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科学有效理答行为对策研究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15446113 上传时间:2021-11-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96.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幼儿科学有效理答行为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班幼儿科学有效理答行为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班幼儿科学有效理答行为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班幼儿科学有效理答行为对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班幼儿科学有效理答行为对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班幼儿科学有效理答行为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幼儿科学有效理答行为对策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班幼儿科学有效理答行为对策研究 曲宁【摘要】:大班幼儿教师虽然很重视提问的设计,能根据教学的需要设计推动活动进展的封闭式提问与激发幼儿思维的开放式提问,但对幼儿根据教师不同的提问方式进行回答时,教师不能灵活运用不同的理答行为。“理答”行为是属于教师对幼儿进行引导的一种情况,即教师对幼儿的回答做出反应与处理。就此问题,我们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及建议。【关键词】:理答策略 师幼互动 幼儿科学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教师“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大班幼儿教师虽然很重视提问的设计,能根据教学的需要设计推

2、动活动进展的封闭式提问与激发幼儿思维的开放式提问,但对幼儿根据教师不同的提问方式进行回答时,教师不能灵活运用不同的理答行为。就此问题我们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及建议。一、有效提问的要求1.问题的预设性。为了实现有效教学和良好的课堂互动,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备问题”,即围绕教学目标预设一些有效的问题和提问模式,使问题措词正确、目标合宜。幼儿的一些奇怪想法和问题会在课堂中突然冒出来,这是任何一个教师都无法预料和感知的,但教师不能被这些问题“牵着鼻子走”。所以应把一些重要的问题写到教案当中。2.问题的清晰性。如果教师想要有效提出问题,就必须要清晰、简洁地陈述问题。然而很多时候,教师提的问题常常无

3、法让幼儿明了教师究竟想要幼儿知道什么、回答什么、怎么回答。3.问题的启发性。要想使问题变得有效,问题必须具有启发功能,要求幼儿“探求”或思考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并“组织”答案。这意味着教师要避免问一些只有唯一答案或修饰性的(花哨的)问题。即使幼儿在回答“紧随反应问题”时会主动地去探寻他们所学的知识,他们仍然只是在“选择”一个答案而不是在“组织”一个答案。为了让幼儿有更进一步的反应,教师可以重组一下这些紧随反应问题,以期使其具有启发价值。为了更好了解教师理答行为,我对16位老师的视频进行整理分析,通过记录,对教师的理答行为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将视频转换为文字后,将文字资料进行编码,编码的标注有助于确

4、定相关资料的位置,便于进一步查阅。连续查阅资料至少两次,有助于熟悉材料。然后在对资料编码,对教师在科学教育活动理答行为进行归类。所有文档资料共85页,共整理出教师理答行为374个。通过对材料进行反复分析,发现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理答行为针对幼儿不同反应,主要指向两方面,情感型理答(终止型理答):指教师对幼儿回答表现出情感倾向,具体表现为消极情感、中性情感、积极情感。拓展型理答(分析性理答和探究性理答)分析性理答是指教师针对幼儿回答内容进行较为详细的阐释和评价;探究性理答是指面对幼儿的回答,教师并非按照预定答案来评价幼儿答案,而是通过分解问题、提示等为幼儿指明思路,引导幼儿将问题途径和思路呈现出来

5、,推进幼儿深入思考。下面是一个科学活动16二等分转录编码的案例片段。T:请小朋友把这个长方形饼干二等分,(幼儿每人一张长方形操作纸),说说你是怎么分的?C1:按长方形长边对折。C2:按短边分。T:大家真棒!还可以怎样分?让幼儿反复探索。想一想正方形是怎么分的?C3:按斜边分,可是看起来不一樣大。T: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师用剪刀按对角剪开。怎样知道这两部分是否一样大?C4:看看能否重合。T:好的,完全重合,验证正确,这种方法叫对角折。二、研究结果和分析通过对16个科学视频观察、整理、分析,我对观察资料初步统计做出量的分析,教师理答行为具体分布如下。1.教师更倾向于采用终止性理答行为对不同提问方式

6、,如表1所示,我收集到的16个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共出现了374次理答行为,其中终止性理答行为263次,占教师理答行为总次数的69.3%;拓展性理答行为111次,占教师理答行为总次数的30.7%。很明显,幼儿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更倾向于使用终止性理答。2.教师理答行为的运用与不同提问方式无关,对不同提问方式,教师不能采取不同的理答行为。在对16节科学教学活动进行观察时发现,教师虽然很重视提问的设计,能根据教学的需要设计推动活动进展的封闭式提问与激发幼儿思维的开放式提问,但对幼儿根据教师不同的提问方式进行回答时,教师不能灵活运用不同的理答行为。对于答案就在其中的封闭式提问,教师使用终止性理答,对

7、幼儿的回答给予简单肯定,以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是合理的。但是,对于激发幼儿思维的开放式提问,教师的目的本来是想以此鼓励幼儿给出各种不同的回答,以开拓幼儿的思维,然而在实际运用时,教师习惯于千方百计地把幼儿拉回到她所期望的答案上来,以便顺利地过渡到下一个教育环节,如此理答行为自然违背了教师设计开放式提问的初衷,不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品质与精神的培养。三、结论将集体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的理答行为分为终止性理答和拓展性理答,其中终止性理答具体表现为没有响应、简单回答、自己代答、重述和表扬赞赏5种情况,拓展性理答具体表现为评价答案、诱导提示、追问和鼓励质疑4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集体教育活动中,终止性

8、理答运用情况高于拓展性理答,幼儿教师更倾向于使用终止性理答。1.重要价值。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教师“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研究者在对6次科学教育活动的观察中记录下了208次理答行为,数量之多是其他领域的活动无法比拟的。教师对幼儿探究行为的引导、支持和鼓励集中体现在理答行为中,可以说理答行为是教师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有效工具,理答策略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师幼互动的质量。2.教师的倾向性。(1)以积极评价为主;(2)善于使用激发思维的理答策略。3.理答策略评价。研究者发现,教师的理答策略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与教师

9、的科学教育理念对自身角色的理解以及教育活动过程中的执行力等不无关系。(1)缺乏对幼儿实践操作的引导。幼儿在操作中,教师应加以鼓励,让幼儿多样化练习,知道在一分钟内夹更多的物品,更好的珍惜一分钟。(2)小组活动中的消极理答小组活动是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之一,尤其适合探究式的科学教育活动。通过对比研究者发现在小组活动和集体活动中幼儿主动提问的频次差异非常显著。小组活动不仅可使幼儿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得到最大发挥,也能满足该年龄段幼儿愿意表现的心理需求。四、建议一方面,教师应明确提问的目标,多使用合理的开放式提问。教师的提问不是一种随意的行为,而应以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幼儿发展为宗旨,因此教师应认真设计提问,注意提问的适宜性和适时性,同时还要特别认识到开放性提问的独特教育价值,加强自身随机教学的能力。另一方面,适当延长候答时间。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给予幼儿较充分的思考时间,以让幼儿有更多的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和体验成功的机会,从而达到用“问”激发思维的目的。参考文献:1袁爱玲,何秀英.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策略M.2007.2傅道春.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黄娟娟.优秀幼儿教师教育行为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