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模型上市公司业绩评价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15061129 上传时间:2021-11-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59.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因子分析模型上市公司业绩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因子分析模型上市公司业绩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于因子分析模型上市公司业绩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基于因子分析模型上市公司业绩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基于因子分析模型上市公司业绩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因子分析模型上市公司业绩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因子分析模型上市公司业绩评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因子分析模型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摘要:随着我国上市公司的迅速发展,对上市公司绩效的 评价也越来越重要。本文引入因子分析模型,并构建评价上 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指标体系,然后应用该模型对上市公司经 营业绩做出实证研究,最后得出研究结论表明因子分析是进 行业绩评价的有效方法。关键词:上市公司业绩评价因子分析一、因子分析法因子分析法(factor analysis)就是一种降维、简化 数据的技术。它通过研究众多变量之间的内部依赖关系,探 求数据中的基本结构,并用几个“抽象”的变量来表示其基 本的数据结构。这几个抽象的变量被称作因子”,能反映 原来众多变量的主要信息。因子分析是一种通过显在变量测 评潜在变

2、量,通过具体指标测评抽象因子的统计分析方法。二、研究设计(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1、盈利能力指标由于盈利能力对公司的业绩至关重要,所以用资产净利 率(X3)和净资产收益率(X4)来分别描述。此外,以营业 毛利率(X2)和营业利润率(XI)、和每股收益(X10)作为 补充。2、偿债能力指标短期负债方面:以流动比率(X6)和速动比率(X7)相 互参照,而不是只选用常用的流动比率作为中心指标。长期负债方面:采用资产负债率(X5)。3、营运能力指标考察营运方面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是应收账款、存货和总 资产周转率。因此选取应收账款周转率(X12)、存货周转率 (X13)和总资产周转率(X14)o4、变现能力

3、指标变现能力方面选取的是营业收入现金含量(XII)。5、成长能力指标考虑盈利和规模方面,因此选用净利润增长率(X8)和 营业收入增长率(X9)(二)数据来源本文选取了江西省所有在沪深股市上市的公司32家, 剔除了被ST的两家(000403、600372)和缺失数据的一家 (200500),剩下29家上市公司作为本文的分析样本。所用 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中各上市公司2010年的财务数据。三、具体分析过程(一)可行性检验KM0值是用于检验因子分析是否使用的指标值,若在 0. 5-1. 0之间,表示适合;小于0.5表示不适合,由KMO值(0. 588)可知因子分析是适用的。Bartlett的球体检验

4、是 通过转换为X2检验来完成对变量之间是否相互独立进行检 验。若值越大,则表示越适合作因子分析,从所得X2值 (215. 605)与相应的显著性概率(小于0. 001)可知,数据 适合做因子分析。(二)确定公因子的数量方差贡献率是衡量因子相对重要性的指标,此值越大表 明该因子对评价目标的贡献越大或者说对评价的影响和作 用就越大。依据贡献率的大小排序就可以提炼出最有影响的 公共因子,一般选特征值大于1的。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得 到数据分析的Total Variance Explained,进而根据特征根 大于1的原则,可以确定2010年提取的公因子数量为4个。 前四个主成分累积解释总方差为85.

5、528%,解释程度较高。 因此,采用前四个主成分对29家上市公司进行综合评价既 简化了分析结构,又能够保持足够的准确性。(三)综合得分根据分析原理,本文对所得各因子载荷矩阵进行了正 交旋转,并计算出因子得分,最后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 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得到各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综合得分 及排名。由表一可以看出,第一主因子(F1)主要与资产报酬率、 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营业毛利率、营业利润率相关, 这些指标大多反映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可以归结盈利因子。第二主因子(F2)主要与速动比率、流动比率和资产负 债率相关,这些指标反映了公司的偿债能力,因此可以成为 偿债能力因子。第三主因子(F3)主要

6、与营业收入现金比率相关,反映 了公司的变现能力,称为变现因子。第四主因子(F4)主要与营业收入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 率相关,因此可称为成长因子。表一:表二:从排名情况来看,一些效益好、财务结构合理、运营稳 定的企业明显排在前列。与实际情况有着比较高的一致性, 这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主成分评价法的合理性,可作为科学 决策的有力依据。四、结论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模型对江西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 基本上符合现实的情况,因此用因子分析模型对企业进行经 营业绩评价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利用因子分析模型评价企业 综合经营业绩有两个大的优点:一是客观的反映各因素对经 营业绩的影响,即各指标权重赋值得科学性;二是消除各财 务指标相关性对综合评价的影响。因此,利用因子分析模型 进行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无论作为单独的评价方法还是作为其他评价方法的参考和补充,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参考文献:1张蕊.企业战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2 陆庆平.企业绩效评价论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3 郑琨,郭华蕊青岛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评价J. 中国科技财富.2008.4 杜龙波,黄业德.基于因子分析的上市公司绩效评价 J.会计之友.2010.5 汤克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的因子分析实证研 究J 特区经济.2005.6 府亚军,黄海南基于因子分析模型的上市公司经营 业绩评价J统计与决策 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