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工作中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策略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16966590 上传时间:2021-11-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班主任工作中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策略(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策略 许晶摘 要:为提高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质量,笔者结合自身的班主任兼随班就读工作经历,思考并总结出几点建议。首先,班主任个人要保持阳光心态,提高特殊教育专业素养,提前做好准备。其次,班主任需要全面了解随班就读学生的情况,制定可行的方案。最后,班主任要争取多方支持,形成教育合力,促进随班就读指导工作有效进行。关键词:随班就读;特殊教育;家校合作G 625.1 A 1005-8877(2020)03-0187-01随班就读是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安置的一种方式。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了挑战。作为一名非特殊教育专业的随班就读指导老师,笔者结合自己学校的阳光

2、教育实践和个人的随班就读指导经历,总结出以下几点教育经验。1.保持阳光心态,提高专业素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使随班就读指导工作更顺利进行,班主任应利用假期时间做好个人心理和专业素养两个方面的准备工作。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工作对一名非特殊教育专业的班主任而言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专业的提升。在进行这项特殊教育工作前,班主任首先要做好思想准备,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当得知自己班级将有特殊学生时,班主任大多会产生抵触心理或消极情绪,甚至产生过多压力。如果班主任把这些不良因素带到工作中,对班主任个人、学生发展、教育工作等方面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要想顺利完成随班就读指导工作,班主任的首要任务是调整自己,

3、给自己做好心理疏导,坦然地接受这份特殊工作,保持阳光的心态。只有先解决好自身的心理问题,班主任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除了个人心理,班主任还要做好特殊教育专业知识的准备工作。大多数负责随班就读指导的班主任不是特殊教育专业,所以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了弥补这方面的缺陷,班主任应该提前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为今后工作做好准备。班主任可以通过查找资料、阅读书籍、请教专业或者有经验的班主任、参加相关培训等多种渠道获取特殊教育专业的知识,从而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2.全面了解学生,制定可行方案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对症下药。由于随班就读學生具有特殊性,就更需要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情况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可行的随班就读指导方案。要全面了解学生,首先可以从学生就读的幼儿园入手。班主任可以与学生曾经的老师沟通,初步了解学生。接着,班主任再深入学生的家庭进行了解,最直接、最全面的方式就是进行家访。班主任可以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成员、亲子关系等,可以从与家庭成员的交流中了解学生的性格、行为、习惯、特别之处等,还可以直接与学生接触,近距离观察和了解。另外,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随班就读指导老师还可以经常与任课老师、班级同学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全面了解学生之后,班主任应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制定出一套符合该学生特点的、切实可行的随班就读指导方案。方案的制定可以从存在问题、教

5、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评价等方面进行。比如,笔者曾经指导过一个学生小H,小H在智力上与同龄人差距较大,所以在制定方案时,笔者将文化知识方面的目标降低,侧重于人际交往能力、自理能力、劳动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在对小H进行评价时,笔者采用与普通学生不同的评价标准,淡化文化成绩,以鼓励为主,培养学生自信心,调动学生积极性。3.争取多方支持,形成教育合力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班主任不仅要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个别化教育,还要把更多的精力要花在普通学生的整体教学上。所以为了保证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质量,班主任需要争取多方支持,形成教育合力。首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关键作用,班主任必须争取学生家庭的支持

6、。刚开始和家长接触时,班主任就应该让家长感受到学校和老师的诚意。班主任可以把自己制定的指导方案告诉家长,征求并尊重家长的意见,必要时还要做好解释工作。家长看到老师为自己孩子做出的努力,肯定也会深受鼓舞,更加愿意配合老师的工作。之后班主任应定期与家长互相交流学生在校、在家的情况,根据学生的近期表现适当地调整指导方案。笔者经常与小H的家长联系,家长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关爱,一直对学校和老师怀有感激之情。在沟通中,小H的家长十分认同笔者淡化文化成绩的评价方法,并表示在家庭教育中也会侧重对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配合学校的教育。家长的信任、配合与平时学校和老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其次,在学校里,班级同学是相处

7、时间最长的,他们的作用不可忽视。同伴指导策略就是让学生当小老师进行辅导,既能帮助特殊学生取得进步,又能提高普通学生的能力。班主任在运用同伴指导策略时,要注意选择和培训指导者,明确指导者的职责,丰富指导内容和形式。另外,班级同学除了发挥指导作用,还可以发挥监督作用,随时向老师反映随班就读学生的情况,便于老师掌握学生动态,促进个别化教育有效进行。最后,可用于支持随班就读的资源还有很多,如学校、任课老师、社区等,需要班主任不断地开发和利用,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效推动随班就读工作顺利开展。随班就读学生的指导工作需要班主任特别用心对待,要做到认真分析、正确引导。以上就是笔者在随班就读指导工作中的心得,今后会继续努力,积极探索特殊教育的有效策略。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