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医家类书目研究 内容摘要:《四库全书总目》医家类是清代重要的医学书目,提要详细介绍了历代医书的历史演变及内容特点,揭示其学术源流概况,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本文通过医家类在《四库全书总目》中的排列位置以及各篇提要体现的学术思想,说明了医学在清中叶时期的历史地位,分析了古代医书重要的文献价值以及当时学者的治学思想关键词:《四库全书总目》 医家类 文献价值 治学态度《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纂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其编撰始于乾隆三十八年 (1773)二月,历时9年,至乾隆四十七年(1782)完工,几乎囊括了清乾隆以前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典籍而与之对应的《四库全书总目》,作为我国古代最大的解题书目,标志着清代目录学的最高成就四库馆臣所撰写的每一篇类序与提要,都体现了时代背景下特定的思想文化观念,也记录了中国古代社会各方面的成就《四库全书总目》在子部医家类著录古代医书97部,存目100部,总计197部收录的医书依照时代顺序编排,涵盖各科领域,是对清中期以来中国医书著作的重要整理总结通过医家类在《四库全书总目》中的排列位置以及各篇提要体现的学术思想,能够帮助我们研究医学在清中叶时期的历史地位,了解古代医书重要的文献价值以及当时学者的治学思想。
一.清代社会对医学的重视医家类在目录书分类体系中的位置,要追溯到《七略》所开创的七分法七分法分为集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和方技略在《汉书艺文志》中,医家分类在方技略,只有“医经”、“经方”二家《隋书经籍志》则将医家放置在子部,合并为“医方”一家自唐代至清代,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并逐渐成为分类法的主流《四库全书总目》也将医家放置在子部,并改称为“医家”《四库全书总目》在子部的总序中写到:“可以自为部分者,儒家以外有兵家、有法家、有农家、有医家、有天文算法、有数术、有艺术、有谱录、有杂家、有类书、有小说家,其别教则有释家、有道家叙而别之,凡十四类①由此可以看出《总目》子部各个类目确定的原则在这里,《总目》将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与天文算法作为同一个类别,认为“以上六家,皆治世者所有事也”而对医家的评价是“本草经方,技术之事也,而生死系焉神农黄帝以圣人为天子,尚亲治之,故次以医家②因此可以看出,清代学者对于医家的重视程度是很高的他们认识到医家事关生死,百姓的身体健康关系到国泰民安,而长命百岁、千秋万代更是封建帝王不懈的追求同时,医家地位的上升也和社会对科学的重视程度普遍上升有关。
子部书共分十四类,农家位于子部第四位,医家位于第五位,天文算法位于第六位,充分体现了清中叶重视实用科学的潮流纪昀本人就非常重视农学和医学,他在《济众新编序》中说道:“余校录《四库全书》,子部凡分十四家儒家第一,兵家第二,法家第三,所谓礼乐兵刑,国之大柄也农家、医家,旧史多退之末简,余独以农家居四,而其五为医家农者民命之所关,医虽一技,亦民命之所关,故升诸他艺术上也③因此可以看出,随着历史的发展,地位一直较低的医家在清中叶时期得到了重视,地位也有了明显的上升虽然《总目》对医家的分类仍然存在不足,如删掉了“房中”、“神仙”二家,将“不关治疗”的《太素脉法》收入术数家这些书目其中有相互重叠包含的部分,不能简单地删除或者归入其他类别同时,四库馆臣将医家类文献按照著作的成书时代为序排列,虽然这是出于“一书兼数科,分隶为难”的考虑,但这样的分类方法却不便于读者按照科目的实际需要检索医学文献,在专业性上仍有很大的欠缺尽管《总目》在医家类的分类上存在局限性,我们仍要看到,在清代中叶,传统的科学体系逐渐形成民众对于能够解决问题、改善生活的“技艺”有了相当的重视,这些“技艺”也作为独立的学科不断发展完善,是历史发展的一大进步。
二.医家类提要体现的文献价值在医家类小序及各篇提要中,编纂者都发扬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优良传统,每篇提要都包含医书的作者、内容、学术思想、版本源流以及相应的评价说明等,总结了我国古代至清中叶以来的医学学术概况一)医家类小序对阐明医学流派和发展源流的重要作用《四库全书总目》医家类小序:“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观元好问《伤寒会要》序,知河间之学与易水之学争观戴良作《朱震亨传》,知丹溪之学与宣和局方之学争也然儒有定理,而医无定法病情万变,难守一宗故今所叙录,兼众说焉明制定医院十三科,颇为繁碎而诸家所著,往往以一书兼数科,分隶为难今通以时代为次《漢志》医经、经方二家后有房中、神仙二家,后人误读为一,故服饵导引,歧涂颇杂,今悉删除《周礼》有兽医,《隋志》载《治马经》等九家,杂列医书间,今从其例,附录此门,而退置于末简贵人贱物之义也《太素脉法》,不关治疗,今别收入术数家,兹不著录④医家类小序阐述了医家流派的门户之分于医学文献的发展源流,也阐明了《总目》对医书的收录原则和编排体例也就是说四库馆臣在编纂书籍时基本不依据门户之见而是兼采众说,因此能够更加客观全面地收录古代医书同时对医书的编排以著作的成书时代为序,而不是根据不同的科目编排。
可以看出,医家类小序说明了收录医书的标准和编排次序,也阐明了著录医书的目的,对医书的发展流变有着重要的总结作用二)提要的重要考证价值在明清时期考据风气盛行,整理与考订书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总目》医家类提要对作者的生平与门户,医书的内容以及源流变革都做了十分严谨的考证例如在《千金要方》这部著作的提要中,运用丰富的史料对孙思邈的生平年龄进行考证,推断出孙思邈的准确年龄思邈,华原人《唐书隐逸传》称其少时,周洛州刺史独孤信称为圣童及长,隐居太白山隋文帝辅政,以国子博士征,不起则思邈生于周朝,入隋已长然卢照邻《病梨树赋序》,称癸酉岁于长安见思邈,自云开皇辛酉岁生,今年九十二则思邈生于隋朝照邻乃思邈之弟子,记其师言,必不妄惟以《隋书》考之,开皇纪号凡二十年,止于庚申,次年辛酉,已改元仁寿,与史殊不相符又由唐高宗咸亨四年癸酉上推九十二年,为开皇二年壬寅,实非辛酉,干支亦不相应然自癸酉上推九十三年,正得开皇元年辛丑盖《照邻集》传写讹异,以辛丑为辛酉,以九十三为九十二也史又称思邈卒于永淳元年,年百余岁,自是年上推至开皇辛丑,正一百二年⑤可以看出,提要通过列举详细丰富的史料对人物作者的平生进行考证,从而得出准确的结论。
所以《总目》医家类提要对于人物的生平事迹有着严谨的考证过程,为我们研究这些医学史上的重要人物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三)提要对于医术价值与学术源流的评价作用《总目》医家类提要对于医书的价值得失有着准确的评价,并揭示了医学流派的源流发展,对于深入研究传统医药书籍及中医流派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体现出深广的学术视野例如《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元王国端撰国端,婺源人其书专论针灸之法其中名目颇涉鄙俚,文义亦多浅近,不出方技家之鄙习而专门之学,具有授受,剖析简要,循览易明,非精于斯事者亦不能言之切当若是也⑥提要评价此人著作浅近粗疏,并非专业著述,缺乏学科的专业性因此可以看出,提要对医书的评价客观公允,深刻入理同时,提要收录了各家学说,对于医学流派的源流和发展变化有详细的分析介绍例如在介绍刘完素及其著作和流派思想时,反映了南北的时节风俗不同与医学流派的发展《素问元机原病式》提要写到:“完素生于北地,其人秉赋多强,兼以饮食醇酒,久而蕴热,与南方风土原殊又完素生于金时,人情淳朴,习于勤苦,大抵充实刚劲,亦异乎南方之脆弱,故其持论多以寒凉之剂攻其有余,皆能应手奏功其作是书,亦因地因时,各明一义,补前人所未及耳。
⑦在这里不仅分析了刘完素的流派思想,还介绍了金元医家流派的发展及源流状况,论述金元时期医家学派的争鸣情况,能够帮助我们了解金元时期所发生的重要医家流派的论争三.《四库全书总目》医家类体现的治学态度《总目》医家类提要在对每部医书进行作者、内容、学术思想、版本源流等方面的考证与评价时,发扬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优良传统从这些提要中,我们可以看到清代学者的治学态度,这对于我们今天的学术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一)反对门户之见,主张兼采众说清代学者们对宋学门户之争的现象十分不满,四库馆臣认为宋学各学派之间的争论会导致朋党恩怨,从而发展为朝堂之上的互相排挤,这种现象对封建统治不利在这种观念下,反对门户之见的态度也由经学影响到了医学医家类序中明确指出“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但金元以来的门户之分并不能作为评价的根据,由于“病情万变,难守一宗”,所以医家类所收录的197部医书没有根据专业的不同做出详细分类,而是以书籍的时代为次序进行排列收录的医书涉及基础理论经典、诊脉、草药、针灸以及临床各科的内容,几乎所有在医学史上影响较大的著作都收入其中,提要中的评价也少见任何偏颇四库馆臣反对门户之见,在学术上主张兼收并蓄,取长补短,以开放的心态包容各学派之间的论争,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中医学术的发展。
二)主张考据严谨,注重证据以纪昀为首的四库馆臣大多受汉学思想影响,因此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始终渗透着汉学派的思想观点他们主张考据的严谨,讲究追求事物的本源,以事实证据为立论依据在探究每一个学术问题时,讲求严谨并注重证据例如《皇帝素问二十四卷》提要写到:“《汉书艺文志》载《黄帝内经》十八篇,无《素问》之名后汉张机《伤寒论》引之,始称《素问》晋皇甫谧《甲乙经序》称《针经》九卷、《素问》九卷,皆为《内经》,与《汉志》十八篇之数合,则《素问》之名起于汉、晋间矣,故《隋书经籍志》始著录也⑧这里对《素问》书名的考证,先引用《汉书艺文志》,又引用《伤寒论》,最后引用《针灸甲乙经》,通过丰富的文献资料得出结论可以看出,对于一个书名的考证环环相扣,逻辑严密,体现出严谨的治学态度在《四库全书总目》医家类提要中,这种考据严谨、注重证据的治学态度对于我们今天的学术研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三)评价主张客观公正四库馆臣对于医学史上的门户之争,往往处于客观的立场上,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例如对于刘完素的医学理论,后世一些医家持否定态度但在《素問玄机原病式》提要中,四库馆臣认为者认为由于我国南北地域有着不同的时节气候,人们的生活习惯、饮食特点不同,从而造成了南北方人们体质的差异。
因此刘完素的著作《素问玄机原病式》具有“因地因时,各明一义,补前人所未及耳⑨的重要作用从这里可以看出,四库馆臣对于各学派的门户之争采取客观公正的立场,认识到各学派的理论根据和独特的价值对于一些书籍的问题,提要也直言不讳地指出,例如《寿亲养老新书》提要中,“祝寿诗词,连篇载入,不免失于冗杂又叙述闲适之趣,往往词意纤仄,采掇琐碎⑩直接指出了该书冗杂肤浅的缺点,提醒读者在阅读时注意而对于在医学史上有巨大成就的著作,提要的评价也十分准确到位,使读者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例如在《本草纲目》提要中,谈到该书的影响时写到“业医者无不家有一编《明史方技传》极称之,盖集本草之大成者无过于此矣四库馆臣对这部著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中国古代医学书目源远流长,门类众多,《四库全书总目》医家类是古代医学书目的集大成者,在医学目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中收录医家类的著作,内容丰富、评价准确,对于了解医学古籍的作者概况、源流沿革和内容体例,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所以《四库全书总目》医家类是了解传统中医文献的重要书目,具有深厚的学术水平,对于我们今天研究中医古籍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参考文献[1]【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0年版。
[2]【清】纪昀:《纪晓岚文集》(第一册),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3]周积明:《文化视野下的四库全书总目》,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4]张晓丽:《论<四库全书总目医家类>提要的文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