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公民意识教育对策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15428761 上传时间:2021-11-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6.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公民意识教育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公民意识教育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公民意识教育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公民意识教育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公民意识教育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公民意识教育对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公民意识教育对策 朱洁眉摘 要:公民意识是每一个公民都应具备的基础意识,在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尽早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的雏形,使学生能够通过接受教育成为具备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遵守社会规则的小公民。在具体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公民意识发展需要,为学生设置了视频学习、材料学习、集体讨论等学习活动,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公民意识。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公民意识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育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公民意识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为了尽早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的一员,使学生产生社会责任感,发展集体主义精神,养成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我们在道德

2、与法治的教学中采用视频学习、材料学习以及集体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在接受教育后,形成了公民意识的雏形,为他们今后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以下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分别进行介绍。一、利用视频学习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公民意识的基础,我们在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采取了视频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观看培养社会责任感的视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我们在视频教学的准备阶段,通过互联网为学生搜集了大量具有教育意义的视频资源,之后结合课程需要,为学生剪辑成课堂教学视频。这些课堂教学视频,从国家、社会的角度反映了我国当代公民的社会责任,展示了新时代小学生身上所担负的使命,

3、使学生在观看过后能够主动地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担负在肩头。例如我们根据中国的传统历史、传统文化以及当今中国的发展,为学生搜集视频资源,剪辑制作了教学视频我是中国小主人。视频中首先介绍我国自夏朝一直到清朝的传统历史,其間对我国古代灿烂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的介绍。之后介绍了我国的国土面积、人口状况、经济发展质量等国情,让学生对我国当代的国情进行全面了解。最后视频中重点为学生介绍新时代的小学生身上肩负着怎样的光荣使命,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能够自觉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明确了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的志向,有

4、效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二、利用材料学习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是每一名中国公民必备的公民意识,我们在集体环境中成长、在集体环境中进步,充分体现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了培养学生尽早地形成集体主义精神,我们利用材料学习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使他们能够认清自身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养成相信集体、拥护集体、依赖集体的集体主义精神。在集体主义材料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为学生搜集了展现小学生与班集体关系的大量学习材料,让学生站在自身的立场上,对这些材料展开阅读学习。通过阅读材料,学生明确了自身在班集体中要团结同学、尊敬师长,与教师和同学共同构建团结友爱的班集体。学生在进行了

5、材料学习之后,将他们通过材料学习所获得的收获,实际运用到班集体建设当中,使集体主义的种子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为学生树立了公民意识的基础。三、利用集体讨论培养学生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遵守社会规则是一名公民最基本的公民道德,我们为了发展学生的公民意识,在学习过程中以集体讨论的形式,发展学生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使学生能够了解基本的社会规则,并自觉地去遵守这些社会规则。学生通过这样的教育,不仅能够为他们树立公民意识的基础,而且对他们的现实生活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助力。另外,通过集体讨论的过程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能够养成公共参与意识的雏形

6、。例如,我们在对“小学生应该遵守的礼仪”的集体讨论过程中,首先让学生分别根据学生在校礼仪、家庭礼仪、公共礼仪等方面,介绍自己知道的小学生礼仪,之后组织学生根据具体的礼仪细节,结合自身在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的遵守状况进行讨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分别结合自身实际,表明自己在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对待这些礼仪的重视程度、运用方式以及自己还存在着哪些不足,使学生认识到了文明礼仪对于小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养成了遵守礼仪、遵守社会规则的良好意识。又如,我们在对“交通规则学习”的集体讨论过程中,首先为学生介绍了基础的交通规则,之后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情况,讨论自己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交通规则的遵守状况。学生纷纷

7、就自身日常的出行方式,讨论自己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遵守交通规则的,比如家长按照交通规则开车,自己过马路不闯红灯等,体现出了小学生对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视。总而言之,对于小学生来说,公民意识就是养成社会责任感、发展集体主义精神、自觉遵守社会规则。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视频学习、材料学习、集体讨论等方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和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为学生发展公民意识奠定了基础。学生获得了公民意识的基础,将会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能够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身在国家、社会中的地位,能够使学生养成正确履行自身权利、义务的意识,最终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具有健康思想的优秀公民。参考文献:1李季.学校教育与公民意识培养J.教育研究,1997(7):75-79.2许耀桐.大力加强公民意识教育J.求是,2009(5):44-45.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