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需门诊患者对心理沟通的需求及护理分析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17357695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8.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需门诊患者对心理沟通的需求及护理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特需门诊患者对心理沟通的需求及护理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特需门诊患者对心理沟通的需求及护理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特需门诊患者对心理沟通的需求及护理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特需门诊患者对心理沟通的需求及护理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特需门诊患者对心理沟通的需求及护理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需门诊患者对心理沟通的需求及护理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特需门诊患者对心理沟通的需求及护理分析 李晓晶摘 要 特需门诊作为一种特殊的医疗服务机构,可以适应不同消费者阶层的人士的需求。在特需门诊就诊的患者通常具有一定的心理问题,因此,加强特需门诊的心理沟通服务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特需门诊患者对心理沟通的需求以及护理分析进行探讨。关键词 特需门诊 心理沟通:R472:A0前言随着现代医疗理念的不断发展,医院更加重视人性化管理,以患者为主体开展医疗活动。在注重患者机体治疗的同时,还重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当普通门诊难以满足人们的就诊需求时,人们通常会通过特需门诊进行疾病诊断,作为医院服务水平的窗口单位,特需门诊

2、的心理沟通可以赢得患者的信任,使得患者能够充分配合医生的要求,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1特需门诊患者心理沟通方法特需门诊是适应不同阶层消费人群以及时代变迁的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可以通过全面科学的心理沟通增进医患之间的关系,加强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提高就诊效率,获得患者的接纳,保证护理质量。在具体心理沟通过程中,医护人员首先需要根据医院具体的制度将相应的就诊流程以及就诊注意事项告知给患者,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给予行之有效的心理沟通服务。首先,医护人员要将自制的调查问卷发放给患者,通过调查问卷反馈的内容明确当前患者所处的心理状态并确定患者心理沟通的具体需求,

3、明确是否需要进行隐私保护、康复训练指导以及健康宣教等。其次,医护人员需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结合护理服务的重点开展心理沟通活动。通过有效的肢体语言以及表达方式获得患者的信赖,疏导患者的焦虑情绪,减少患者的恐慌心理,从而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另外,特需门诊的心理沟通服务工作对护理人员的资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多由有一定工作经验的高年资的护士负责特需门诊的预审工作和分诊工作。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同理心,能够准确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服务。特需门诊患者心理沟通服务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以及检查项目进行,告知患者病情检查的具体方法、

4、注意事项以及检查目的,发放给患者和家属有关资料,加强对病情检查活动的了解。其次,在执行各项护理服务时,要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对暴露隐私部位的检查活动需要提前进行解释,并获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多站到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避免不必要的隐私暴露。在患者检查完毕之后,还需要根据病人的病情程度以及文化程度,开展针对性的康复指导服务,尽可能地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性的保健需求,提高患者的满意度。2特需门诊患者心理沟通的护理对策2.1结合患者特点进行准确的分诊特需门诊所包含的病种比较多,包括神经科、消化科、骨科以及肾内科等各项专科,是独立于门诊系统的综合性的门诊。很多到特殊门诊就诊的患者身份比较特殊,背景复杂,担

5、心自己的名誉受到病情的负面影响,因此要求分诊护士能够快速了解自身病情,并及时为其提供专家服务。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分诊护士由于工作能力不足容易造成退号问题,挂错科室的患者需要进行重新预约,延误了患者病情的诊断,而且还会有浪费患者的时间,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所以,必须要加强对分诊活动的重视,选择责任感强、工作经验丰富、沟通协调能力比较好的护理人员进行分诊工作。在帮助患者挂号之前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病情,明确患者的实际健康状态,保证挂号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其次,当护理人员无法正确了解患者病情时,可以电话咨询相关医疗人士,确定病情所属科室之后再进行分诊,避免挂错号现象的发生,减少医患矛盾。2.2提高护理人

6、员的沟通能力与普通门诊相比,特需门诊对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必须要具备系统完善的知识体系以及积极的工作态度,才能够适应特需门诊护理的要求。特需门诊就诊的患者通常对服务质量有更高的需求,患者由于疾病因素往往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恐懼心理和焦虑心理,影响患者的疾病治疗状态。护士需要具备有效的心理沟通能力,理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缓解患者的恐惧焦虑心态,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为患者提供正确完整的护理信息。2.3开展一对一的健康宣教通常情况下,在特需门诊挂号的患者自身就诊知识掌握能力比较差,虽然特需门诊患者一般需要自主挂号并等待就诊,但是受到疾病所造成的焦虑恐慌心理的影响,患者通常会出现不配

7、合检查的行为。有的医护人员在与患者交流沟通过程中讲述的内容过多,患者在短时间内难以有效记忆,会呈现出焦虑的心理状态。很多患者对受检项目的了解程度不足,在等待检查的过程中过度担心错过检查项目和时间,也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需要充分尊重患者当前的焦虑情况,并结合患者实际心理状态开展耐心的讲解,通过一对一的健康宣教服务,使患者和家属明确相关检查项目内容以及检查项目的目的,使得患者能够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可以自行配合医生与护士完成各项检查活动,为后续病人病情的治疗以及诊断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一对一的服务还可以为患者提供适当的康复治疗建议,包括对患者生活习惯、用药方式、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建议

8、,满足患者的保健需求。通过相关资料显示,与普通门诊患者相比,特需门诊患者对分诊不当和失误有更为严重的不满,也对特需门诊的服务质量有更高的心理预期。所以,在进行特需门诊患者护理服务过程中,需要充分满足患者的心理沟通需求,结合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及病情状态,开展有效的心理疏导,提高患者的配合度。3结束语综上所述,特需门诊患者对心理沟通的需求更大,特需门诊的开展可以满足很多特殊就医人群的心理要求,通过科学有效的心理沟通缓解患者的焦虑恐慌心理,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进行病情的诊断与治疗,提高患者对特需门诊就诊的满意度,保证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参考文献1 曹国红.特需门诊患者需求及应对策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z1):222.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