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小组导师制在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实施与探索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17732921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研小组导师制在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实施与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科研小组导师制在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实施与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科研小组导师制在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实施与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科研小组导师制在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实施与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科研小组导师制在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实施与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研小组导师制在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实施与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研小组导师制在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实施与探索(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科研小组导师制在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实施与探索 周小杰 张健 龙春光摘 要:科研小组导师制指教师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对学生的实践创新、科学素养、人文情怀等进行全方位的指导,是高校本科教育的一项制度创新,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在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结合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导师制的实施细节和效果,分析和总结了现阶段的问题和原因,探讨了提升导师制成效的对策和方法,旨在为高校开展科研小组导师制提供思路和参考。关键词:科研小组导师制;本科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教育和学了新

2、的更高要求。高校作为新思想的策源地和先进文化与科技的中心地,更加肩负着重要的时代使命。教育部长陈宝生认为本科教育应当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一、导师制的内涵与初衷本科生导师制是高校本科教育的一项制度创新,突破传统教育单纯以考试成绩来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方式,将动手实践、团队协作、生涯规划、人际交往、独立创新等各方面重要因素纳入人才培养的考量范围,以期切实提高本科生的综合素质。目前,导师制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全员导师制、精英导师制、项目导师制和科研导师制等。其中科研导师制是最常见的形式,它旨在建立一支在科研方面有较高造诣的师资队伍,以教师科研项目为载体

3、,对学生的实践创新、科学素养、人文情怀等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二、科研小组导师制的实施细节(一)双向选择、兴趣主导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实行大类招生,大二下学期进行专业分流,2017级本科生共计41人选择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而系部共有12位教师,师生比约为1/3.4,适合开展科研小组导师制。采取召开师生见面会的形式进行师生双向选择,由各位主讲教师依次对自己的科研方向、教学理念、目标要求、实施计划等做详细介绍,学生进行现场提问和交流,会后根据兴趣和自身条件填写导师志愿。导师则根据学生成绩和现场交流情况收录学生并创建科研兴趣小组,每位导师收录的学生不超过4人以确保培养质量。(二)定期监管、

4、成果导向导师根据系部制定的导师制实施准则进行指导,遵循学生意愿制定具体的科研项目行动计划,定期召开会议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和评估。虽然科研小组以进行科研活动为主,但导师也必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课业情况等,携手学工部门尽己所能地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生活上遇到的各种问题。三、科研小组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学生层面一是对科研的认识模糊:将科研等同于社会调查和读书报告,没有认识到科研中的精髓即探索精神,导致学生对科研项目的投入不够。二是科研项目研究内容过大:目前大学生科研项目主要来源于学生自选、教师课题或外部课题,其中自选课题一般来源于兴趣因而占主导,但是往往题目过大,最后受制于资金和时间而不

5、能完成,草草了事。三是对导师依赖程度过高,学生在科研活动中缺乏勇于探索的精神,往往求助于导师,缺乏独立思考和运用现有知识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导师层面一是积极性有待提高:目前大部分教师不仅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进行复杂的科研工作,而这两部分工作密切关系到教师的职称评定和绩效评级,而导师制所带来的收益远远不能激励导师们的积极性,导致导师们在繁重的工作后难以及时与本科生沟通和交流。二是职责定位不准确:大部分导师不能准确定位自己在科研小组导师制中扮演的角色,混淆自身与班主任、辅导员之间的职责,在推进工作时存在推诿、犹豫的现象。(三)管理层面一是奖惩力度有待加强:缺乏力度的奖惩措施导致导师往往

6、靠自觉、自律及对教育的热爱来投入科研小组的指导工作,久而久之难免有所懈怠,不利于工作的持续有效推进。二是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当前的监督机构还停留在系部一级,以导师、学生互相监督为主,教师、学生之间互相包庇的情况时有发生,需要更高级管理层的监督评价体系的介入。三是考核指标缺乏针对性:人与人之间的能力和基础往往存在差异,目前对所有科研小组中的每位成员一视同仁而制定相同的量化指标,缺乏针对性,不能最大限度、最大效率地挖掘个人潜力。四、完善科研小组导师制的对策和建议(一)明确导师职责,帮助学生定位明确职责、合理定位是取得成效的前提。首先要求导师明确工作职责,科研小组导师制不同于辅导员和班主任,它的特色和

7、重点就是导师科研项目的融入。科研项目就好比一本无字教材,通过学习和实践,得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研究精神、人文情怀和其他意志品质。在实施过程中,导师的职责应是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二)實施岗前培训,实行末位淘汰学习经验、科学执行是取得成效的基础。很多导师对自己的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技巧等不太清楚,应当聘请有导师制经验的专家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另外,应当实行末位淘汰制,取消那些“混日子”教师的导师资格,确保师资队伍质量良好。(三)加强奖励力度,健全监督机制强化奖励、健全监督是取得成效的动力。为调动导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向优秀导师颁发证书,并将导

8、师制工作业绩与教学工作量、绩效津贴、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挂钩。为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制定相关的政策,将其表现与评奖评优、入团入党、升学保研、推荐就业等方面关联。在系部监督的基础上增加校级、院级和学生会的监督力度,形成四维的监督体系,将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导师评定和学生评价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考察相结合、过程管理与结果评估相结合,使导师制发挥更大的功效。参考文献1单伽锃,吴炜超,张伟平.面向个性化培养的“本科生导师制”模式探索与信息化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9,28(4):34-39.2张丽丽,王桂香,王晓东,等.本科生导师制在院系精英教育中的实施与探索J.广东化工,2019(13):216-217.3朱丽萍.导师制对生物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J,2019(30):219-220.4于海琴,陶正,王连江,等.欧林:打造工程教育的“实验室”(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3):45-52.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周小杰(1990),男,汉族,博士,讲师,从事材料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湖南省本科教改项目(JG201809):基于学科竞赛与科研活动协同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2.湖南省本科教改项目:“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