被毁,父亲故去后不知何处安息的家庭悲剧,更揭示了工业化进程中暴露的种种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毁山滥建等。E小说借助排比、比喻、夸张、拟人、反语等手法来描写景物,环境描写除了具有渲染气氛、烘托心情、深化主题的作用外,还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作用。(2)你认为父亲有可能记错坟的位置吗?前文哪些地方设了伏笔?(6分)(3)小说中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他经历了什么样

8、的心绪变化?请简要概括。(6分)(4)有人认为本文的标题应该是“坟”而不是“好大一棵树”。请结合文本,谈你的认识和理解。(8分)参考答案:(1)AD(B项“我高考在即”不是不能好好安葬母亲的原因;C项我离家是因为高考考到了外地,弟弟是被父亲带走的,全家“才想起”表述不对;E项没有反语,没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2)不可能记错。坟地是父亲在外寻摸一天定下来的;岔路口左右各有不同指向;安葬时走了200步,之后又移栽小树作记号;离乡前父亲独自去坟前坐了半晌。(答对3点给6分)(3)生活境遇困窘,深爱妻子孩子,为维持生存不得不在恶劣的环境下辛苦工作的劳动者。妻子去世非常悲伤,怕污染伤及自身而南下打工

9、,查出癌症后希望和妻子安葬在一起,在一番寻而不得之后不得不接受一棵大树为妻子的安栖之所的“事实”。(4)应该是“坟”。行文结构上看,文章开篇即明说寻坟,照应标题;结尾以问句作结父亲去后何处安息委婉写坟:浑融深刻。“坟”是线索。全文一直围绕“坟”展开:安葬时寻坟址离家时去看坟十年后去寻坟;而“好大一棵树”一直到行文的末尾才出现,且篇幅不大。从主旨上看,“寻坟而不得”展现了贫苦人民的悲情,坟的被毁其实表达的是快速发展的工业化进程中机器与传统文化中人情人性的博弈:要发展,要不要人文关怀?耐人寻味。从艺术效果上看,用“坟”作标题,直接、明白。应该是“好大一棵树”。从情节上看,它虽然是在文章几近结束时才

10、出现,却至关重要:它恰巧就在大概是两百步的地方,这让父亲最终接受“记错了”这个事实有了可信度;它的繁茂笔直粗壮高耸应该是契合了这十年来父亲内心所想:当年的小树苗应该长成了这个样子;在经历了“坟没有了”这个变故后,这棵树成了身染重病的父亲最终的情感依托。树是树,不是坟,但它却完成了对父亲的情感抚慰,这种错位与悲情让读者唏嘘。从人物形象上塑造上看,树的繁茂寄予了父亲十年来无以言说的思念:“疾步”“踮”“抱”“亲昵地贴”“倾诉”侧面表达了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从艺术效果上看,用“树”作标题,含蓄、蕴藉。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

11、之外去看。游历新境时最容易见出事物的荚。在崭新的环境中,事物还没有变成实用的工具,一条街还只是一条街而不是到某银行或某酒店的指路标,一座房子还只是某颜色某线形的组合而不是私家住宅,所以能见出它们本身的美。一件本来惹人嫌恶的事情,如果你把它推远一点看,往往可以成为很美的意象。卓文君不守寡,私奔司马相如。我们现在把这段情史传为佳话。但是在当时人看,卓文君失节却是一件秽行丑迹。当时的人受实际问题的牵绊,不能把这些人物的行为从极繁复的社会信仰和利害观念的圈套中划出来,当作美丽的意象来观赏。我们不受当时的实际问题的牵绊,所以能把它们当作有趣的故事来谈。 一般人迫于实际生活的需要,都把利害认得太真,除了可

12、效用于饮食男女的营求之外,便无其他意义。海边的农夫逢人称赞他的门前海景时,便很羞涩地回过头来指着屋后一园菜说:“门前虽没有什么可看的,屋后这一园菜却还不差。”艺术家和审美者的本领就在能不让屋后的一园菜压倒门前的海景,他们能跳开利害的圈套,只聚精会神的观赏事物本身的形相。 许多人欢喜从道德的观点来谈文艺,从韩昌黎的“文以载道”说起,一直到现代“革命文学”以文学为宣传的工具止,都是把艺术硬拉回到实用的世界里去。他们不知道道德是实际人生的规范,而艺术是与实际人生有距离的。艺术须与实际人生有距离,所以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写实主义的理想在妙肖人生和自然,但是艺术如果真正做到妙肖人生和自然的境界,

13、总不免把观者引回到实际人生,使他的注意力旁迁于种种无关美感的问题,不能专心致志的欣赏形相本身的美。 艺术上有许多地方,乍看起来,似乎不近情理。古希腊和中国旧戏的角色往往带面具穿高底鞋,表演时用歌唱的声调,不像平常说话。埃及雕刻对于人体加以抽象化,往往千篇一律。波斯图案画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扭屈。中国和西方古代的画都不用远近阴影。这种艺术上的形式化往往遭浅人唾骂,它固然时有流弊,其实也含有至理。这些风格的创始者,他们的目的正在使艺术和自然之中有一种距离。如果艺术的最高目的仅在妙肖人生和自然,我们既已有人生和自然了,又何取乎艺术呢? 艺术都是主观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

14、化。艺术所用的情感并不是生糙的而是经过反省的。蔡琰在丢开亲生子回国时决写不出悲愤诗,杜甫在“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时决写不出奉先咏怀诗。悲愤诗和奉先咏怀诗都是“痛定思痛”的结果。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为站在客位的观赏者。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尽管深刻,经验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 (节选自朱光潜“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般人往往看不到实际生活的美,因为没有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没有关注到事物本身的美。 B把一条街看做某处的指路标,把一座房子看做私家住宅,

15、都是把它们当作了实用的工具,而不是用审美的眼光观察它们。 C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故事被传为佳话,是由于现代的人没有陷入社会信仰和利害观念的圈套,而把它当作意象来观赏。 D艺术家与海边农夫的区别在于,他们能认真地观赏事物本身的形相,不仅欣赏屋后的一园菜,更能欣赏门前的海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韩昌黎“文以载道”的观点和现代“革命文学”以文学为宣传的工具的主张,都是从道德和实用的角度来谈艺术。 B极端的写实主义往往引导观者关注实际人生,艺术重在引导观者与实际人生保持距离,专心欣赏形相本身的美。 C古希腊和中国旧戏的角色往往带面具穿高底鞋,表演时用歌唱的声调,正是这些似乎不近情理的地方使得它们趋向于艺术。 D悲愤诗和奉先咏怀诗能成为伟大的艺术作品,主要在于作者身处逆境,作品是作者情感的真实流露。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道德的观点谈文艺和写实主义的态度,实际上都是把艺术拉回到实际人生,两者都容易使人们忽视美感问题。 B古希腊、中国、埃及、波斯等一些艺术过于形式化,因为不触及艺术上的实质,时有流弊,虽含有至理,也常遭人唾骂。 C艺术永远没有人生和自然本身真实,因此真实性不是艺术的最高追求,而与真实保持适当距离,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