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审美化教学的初步探索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15421287 上传时间:2021-11-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审美化教学的初步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审美化教学的初步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审美化教学的初步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审美化教学的初步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审美化教学的初步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审美化教学的初步探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语文审美化教学的初步探索 赵兴碧“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中学生主动、快乐、自由地学,使课堂教学达到审美化的境界。本文就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进行审美化教学进行理论与实践上的初步探索。一、审美化是教学的最高境界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说:教学需要美,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教学却常常忘却了“美”,远离了“美”。多少年来,我们的教学忽略了“美”的功能、“美”的力度。缺乏美感的教学,失却了师生间生命对话的勃勃生机,失却了对儿童幼小心灵的润泽,课堂教学便成了没有色彩、没有生气、没有情趣的单纯的符号活动。小学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学习、熟知人类积累的文化遗产,从而了解人类文明史的进程,体验人类文明的光辉,让儿童

2、从中获得人类创造世界的精神力量,连同知识,最终转化为儿童内心的精神财富,使儿童的精神世界日益丰富起来。这正是素质教育要我们达到的美好的境界。以美为境界,让儿童受到美感的陶冶及完美人格的培养,可走出一条实施素质教育的路来。因为美能激智,美能发辞,美能冶情,美能育德。因此,我们的教学不仅是为了学生知识的习得,还为了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以“美”为境界,即是从“美”着手,具体地说就是选择“美”的教学手段,运用“美”的教学语言,显现“美”的教学内容,从而让学生感受其美,理解其美,热情地创造美,最终达到教学的完美境界。二、“以美促学、合作互动”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具体操作程序为:以美激趣、创设情境以美激情、

3、探究交流以美激思、拓展创新以美导练、张扬个性。现将有关要求和理念阐述如下:1、以美激趣、创设情境。我们说:美能激智,美能发辞,美能育德,美有助于儿童人格的和谐发展。以美为境界,即从美着手,具体地说,就是选择美的教学手段、运用美的教学语言、显现美的教学内容,从而主学生感受其美,理解其美,热情地创造美,最终达到教学的完美境界。因此,“以美激趣、创设情境”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或方法,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并时时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可用故事、儿歌、音乐、图画、表演、游戏、比赛、操作、多媒体课件及其它手段形式,乃至运用教师富有美感的语言仪态、板书等,特别要体现学习的生活化

4、:生活中提炼知识、知识应用于生活。2、以美激情、探究交流。在各科教学中要时时处处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思提高。课堂教学中要做到:(1)、通过美的手段、方法、内容,强化学生独立探索的内驱力,引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2)、抓住合作交流的契机,真正体现合作交流的必要性,合理安排合作交流的次数,做好合作学习的引导和调控,体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人本互动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探究。因此,探究交流是学生情感最丰富的阶段:有遇到问题的冥思苦想,有了进展时的喜悦得意,交流中茅塞顿开的欢呼,反思中灵感顿现的陶醉,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享受各种美的情感体验。3、以美激思

5、、拓展创新。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心理真正的安全自由,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学生创新灵感的闪现,同时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答案,张扬学生的个性。4、以美促练、张扬个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个性化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理念。必须做到:(1)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综合开发教材,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设计个性化的作业,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审美能力,以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2)学生作业成果的显现给人以美的享受。(3)采用多种评价形式和评价标准,体现开放式的教学理念。三、小学语文审美化教学的方法赋予教学技能方法以艺术的美,能令学生快乐、喜悦、迷醉。l.形象直

6、观法。审美总是首先从对形象的感受开始,儿童对形象的偏爱是他们的天性。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具体可感的形象,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把学生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形象直观的方法一是借助幻灯、录像、音响、挂图、模型、实物、语音设备、多媒体电脑,使认知活动从平面走向立体,从无声走向有声,从单一走向多元,从苍白走向多彩,从而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心理活动,激起强烈的美感。二是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激发形象思维,使认识更清晰、更透徹、思维更具创造性。2.情绪感染法。儿童不是单纯接受知识的机器,他们天真活泼、感情丰富。情动才能心动,入情才能入心。首先,我们在课堂中

7、创造一种亲情美,教师体态自然大方,语言生动形象,神情亲切动人,从而渲染起情感化的氛围,让儿童的心沉醉于情的旋律中,产生喜说和神往的心理态势,取得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其次是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让儿童走向教学中的情感世界,激发共鸣效应。3.情境表演法。入情入境地体验、想象、表演,可加深认知活动,将认知推向创造阶段,实现知、情、意、技、能等方面的整体性教育功能。让学生人人参与,积极性高涨。学生借助情境所获得的亲身感受和体验,理解了抽象的关系,拓宽了的思维空间,享受了学习的乐趣。4.延迟评价法。即在不影响学生准确理解内容、掌握教学重点以及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的前提下,以模糊、不确定的表达来激发、诱导

8、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多角度、多侧面理解、讨论甚至争论,从而在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并获得一定的审美享受。5.小组探究法。这是一种在充分平等交往中启智、求真求美的教学形式。学生56人为一学习小组,小组内按自学、发言、讨论、小结、互评的程序展开学习活动,然后大组交流学习情况和结果,教师点拨,指导正确理解。这种小组探究法的美,体现在学习活动变得自由轻松,交往情境变得平等互助,信息传导多向畅通。英国美学学会主席赫伯特里德指出:“美育不仅成为当今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大有成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和整个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所以,战斗在小学语文教学一线的教师,首先是要注意自身审美素质的提高,其次是要改变旧有的教学理念,要把审美教育贯彻到自己的教学当中来,但是一定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要发挥学生在教学中主人翁的作用。使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联系起来,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作者单位:西畴县清河民族小学)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