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基础学科化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共10页)

上传人:des****85 文档编号:217182164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中师范大学基础学科化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共1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华中师范大学基础学科化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共1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华中师范大学基础学科化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共1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华中师范大学基础学科化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共10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华中师范大学基础学科化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共10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中师范大学基础学科化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共1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师范大学基础学科化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共10页)(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学院化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申 报 书学校名称学校名称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学院湖北师范学院专业名称专业名称化化 学学负负 责责 人人万万 坚坚联系方式联系方式2010 年年 9 月月 22 日日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一、“培育试验计划”试验班所在学科专业基础和工作条件(学生培养的前期基础和教学改革成果;高水平、国际化师资队伍情况;学科专业实验教学条件情况等)。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科已有 80 多年的发展历史,其前身是 1929 年建立的华中大学化学系,著名化学家张资珙先生曾于著名化学家张资

2、珙先生曾于 1931 至至 1941 年间担任化学系主任年间担任化学系主任。经过多年的建设,本一级学科专业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了明显的特色与优势:1教师队伍整体实力强。本一级学科现有教授 24 人、副教授 38 人、讲师 21 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 90%,平均年龄 40.6 岁。学术队伍中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1 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三届化学科学部有机化学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三届化学科学部有机化学评审组成员评审组成员 1 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化学化工学部委员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化学化

3、工学部委员 1 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类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成员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成员 1 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 6 人人。此外,还有教育部教育部创新团队创新团队 1 个个、湖北省优秀创新群体 2 个、省级教学团队 1 个。2学科方向特色明显。我校是国内从事新农药研究与开发的重要基地之一,先后成功研制出了水胺硫磷、甲基异柳磷、绿酰草膦、苯噻菌酯等多个农药新品种,并先后获得全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湖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

4、等奖、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多项科技奖励。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多项科技奖励。正是经过长期的积累与凝练,农药化学已经我校化学一级学科点的特色与优势学科方向,并由此带动了相关二级学科的发展,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据科学观察统计表明,2008 年度我校化学学科的科学鉴赏力指数居全国第九位。3人才培养质量高。近五年来,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1 项、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5 项、1 名博士生在读期间获得第四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并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 名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1 项、近三年以博士及硕士研究生为第一作

5、者先后在 JACS、Angew Chem.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 8 篇、1 篇以博士研究生为第一作者的论文被选为 Chem. Commun.的封面论文、1 篇以博士研究生为第一作者的论文被评为 2007 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4学科支撑平台先进。我校是国内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早在 1990 年就开始招收有机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并在 1998 年获得农药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年获得农药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 年获得有机化学年获得有机化学博士学位授权(目前正在积极申报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博士学位授权(目前正在积极申报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2005 年获得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

6、授予权,每年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140 余人。2007 年农药学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农药学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8 年又被批准为湖北省优势学科年又被批准为湖北省优势学科,同时有机化学再次成为湖北省重点学科有机化学再次成为湖北省重点学科。据教育部2007 年公布的一级学科评估结果,我校化学一级学科综合排名居全国第十八位。此外,我们还建有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以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及及湖北省农药残留与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基础平台湖北省农药残留与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基础平

7、台。在“211”工程的持续资助下,已拥有包括 600M 核磁共振谱仪在内的大型仪器设备总值达到 4000 多万元。5、学科专业建设特色鲜明。学院拥有化学和应用化学两个本科专业、化学生物学和化学物理两个校级复合研究型人才培养基地试验班。每年招收本科生 280 余人。化学专化学专业于业于 2007 年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年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专业教学团队长期坚持教学研究与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实验教学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教学研究成果,承担省部级以上教学研究项目 31 项,正式出版实验教材 14 部、五门主干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全部建设成为教育部或省级精

8、品课程(均含实验)。曾先后获得国曾先后获得国家级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家级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1 项,省级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项,省级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3 项,二等奖项,二等奖 1 项。项。6、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显著。顺应学科前沿发展趋势,满足国家创新人才需求,我顺应学科前沿发展趋势,满足国家创新人才需求,我们确立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目标,精心制定了们确立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目标,精心制定了“化学生物学化学生物学”交叉复合研究型人才培养交叉复合研究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一整套建立在化学和生物学两个一级学科平台上的、富含自身学科优势与特方案,构建了一整套建立在化学和生物学两个一级学科平台上的、富含

9、自身学科优势与特色的理论与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以及学生的创新意识、专业实验技能和科研基本能力的综色的理论与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以及学生的创新意识、专业实验技能和科研基本能力的综合训练平台。合训练平台。同时在实践中注重过程管理,建立了以“课题组导师制度”、“双向选择与推免研究生制度”、“两个专业方向的学士学位制度”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运行机制,确保了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质量。经过六年多的研究与运行,本项目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和人才培养效益,具有很好的示范和推广作用,并获获 2009 年湖北省高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年湖北省高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该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在于:(1)以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依托

10、学科优势资源,构建了一整套建立在化学和生物学两个一级学科平台上的理论与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以分子科学和微观生物学为主线设置“主干课程模块”;注重两个一级学科知识体系的融合,以结构化学、结构生物学为基础,以分子模拟、生物物理、生物统计为手段,以药物设计为目标,结合研究设计型实验、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等构建了“特色课程模块”;独立设班上课。(2)以科学问题为主线,将研究设计型实验、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本科生开放课题、本科毕业论文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分阶段全程开放式”的“课题组”导师制培养体系。在系列课程中进行了“基于问题学习”等研究型教学方法改革,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学习的能力、表达的能力、

11、以及团队精神。(3)建立了一套以“课题组导师制度”、“双向选择与推免研究生制度”、“两个专业方向的学士学位制度”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运行机制。经过六年多的研究、运行,该项目取得了很好的研究应用成果和人才培养效益,具有很好的示范和推广作用。(1)2004 级“化学生物学”试验班先后获得了“全国先进班集体全国先进班集体”、“共青团湖北省委红旗团支部共青团湖北省委红旗团支部”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荣誉。多人次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奖励;多人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标志性成绩有获“挑战杯挑战杯”全国大全国大学生学术课外作品大赛一等奖学生学术课外作品大赛一等奖 1 项、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邀请赛一

12、等奖项、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邀请赛一等奖 1 项。项。(2)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化学生物学”试验班学生在开放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等课外科学活动中表现突出,发表研究论文 20 多篇,在 J. Phys. Chem. C、J. Chem. Inf. Model.、J. Inorg. Organomet. Polym.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 SCI 论文 8 篇。(3)2004 级“化学生物学”试验班学生读研率达84%,2006 级读研率达 88%,大部分学生推免或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全国重点院校、以及长春应化所、大连化物所等科研院所攻读研究生,5 人在美

13、国、加拿大、英国大学留学深造。7、学科专业实验教学建设与学科、专业建设良性互动。学院不断进行实验教学体系、内容的研究和改革。1985 年开始将化学实验课程从理论教学课程中分离出来,逐步形成独立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并于 1998 年正式成立了由校、系两级管理的“校级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初步实现了实验资源共享,提高了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2001 年中心获“湖北省实验室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5 年建设成为“湖北省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8 年获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项建设。年获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项建设。自中心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主

14、线,以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实验课程建设、实验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教学条件建设为主要内容;秉承“加强基础、拓宽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教学理念,坚持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贯穿于实验教学始终,逐步构建和完善了一套“一体化、三层次、多形式;夯实基础、强化能力、激发创新;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中心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知识传授、能力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中心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目标;依托学科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培养、素质提高为目标;依托学科优势,激发学生

15、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综合技能的提高和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生综合技能的提高和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构建开放式实验平台,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等方面形成鲜明的特色。在重视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同时,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专业实验技能、科学研究基本能力,中心依托国家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学科优势资源(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将科学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学生的研究设计型实验项目,目前开设的研究设计型实验大部分是从实验教师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精选、改造转化而来的,具有明显的新颖性、综合性、研究性和挑战性;以研究的科学问题为主线,将研究设

16、计型实验、本科毕业以研究的科学问题为主线,将研究设计型实验、本科毕业论文与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本科生开放科研课题等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论文与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本科生开放科研课题等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分阶分阶段全程开放式段全程开放式”的的“课题组课题组”导师制培养体系,导师制培养体系,为创新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和环境,成为中心实验教学体系的一大亮点,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总之,我校化学一级学科和专业建设特色鲜明,优势明显。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科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社会需求,我校联合湖北师范学院在化学学科专业申请“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参与单位参与单位湖北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化学学科简介湖北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化学学科简介:湖北师范学院化学学科源于 1977 年建立的化学系,经过 30 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化学专业已是湖北省品牌专业并被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立项建设点,化学学科为湖北省省属高校首批一级重点学科,分析化学学科为湖北省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分析化学和无机化学学科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设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