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坍塌事故预防措施

上传人:菲*** 文档编号:214459939 上传时间:2021-11-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坍塌事故预防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建筑坍塌事故预防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建筑坍塌事故预防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建筑坍塌事故预防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建筑坍塌事故预防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坍塌事故预防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坍塌事故预防措施(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坍塌事故预防措施 1.机械拆除要按操作顺序进行 (1)当采用机械拆除建筑时,应从上至下,逐层分段进行;应先拆除非承重结构,再拆除承重结构。拆除框架结构建筑,必需按楼板、次梁、主梁、柱子的顺序进行施工。对只进行部分拆除的建筑,必需先将保留部分加固,再进行分别拆除。 (2)施工中必需由专人负责监测被拆除建筑的结构状态,做好记录。当发觉有不稳定状态的趋势时,必需停止作业,采取有效措施,消退隐患。 (3)拆除施工时,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选定的机械设备及吊装方案进行施工,严禁超载作业或任意扩大使用范围。供机械设备使用的场地必需保证足够的承载力。作业中机械不得同时回转、行走。 (4)进行高处拆除作业时,

2、较大尺寸的构件或沉重的材料必需采用起重机具准时吊下。拆卸下来的各种材料应准时清理,分类堆放在指定场所,严禁向下抛掷。 (5)采用双机抬吊作业时,每台起重机载荷不得超过允许载荷的80%,且应对第一吊进行试吊作业,施工中必需保持两台起重机同步作业。 (6)拆除吊装作业的起重机司机,必需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信号指挥人员必需根据现行国家标准起重吊运指挥信号GB5082的规定作业。 (7)拆除钢屋架时,必需采用绳索将其拴牢,待起重机吊稳后,方可进行气焊切割作业。吊运过程中,应采用辅助措施使被吊物处于稳定状态。 (8)拆除桥梁时应先拆除桥面的附属设施及挂件、护栏等。 2.现浇混凝土施工前要计算精确 (1)对

3、于现挠混凝土工程,在进行模板支护施工前,必需进行严格的设计计算,编制针对性强、安全牢靠、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经上级安全技术主管部门批准。 (2)在进行模板支护作业时,必需保证模板支护符合设计安全技术要求,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外形、尺寸以及相互位置精确无误;支护材料必需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应能牢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荷载;模板设计要求构造简洁,装拆便利,并便于钢筋的绑扎与安装,满意混凝上的浇筑及养护等工艺方面的要求。 3.预防深基坑、墓坑支护边坡失稳坍塌 (1)深基坑施工前,作业人员必需根据施工组织设外及施工方案组织施工。 (2)深基坑施工前,必

4、需把握场地的工程环境,如了解建筑地块及其四周的地下管线、地下埋设物的位置、深度等。 (3)雨期深基坑施工中,必需留意排解地面雨水,防止倒流入基坑,同时留意雨水的渗入,以防土体强度降低,土压力加大造成基坑边坡坍塌事故。 (4)基坑内必需设置明沟和集水井,以排解暴雨中突然而来的明水。 (5)严禁在边坡或基坑四周超载积累材料高边坡四周等危急地带搭建工械。 (6)施工道路与基坑边的距离应满意要求,以免对坑壁产生扰动。 (7)深基坑四周必需设置两道1.2m高的防护围栏,防护围栏应牢固牢靠,底部应设置一道踢脚板,以防落物伤人。 (8)深基坑作业时、必需合理设置上下行人扶梯或其他形式的通道,扶梯结构要牢固牢

5、靠,确保人员上下安全便利。? (9)基坑内照明必需使用36V以下安全电压,线路架设符合施工用电规范要求。 (10)基坑作业时,土质较差且施工工期较长的基坑,边坡宜采用钢丝网、水泥或其他材料进行护坡。 4.严禁在脚手架上集中码放建筑材料 在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不重视脚手架安全,随便堆物,为了自己工作的便利,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道固定在脚手架上,或者集中堆放建筑材料,都会造成脚手架坍塌。为了防止坍塌事故的发生需留意: (1)在施工现场模板作业时不准将支撑杆件固定在脚手架或操作平台上。 (2)井架等设备的缆风绳也不能安装在脚手架或操作平台上。 (3)混凝土或砂浆的泵的输送管道要单

6、独布置,不应与脚手架或操作平台固定。 (4)不能随便在脚手架上安装起重葫芦等设备来吊运材料物件。 (5)脚手架上、操作台上的施工载荷要按设计要求挂设限载牌,任何人不能乱堆放物件,使其超载。 5.人工开挖土方要留意操作程序和方法 挖掘土方时,必需由上往下进行,禁止采用掏洞、挖空底脚和挖“伸悬土”的方法,防止塌方事故。 多人同时挖土操作时,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横向间距不得小于2m,纵向间距不得小于3m。禁止面对面进行挖掘作业。 用十字镐挖土时,禁止戴手套,以免工具脱手伤人。 挖掘土方作业中,如遇有电缆、管道、地下埋藏物或辨识不清的物品,应马上停止作业,设专人看护并马上向施工负责人报告。严禁随便敲

7、击、刨挖和玩弄。 基坑、基槽的挖掘深度大于2m时,应在坑、槽周边设置防护栏杆,防护栏杆应符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第三章的有关规定。 深基坑挖土时,操作人员应使用梯子或搭设斜道上下,禁止蹬踏固壁支撑或在土壁上挖洞蹬踏上下。 从基坑、基槽内向外抛土时,应抛出离坑槽边沿至少1.0m,堆土高度不得超过1.5m。? 深基坑挖土时,应按设计要求放坡或采取固壁支撑防护。 在设有支挡工程的地质不良地段作业时,除考虑分段开挖的同时,还应分段修建支挡工程。 作业中,作业人员不得在阶坡及深坑和陡坎下休息。作业时,应随时观看边坡土壁稳定状况,如发觉边坡土壁有裂缝、疏松、渗水或支撑断裂、移位等现象

8、,作业人员应先撤离作业现场,并马上报告施工负责人准时采取有效措施,待险情排解后方可连续作业。 在斜坡面上挖土作业,作业人员应系好安全带,坡面挖掘夹有石块的土方时,必需先清除较大石块,在清除危石前应先设置拦截危石的措施。作业时,坡下严禁车辆行人通行。 在滑坡地段开挖时,应从滑坡体两侧向中部自亡而下进行,严禁全面拉槽开挖,弃土不得堆在主滑区内。开挖挡墙基槽应从滑坡体两侧向中部分段跳槽进行,并加强支撑,准时砌筑和回填墙背,在作业时应设专人观看,严防塌方。 在电杆四周挖土时,对于不能取消的拉线地垄及杆身,应留出土台。土台半径为:电杆1.0-1.5m,拉线1.5-2.5m,并视土质打算边坡坡度。土台四周

9、应插标杆示警。? 在公共场所如道路、城区、广场等处进行开挖土方作业时,应在作业区四周设置围栏和护板,设立警告标志牌,夜间设红灯示警。 6.人工运土土堆不可积累过高 在深基坑内往上运土时,应设置牢固的上下斜道,斜道坡度不得大于1:3,并应设防滑条,两侧设防护栏杆。两人抬运时,要采取同肩同步,同起同落的方法,抬运中不得跳动,防止跳断跳板。 使用人力手推车运土时,运输道路要平坦,禁止推跑车,前后车应保持不少于3m的安全距离。 深井运土使用辘轳吊运时,辘轳支架要安装牢固,绳索要结实,并经常检查设施和工具是否牢固、牢靠,下方作业人员必需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带。挂好装运土斗或装运土筐起吊时,下方人员必需躲开

10、或上到地面,以免装运土斗(筐)或土、石块掉下砸伤。 吊运时,要听取下方人员指挥;往下运送装运土斗或装运土筐时,应先通知下方人员,以免砸伤下方人员。 运出的泥土应堆放距坑口1.Om以外,高度不得超过1.5m,以免积土压塌坑口或土石块滚入坑内砸伤下方作业人员。 7.起重机倾翻、折断、倒塌 倾翻事故多数发生在流淌式起重机和沿轨道运行的塔式起重机。造成事故的原因主要是超载,支护不当,在基础不稳固状态下起吊重物,或负载转弯、超速运行等。预防措施是:起重机司机应当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麻痹大意;塔式起重机除防止超载外,还要留意按要求配重、压重、铺设轨道和安装合格。 折断倒塌事故包括结构折断和零部件折断,如

11、吊臂折断、主轴断裂等,这种事故主要是由于超载、机构及零部件的缺陷、违章操作和自然灾难等原因造成的。每次使用都要对各主要部件和安全装置进行检查,防止由于机械部件的损坏而发生折断倾翻事故。此外,在作业过程中,当风速超过20m/s时,要停止作业。在安装中假如遇到13m/s的风、下雨、下雪等恶劣天气,应停止作业。 8.临时设施搭设要符合规定 由于建筑业流淌性的特点,经常需要搭设临时设施,假如搭设不当,就极易造成坍塌事故的发生。 (1)建筑施工现场的工地办公、生活设施等临时设施所用的材料都必需结实稳定;施工工地四周的围挡都必需干净美观,并且都应符合安全要求。 (2)施工现场必需将施工作业区与生活区严格分升,不能混用。 (3)在建工程内不得兼作宿舍。 (4)施工作业区与办公区应有明显划分,有隔离和安全防护措施。 (5)宿舍内床铺及各种生活用品应放置整齐,室内应限定人数,备有安全通道,宿舍门向外开,被褥叠放整齐洁净,室内无异味。 (6)宿舍外四周环境卫生好,不乱泼乱倒,应设污物筒、话水池,房屋四周道路平整,室内照明灯具低于2.4m。 妇联职责委员会职责委员职责 媒介职责媒体职责学习职责 -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