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及其防范(共9页)

上传人:des****85 文档编号:215891699 上传时间:2021-11-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及其防范(共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及其防范(共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及其防范(共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及其防范(共9页)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及其防范(共9页)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及其防范(共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及其防范(共9页)(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及其防范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完善对领导干部的制约监督机制,重点加强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健全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利始终用来为人民谋福利。经济责任审计写进十七大报告,标志着经济责任审计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审计制度,在干部管理和党风廉正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济责任审计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是通过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所负责的财政、财务收支及相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借以评价领导人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履行经济职责和廉洁勤政

2、状况,为组织人事部门考核任用领导干部提供依据,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经济监督手段。审计评价是否客观公正,关系到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和工作业绩是否真实、准确,并直接影响着这些干部的荣辱升降等问题,而且也关系到审计工作是否落到实处。所以,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控制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及表现 (一)审计内部的原因造成的审计风险 1、审计手段的局限性所形成的审计风险。 审计主要是通过会计报表、账簿、凭证等及相关资料来发现和查证问题,而有些违法违纪问题不一定就在会计资料中明显反映,或者是用审计手段难以深入查证,必须由有关执法执纪部门运用特殊手段进行审计,才能查清,如受贿索贿、收受回

3、扣等问题。 2、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够高所形成的内在审计风险。 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与承担任务存在相对矛盾。经济责任审计涉及的内容很广,这就要求审计人员既要懂得行政财务,又要懂得企业财务、投资基建的财务,不仅要具备查账技能,还应具备宏观经济管理知识、政策法规及审计、会计专业知识、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如果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够全面,就会严重制约和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 3、审计项目多、任务重,审计人员少,难以满足审计工作的需求。 目前审计力量普遍偏少,而审计任务较重,尤其是在近两年机构改革中,到处是精简机构和人员,能增加审计人员的单位比较少,而恰恰在机构改革,中层领导班子换届的情况下,

4、又是经济责任审计任务非常集中的时期,审计人员普遍感到压力很大,不堪重负,整天忙于应付工作,一项没完又接一项,该查的没时间查,该延伸的没有延伸,不同的单位用同一种方法,对审计工作质量也有影响。 4、经济责任的界定问题难度较大形成审计风险。是指如何界定原任责任和现任责任,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个人责任和集体责任等。一方面虽然行政主要领导主持行政方面工作,只要其本人无违纪违规行为,即使任期内单位财务管理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也无从界定其应承担的责任。另一方面,被审单位违反财经纪律,在某些环节上既有离任者的个人行为,又有领导班子的集体行为时,往往相互推卸责任,很难界定个人所起的作用大小,致使责任难以区分。另

5、外,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当,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应追究何种行政责任也无明确金额标准界定。 5、评价失真产生审计风险。 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被审计者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发表的综合评价,涉及被审计者的切身利益,不实或不当的评价,可能会引起审计行政诉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存在主要问题:一是对非评价审计事项不应评价而评价。超越了审计署“审计机关审计事项评价准则”,属越权行为。二是对审计过程中未涉及的具体事项不应评价而评价。虽是审计范围,但审计人员未获取相关证据不能随意评价。三是对审计证据不足的审计事项不应评价而评价。虽然审计获取了审计证据,但证据可靠性不强,证明力不足,不应做评价。四

6、是用词不妥的审计评价。如“此次审计未发现被审计者个人有严重经济违纪违规问题”。假如存在违法的事实在后来被查出,就会影响审计部门的形象,产生审计评价风险。我们曾经遇到的就是在评价上有些领导对各别字眼纠缠不清,有些一再强调班子其他成员分管财务,自己不应付主管责任等等,我们只能解释规定中评价就只有主要责任、主管责任。 (二)审计外部的原因造成的风险 1、先任命后审计,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难度,造成高风险。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暂行规定要求:领导干部任期届满或者任期内办理调任、转任、轮岗、免职、辞职、退休等事项前,应当接受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央五部委“通知”要求“未经审计,不得办理离任手续。

7、”可现实中,组织人事工作往往衔接不上,“先离后审”、“先任后审”现象普遍存在,这与暂行规定“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加强干部考核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要求相违背,给审计工作带来影响。如果离任不审,形成的损失就会职责不清,无法追究;如果先离后审,就会对离任领导缺乏约束力,使审计流于形式。2、被审单位提供的资料不真实,或有意制造虚假会计信息,导致的审计风险。 评价经济责任和廉洁自律表现,必须以真实的会计指标为依据。经济责任审计更注重量化指标,审计评价在很多情况下是靠数据说话的。所以虚假会计信息对审计结果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近年来虚假会计信息层出不穷,随着打假治乱的深入,经济活动中违法违纪行为也更为隐蔽,造

8、假的技能技巧往往发挥得淋漓尽致。会计资料的可信度差,直接影响审计评价的客观性,甚至造成判断上的错误。所以审计人员稍有疏忽,就会对应审项目主要事实说不清,重大问题发现不了,特别是对被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不实,资产、负债、损益不实揭露不了,反映不出事物本来的面目,出具了不真实的审计结论,就会成为“假、丑、恶”的“保护伞”,谁一问,他们都会说我有审计结论。如:应付账款不挂张;单位职工养老、医疗保险不交、单位该补的住房基金不补等等账面上往往发现不了。去年我们对有些单位审计发现的小金库是前任延续下来的,但前任审计中又没发现,有些问题被审单位人员就问以前审计组不算问题你们咋作为问题,有时我们 实在很尴尬。社

9、会上也造成了不良影响。这样的审计环境,对审计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要求都比较高,而审计队伍现状还满足不了这种要求。二、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防范为防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除严格执行审计规范对审计内容、方法、步骤等有关规定外,还应注意采取以下几项措施规避审计风险。1、建立承诺制度,明确法律责任。 一是要求被审计单位负责人被审计单位及财务人员分别作出书面承诺,保证所提供的资料真实、完整、安全、可靠。尤其是所提供的呆坏账,资产盘亏盘盈,报废损失,账外费用或收益等资料必须真实合法。二是审计组长向审计局作出书面承诺、审计人员向审计组长作出书面承诺,保证按审计方案的规定内容和操作规程实施

10、审计,并对自己所审计的内容承担责任。这样,对审计组每个人员都有压力,不然问题出来全推给审计组长也不尽合理。2、努力提高审计人员的审计风险意识和自身素质。 审计风险随时存在,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这样才能在实际中采取措施去发现风险,预防风险,降低风险。比如审计评价中,有些报告直截了当写“任职以来,得了什么奖,出了啥成果”这些我们在查实的情况下最好前面加上“单位提供资料表明等等”,让他们提供资料的人也承担点风险。;审计人员素质高低是防范审计风险的关键,经济责任审计难度大,需要审计人员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只要有了过硬的思想作风和业务技能,掌握审计方法,审计质量才会有保障,审计风险也才能得以控

11、制。因此审计机关要加强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日益发展的经济责任审计的需要。 3、恪守审计权限,排除审计内容上的随意性。 依法框定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应综合考虑四个方面:一是审计法对审计基本职责和权限的规定;二是中办发199920号文件的原则规定;三是地方法规的有关规定;四是委托指令书上对审计任务的要求。干部任职期间应承担的责任可能是多方面的,而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仅限于经济活动,评价内容也仅限于其经济活动中应负的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至于其它的诸如政治素质高低、领导艺术深浅大可不必论及。要做到既不越位,也不缺位,该到位的必须审到位。经济责任审计还涉及到对

12、人的功过评价,所以对审计结果的运用也不能有随意性。毫无疑问,这种审计立项史无前例的拓展了审计的职能,的确令人兴奋,但审计部门却不能因此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期望工作价值得到体现是人之常情,积极争取审计结果应用转化也是理所当然,但对领导干部的考核管理毕竟是组织人事部门的职能,经济责任审计充其量只能作为考核干部的一个程序,其审计结果作用发挥的如何,也是由组织人事部门决定,审计部门主要是对审计事项负责。4、建立部门联系制度,及时沟通、互递信息,共同界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 审计机关在独立行使审计职能的同时,要加强与组织、人事、纪检部门的联系,把了解的被审计单位财务管理的情况与组织部门掌握的领导干部考核情况

13、有机结合,为深入审计提供线索。组织部门有责任提供领导班子和被审单位的有关情况,应与审计机关共同分析研究,确定审计重点,以解决干部考核中群众举报或反映问题的疑点。当审计查证严重违反财经法纪的问题,需界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时应由审计部门会同组织部门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分析研究,共同确定领导干部应承担的经济责任。近几年我们审计项目结束后都要对分管的市委、市政府领导作汇报,在汇报中我也发现,越大的领导越会规避风险。他们不会轻易表态,最后总要在经济责任领导会组会上过一遍。为规避审计风险,我们汇报审计十分必要。免得问题出来领导说不知道。另外,对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界定应遵循以下原则,即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原则,权责结合原则,重要性原则。在重要性原则中,审计人员应从经济责任的性质、经济责任的大小和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等三个方面把握经济责任界线。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于从严治党,在于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此,必须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管理。因此,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置于从严治党,推进依法治国,确保党的十五大提出的跨世纪宏伟目标顺利实现这个大局之中,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把经济责任审计推向深入。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