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分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情感教学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17359321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9.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分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情感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研究分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情感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研究分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情感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研究分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情感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研究分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情感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分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情感教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研究分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情感教学 梁丽丽摘 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初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越来越强调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学不再是仅仅为了提高应对考试,更多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其中文学素养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初中语文古诗词情感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共情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现阶段语文古诗词情感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研究分析有效的教学方法成为关键。本文浅要地分析和研究了语文古诗词情感教学,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情感教学;策略古诗词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

2、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教学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领略到古典诗词的韵味,还能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在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中往往更加注重字句的理解,要求学生掌握诗词的意思,对于古诗词所蕴含的情感只是从表面上进行笼统的理解,且具有刻板性,学生未能从本质上真正去理解诗词情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导致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深度不够,未能达到古诗词教学的目标,学生无法产生情感共鸣也会降低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基于此,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古诗词创作背景中感悟情感,从诵读诗文中体验情感,诗词意境中理解情感,使学生融入古诗词的情感教学,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一、从创作背景中感悟情感每一首古诗词都是有自己独特的创作背景,通

3、过分析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中了解到古诗词作者的诗词流派以及当时写作的情感基础。学生若是不了解古诗词产生的背景以及当时时代的历史,是很难领会到作者的独特情感的。要让学生深入了解古诗词的情感思想表达,就必须让学生从古诗词创作的历史背景开始,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和感情基调。如在理解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的思想情感时,为了让学生可以深入体会,教师可以从这首诗的创作历史背景出发为学生讲授,作者辛弃疾在当时做官时于朝堂上受到奸臣陷害和排斥,遭到罢官,随后他到了上饶开始生活,一来就是15年。在上饶期间,辛弃疾也有过做官经历,但是都是闲职,且任职短暂,更多是在上饶生活,这15年间他也作下了不少的诗篇,有描绘当地

4、优美风景的,有描绘农田水利的,正是在生活中的游历为诗词创作获取了灵感。学生了解了这样的创作历史背景,把握作者当时的政治状态和心理状态,才能更加深入地去了解诗词的情感内涵,读懂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虽然这首诗并没有过多语言上华丽辞藻的雕饰,也没有运用典故来加以隐喻,选取的素材也不是轰轰烈烈,在整首诗的结构安排上也是顺其自然,但是正是在这种平凡的词句间隐含了作者深厚的思想情感。只有让学生真正了解了当时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亲身经历,才能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处的另一种境界。同时理解创作背景还能让学生夯实历史基础,拓展知识,为理解同时代诗词奠定基础,也为写作积累了更多的素材,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

5、二、从诵读诗文中体验情感古诗词都有自身独特的韵味,其中古诗词语言节奏明快,格式固定,有独特而的音韵美,诵读起来朗朗上口。要深入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就可以引导学生从诵读诗文中去领略诗词的音韵美,体验情感。古诗词中的押韵、叠词、语调、句式等都是展现古诗词音韵美的形式,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感悟和体会。如叠词的运用,李清照的声声慢就是很好的例子,在作这首词时作者正处于国破家亡、丈夫逝世的悲惨境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几组叠词让读者在诵读时就能感受到作者的那种凄苦哀愁之情,在诵读诗文中体验到作者当时真实的心境和情感。三、从诗词意境中理解情感古诗词的思想情感表达往往都是含蓄的,作者一般会

6、通过特殊的意象和意境来表达思想情感、古诗词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经过了数千年的积淀,语言简单而深刻,内容现实而又富于想象,情感真挚而饱满,经过时代的洗礼传承下来,成为灿烂的古典文化。古诗词中体现了作者的感情与景物的相互交融,达到生活景象与情感的互动,从而造就诗词的意境。古诗词的意境或绚丽多彩、或豪迈或凄婉悲凉、或优美含蓄,展现了不同的画面,隐含了作者不同的情感。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情感教学中要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作者的情感,就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回到作者所描绘的情境,身临其境才能加深体会和领悟。如在天净沙秋思这首词中,作者的每一句每一词都是一个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等,构建的是一幅

7、极其孤寂悲凉的秋景图,映衬着作者惆怅的思想之情。作者马致远所表达的这种思想情感只有学生从诗词中感受到这种画面,展开联想,将自己置身于其中,才能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去感悟与作者形成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加深诗词的思想情感理解。四、结论总之,在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情感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创作背景中理解情感,从诵读中体验作者情感,从意境领悟和想象中理解情感,这样才能达到情感教学效果。参考文献:1耿懷青.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改进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19):130-131.2张伟娜.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存问题及策略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34):84-85.3张聪,孟祥龙.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10):96.4朱纪刚.诗江词海里寻情愫 文学趣中谈教学谈初中语文诗词情感教学J.语文天地(理论综合),2013(09):35-36.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