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十一五”信息化规划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17350279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15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石化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十一五”信息化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中国石化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十一五”信息化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中国石化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十一五”信息化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中国石化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十一五”信息化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中国石化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十一五”信息化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石化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十一五”信息化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石化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十一五”信息化规划(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石化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十一五”发展计划编写提纲(讨论稿)1. 现状和差距1.1国外石油石化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1.1.1油气勘探开发石油工业,作为信息技术应用的先锋,始终分享着信息 技术持续不断进步的成果。信息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 用,无论是其技术的先进性和技术的集成度,还是应用的广 度和深度,近年来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信息技术已经 成为石油勘探开发的核心技术之一。从国外石油公司来看,信息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中应用 的进步和发展,主要体现在数据采集、数据存储和管理、数 据处理、数据分析和解释、多学科协同工作、信息共享和交 流、知识挖掘和发现、决策支持;近年来发展最突出的信息 技术有:

2、网络技术、数据管理技术(数据银行技术)、可视 化和虚拟现实技术、集群计算技术,数据仓库和决策支持技 术;信息技术应用表现出新的特征:即开放性、网络化、一 体化、可视化、并行化、标准化、智能化和普及化。在网络方面,众多的地球物理服务公司已经通过网络与 卫星通信联接着全球分布的海上和陆上地震数据采集队 (船)、陆上数据处理中心和解释中心(包括客户即石油公 司),实现了全球协同工作。油气勘探开发中的现代集成数据管理,开始于20世纪 的90年代初,但形成规模化数据管理应用只有大约6-7年 的时间。至今,全球石油工业还没有普遍采用现代集成数据 管理技术,但已形成了规模化的应用。从概念上讲,勘探开 发数据

3、银行是一个面向整个石油公司勘探开发业务活动的 大型数据管理系统,管理着整个公司从采集到管理的各种业 务活动的数据,并与各种业务活动相连接,向它们提供所需 的数据。最近10年来,面向勘探开发的综合数据管理问题正在 受到勘探开发工业界越来越认真的关注。许多石油公司已经 或正在建立自己的勘探开发综合数据管理系统(数据银行)。 自从1994年在挪威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国家级数据银行一 石油中央数据仓DISK0S以来,许多公司在完善自己的数 据管理系统的过程中,逐步开发了若干数据银行产品,比较 著名的有 PGS 的 PetroBank, CGG 的 PetroVision 以及 Schlumberger-

4、GeoQuest 的 Finder , WesternGeco 的 Expeditor,谷元公司的PetroInfo等。这些数据银行产品 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使用,收到了比较明显的经济效 益。PGS和Schlumberger-GeoQuest等公司为石油工业界提 供灵活多样的数据管理解决方案,包括技术提供、数据中心 建立、数据中心的运作、数据迁移、数据订购和分发,以及 完全的资源外包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在勘探开发数据管理方面的主要技术特征可以概括为8 个特点:数据管理的集成化(一体化)、远程网络数据访问、 可视化数据访问和浏览、标准化的集成数据模型、数据银行 采用可变规模的开放式结构、数据管理

5、系统与其它应用软件 的无缝联接、数据管理系统功能不断增强且性能不断提高、 数据管理基础上建设数据仓库与建立知识管理系统(KMS), 实现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决策)的增值。在高性能计算机应用方面,目前,集群计算技术已经引 起了石油工业界的广泛关注,集群计算技术已经开始在石油 勘探开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许多石油公司、服务公司、软 件公司已经或正在将其有关应用软件移植到集群系统平台 上,或在集群系统平台上开发新的计算密集型应用软件。一 些石油软件供应商、地球物理服务商、大学、研究机构以及 石油公司在最近两三年内开展了一系列的应用试验和技术 开发工作,并推出了相关产品,众多地球物理服务商以及地 学

6、软件供应商正在将其计算密集型的地学软件产品移植到 集群系统上。在虚拟现实系统应用方面,各大石油公司和技术服务公 司都建立了虚拟现实中心,主要应用于:三维地震资料的可 视化解释、钻井轨迹设计和油田开发方案设计、储层分析和 综合油藏管理、海上钻井平台设计、资产小组的协同工作和 决策等。虚拟现实中心已经成为石油工业界标准的勘探开发 决策屋,多学科工作组在此环境下可以进行地震资料解释和 油藏模型建立,进行钻井轨迹设计,制定油藏开发方案,虚 拟现实中心明显提高了团队的工作效率。虚拟现实中心还常 用于召开油田开发计划审核会议、合作方研讨会、价值安全 评估会议、技术培训等。总之,对上游能源行业而言,数字革命

7、的核心是在勘探 和开发石油天然气的过程中,由以往按计划、串行发展的过 程向实时、并行发展的过程转变。实时的数据流、高速发展 的计算机硬件、软件系统和信息技术正带来一种动态的快速 反馈的油气藏模型。这些动态的油气藏模型,结合遥感装置、 智能钻井和完井、自动控制技术,将使人们观测到前所未有 的地下状况,并且可准确地预测。虚拟现实可视化技术,结 合强大的数据管理能力和高速网络系统,使多学科协同工作 成为可能,并大大缩短勘探开发周期。未来的数字技术将提 高2%至7%的石油天然气开采量,采油成本将减少10%至25%, 生产率也会随之提高2%至4% (根据2003年2月剑桥能源研 究协会(CERA)的最新

8、调查数据)。1. 1.2炼油化工1. 1. 3产品销售1. 1.4经营管理1.2国内石油石化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1. 2. 1油气勘探开发计算机在我国石油工业中的应用开始于20世纪70年 代,目前已经遍及石油勘探开发的各个领域和各个阶段,信 息技术已经成为石油勘探开发中的一项核心技术,支撑着石 油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支撑着中国石油工业勘探开 发的技术研究与开发、石油勘探开发生产业务和经营管理。我国在勘探开发数据管理方面还处于较为落后的程度, 但数据管理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得到石油工业界的认同和重 视,近年来开展了一些试验性的研究和小规模的应用。特别 需要提出的是,国内各石油勘探开发部门近几年开

9、展了大规 模的地震和测井老资料的转储工作和模拟资料的数字化工 作,这为开展勘探开发数据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国内大多数油田和生产单位都采用数据库来管理 数据。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勘探开发数据库,开发了数据库应 用和管理软件,如测井数据库管理系统,图形数据库管理系 统等。这些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有效地管理勘探开发数据、 提高生产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这些数据库大多处 于各自独立的非集成状态,所采用的数据模型都是根据各自 应用的需要来定义,只适合于某个领域或某个应用,不同的 系统间交换数据需要人工或半自动进行,难以实现数据的在 线共享。这使得它们的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各油田在建立开发自己的勘

10、探开发数据库的同时,也引 进一些国外的数据管理和数据银行产品来管理勘探开发数 据。如大庆油田、中原油田、新疆石油公司、塔里木油田、 胜利油田、辽河油田、江苏油田等,均引进了 GeoQuest数 据管理系统Finder及SeisDB、LogDB、GeoWeb等。中国石 油集团物探局信息中心引进了 PGS的PetroBank数据银行。中国石油集团新疆石油公司引进了 GeoQuest的Finder 及SeisDB、LogDB、GeoWeb,分别在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和 塔里木建立了区域数据银行,其中在乌鲁木齐地球物理研究 所的数据银行管理公司的地震数据(以叠后数据为主),目前 已形成了规范化和规模化的

11、数据管理,管理的数据量已达到 700GB,随着勘探工作的不断开展,数据量将更为庞大。这 些数据已成为公司的公有资源,在局域网内用户通过10Mbps 的网络共享数据,各油田可以通过2Mbps的专线浏览银行中 的数据。经解释人员初步的查询应用表明,规范后的数据更 为可靠,数据的组织时间从数周缩短为数小时,充分体现了 数据银行管理的高效率。近几年来,在国外各技术服务公司纷纷推出各种数据管 理(数据银行)产品的同时,国内也开始进行勘探开发数据 管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原中国石油天燃气总公司勘探开发 研究院采用P0SC软件集成平台的一系列标准,研制了 010 勘探开发软件集成平台。该平台的数据模型采用P0

12、SC定义 的Epicentre数据模型,基于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提 供符合P0SC标准的数据存取和交换服务的应用数据接口, 以及数据库服务器等数据集成环境。在此基础上,1997年上 海谷元石油软件公司又研制开发了 PetroInfo石油数据银行 软件系统。在集群计算机发展方面,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于2000年底第一个建立起了 PC集群系 统,引进了基于集群系统的地震深度成像软件VIEWS,并开 始了集群环境下地震数据处理并行计算技术的研究和并行 软件开发工作。此后,2001年国内中国石化集团的胜利油田、 西北石油局、上海海洋局、中原油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 的

13、青海油田、长庆油田、CNPC物探局多个油田和服务公司也 建立了多套微机集群计算机系统,用于地震资料叠前时间偏 移和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在虚拟现实应用方面,我国刚刚起步,只有两套虚拟现 实系统。1.2.2炼油化工1. 2. 3产品销售1.2.4经营管理1.3中国石化的差距1. 3. 1油气勘探开发上游企业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可概括如下:(1) 网络基础建设。各油田企业网络建设发展不平衡,全面 提高信息化水平需进一步升级、延伸和加大网络覆盖面。网络安 全设备缺乏、不配套,缺少网管软件;网络服务器陈旧;Ku波 段卫星传输系统满足不了勘探开发业务的需求。(2) 数据库建设与应用。数据库建设发展不平

14、衡。虽然各企 业在数据库建设方面下了比较大的功夫,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 数据源的采集、数据安全、数据库应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3) 标准化与信息集成。受管理体制的制约,各专业纵向管 理,信息化自成体系,各专业数据库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标准不一 致,数据重复、软件功能重复等问题,致使难以做到数据共享和 平台集成。上游新的技术层出不穷,导致数据库标准需要不断地 更新、完善。但目前在标准的制订、维护和升级等方面没有一个 权威的专门组织和管理体系来保障数据库标准的及时升级。(4) 大型计算机与软件引进。大型计算机计算能力不足、软 件版本低、数量不够、技术不配套,满足不了复杂的勘探开发专 业应用需要。(

15、5) 自主软件开发。上游企业有一支具有相当开发实力的技 术队伍,通过引进技术,并结合勘探、开发、业务管理等方面的 实际工作,开发了很多的应用软件。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以及 管理体制和资金渠道等问题,缺乏整合,有重复建设现象,无法 形成具有自主版权的商品化管理软件。在专业应用软件方面,虽 然有很多特色的模块,但没有形成能够替代引进专业软件的产 品。(6) 资金投入。信息化投资不足。特别是在信息化工作过程中的数据源采集、基础建设、维护、持续研究、设备提升和改造的资金渠道不通,没有定持续的费用。(7) 人才队伍。长期的实践,上游企业成长起来一批既熟悉勘探、开发、采油工程和信息技术开发、应用的复合型人

16、才,市场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较大,吸引力较强。目前人才流失较严重, 并还有继续加大流失的趋势。另外,信息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技术 交流也不够,满足不了工作的需要。1.3.2炼油化工1. 3. 3产品销售1.3.4经营管理1.3.5信息基础设施2. 挑战和机遇2. 1面临的挑战2.2发展机遇信息技术的应用已不是一个孤立的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关乎 业务营运的问题。一方面企业应运用信息技术来提高传统业务的 工作效率,加快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速度,降低企业生产和管 理成本;另一方面应运用信息技术重组企业业务流程,变革管理 模式,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在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的今天,我们要抓住机遇,通过机制 创新和技术创新加快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抓住核心技术,把计 算机技术应用到油气勘探开发的各个阶段;统一认识,做好工作, 将计算机技术应用推向新阶段。应不断扩大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形成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