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重梁自升式井道施工升降机

上传人:亦*** 文档编号:214459007 上传时间:2021-1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7.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承重梁自升式井道施工升降机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承重梁自升式井道施工升降机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承重梁自升式井道施工升降机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承重梁自升式井道施工升降机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承重梁自升式井道施工升降机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承重梁自升式井道施工升降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承重梁自升式井道施工升降机(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JD (12)发明专利申请 *|r(10)申请公布号 C 111039130 A(43)申请公布日2020. 04.21(21) 申请号 202010066670.9(22) 申请日 2020.01.20(71) 申浩人河南省川达建筑机械有限公司地址453300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留光镇S213留光南段路西(72) 发明人朱泽彤朱家琦王景利(74)专利代理机构郑州知一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72代理人刘彩夜(51)lnt.CI.B66B /。X 2006.01)B668 7/06( 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54)发明

2、名称承重梁自升式井道施工升降机(57)摘耍本发明涉及一神承重梁自升式井道施工升 降机,施工升降机包括承重梁、曳引机、钢丝绳、 对重和吊笼,承重梁包括梁本体,梁木体搭设在 预埋托件上.梁本体包括主体部分和折登部分. 折施部分和主体部分之间具有限位结构,承垂梁 配置有提升机构,曳引机可拆安装在门洞内,主 体部分上转动设有第-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主 体部分上左右间隔布置有对重固定端和吊笼固 定端,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对页固定端上,依次 绕过对重动滑轮、第一导向轮、曳引轮第二导向 轮、吊笼动滑轮后将钢丝绳固定在吊笼固定端 处.余绳放置丁任意楼层内“减轻了施I:升降机 y的运行白虫,节省电能,减少承虫梁的

3、承受虫力, 定结构更加简单。:二:1 .承重梁自升式井道施工升降机,包括承重梁、曳引机、钢丝绳、对重和吊笼,其特征在 于,承重梁包括梁本体,梁本体的左右两端分别用于搭设在井道墙壁的相对侧壁上伸出的 预埋托件上,梁本体包括主体部分和校接连接在主体部分的左右至少一端上的折登部分, 折叠部分和主体部分的其中一个上设有与另一个限位配合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 限定折龛部分相对于主体部分的极限摆动角度而使梁本体搭设在预埋件上时形成拱桥式 的弯折结构,承重梁配置有与主体部分连接以带动承重梁升降的提升机构,提升机构包括 固定在主体部分上的电动提升机,电动提升机上连接有提升绳,提升绳的另一端用于固定 连接

4、至井道顶部:吊笼顶部具有吊笼动滑轮,对重顶部具有对重动滑轮,所述曳引机可拆安 装在与承重梁等高的井道门洞内主体部分上转动设有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主体部 分上左右间隔布置有对垂固定端和吊笼固定端,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对垂固定端上,向下 绕过对重动滑轮后向上绕过笫一导向轮、再绕过曳引机的曳引轮后回绕至笫二导向轮,最 后向下绕过吊笼动滑轮后将钢丝绳固定在吊笼固定端处,钢丝绳的余绳放置于任意楼层 内。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重梁自升式井道施工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轮 位于承重梁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导向轮位于主体部分的左端,所述第一导向轮的轴线高于 笫二导向轮的轴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

5、所述的承重梁自升式井道施工升降机,其特征在于,主体部分为 直梁,主体部分的两端均钗接连接有折叠部分。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承重梁自升式井道施工升降机,其特征在于,主体部分包 括左右延伸的直梁段以及连接直梁段的一端并向下倾斜延伸的弯折段,所述折叠部分与主 体部分的另一端钗接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承重:梁自升式井道施工升降机,其特征在于,主体部分上的与 折叠部分连接的一端的下侧壁上贴合固定有下挡板下挡板水平伸出至主体部分的外侧而 构成所述限位结构,所述下挡板的外端用于与折叠部分的下侧面抵顶限位配合以限制折食 部分的向下摆动极限角度。承重梁自升式井道施工升降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

6、及一种施工升降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承重梁自升式井道施工升降 机。背景技术0002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电梯井用施工升价机通常采用曳引机设置在地面上,悬挂比为 1:1,这种设置形式存在诸多不足:一是体积大重量重,二是功率大耗能高,三是需要将后续 加高使用的钢丝绳放置也吊笼顶部,这样升降机在工作时需要多背负较多的钢丝绳,给升 降机带来了多于的功耗同时也埋下了安全隐患,由于后续加高需要使用的钢丝绳对方在吊 笼顶部,堵住了吊笼顶部的安全逃生窗,其后果不堪设想,将后续加高使用功能的钢丝绳放 置在吊笼顶部,还需要通过多个导向轮才能将钢丝绳导向吊笼和对重,增加了钢丝绳的用 量。另外,曳引机设置在地面上,在需要

7、加高时,钢丝绳的收放也比较困难。0003另外,由于现有的承重梁为一根整体梁,承重梁的安装需要在井道的相对西侧墙 壁上预留安装洞口或在安装前砸出安装洞口,然后承亟梁的两端分别插设在对应的预留洞 口内。在建筑楼层较高时,当低层的楼层建设完成后,需要将整体的升降机提升,在高层再 设置相应的承垂梁,而承垂梁的固定形式会导致安装成本升高,另外,固定的承重梁形式增 加了后期补预留洞口或安装洞口的人力、材料成本,同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筑物主体结 构性能。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审.梁自升式井道施工升降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 将曳引机放置于地面导致的功耗增加以及升降机加高时钢丝绳收放困难的问

8、题。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涉及的承重梁自升式井道施工升降机采用以卜.技术 方案:承重梁自升式井道施工升降机包括承重梁、曳引机、钢丝绳、对重和吊笼,承重梁包括 梁本体,梁本体的左右两端分别用于搭设在井道墙壁的相对侧壁上伸出的预埋托件上,梁 本体包括主体部分和饺接连接在主体部分的左右至少一端上的折叠部分,折登部分和主体 部分的其中个上设有与另个限位配合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定折登部分相 对于主体部分的极限摆动角度而使梁本体搭设在预埋件上时形成拱桥式的弯折结构,承重 梁闺苴有与主体部分连接以带动承重梁升降的提升机构,提升机构包括固定在主体部分上 的电动提升机,电动提升机上连接有提

9、升绳,提升绳的另一端用于固定连接至井道顶部;吊 笼顶部具有吊笼动滑轮,对重顶部具有对重动滑轮,所述曳引机可拆安装在与承重梁等高 的井道门洞内,主体部分上转动设有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主体部分上左右间隔布置 有对重固定端和吊笼固定端,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对重固定端上,向下绕过对重动滑轮后 向上绕过第一导向轮、再绕过曳引机的曳引轮后回绕至第二导向轮,最后向卜绕过吊笼动 滑轮后将钢丝绳固定在吊笼固定端处,钢丝绳的汆绳放置于任意楼层内。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向轮位于承重梁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导向轮位于主体部分 的左端,所述第一导向轮的轴线高于第二导向轮的轴线。0007进一步的,主体部分为直梁,主体

10、部分的两端均校接连接有折登部分。0008进一步的,主体部分包括左右延伸的直梁段以及连接直梁段的一端并向下倾斜延 伸的弯折段,所述折色部分与主体部分的另一端皎接连接。0009进一步的,主体部分上的与折叠部分连接的一端的下侧壁上贴合固定有下挡板, 下挡板水平伸出至主体部分的外侧而构成所述限位结构,所述下挡板的外端用于与折叠部 分的下侧而抵顶限位配合以限制折登部分的向下摆动极限角度。00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涉及的承重梁自升式井道施 工升降机,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通过将承重梁设置为可折食形式,并搭设在井道的预埋托 件上,由于承重梁会受压力而张开,直至抵设在井道侧壁上,因此

11、预理托件的突出较短,不 需要拆卸,也不需要额外砸洞布置,减少了后期的修补成本等:将承重梁设置为折叠部分和 主体部分钗接连接的形式,在升降机的其他零部件安装在承重梁上时,承重梁通过自身和 吊笼的承重压力而使折叠部分相对于主体部分向上摆动,通过限位结构的作用而将承重梁 整体形成了拱桥式的支撑结构,旦承垂梁受压力而使其两端抵设至井道侧壁上,这种设置 形式使得承重梁承受的压力越大,其与墙壁之间的摩擦力越大.越能实现稳固支撑.承重梁 的两端与墙壁的摩擦力和预埋托件向上托力共同支撑起施工升降机的自重及所运货物的 重力,其结构稳定性较强,而旦承重力较大;在需要将承重量提升到高层时,仅控制电动提 升机工作,即

12、可带动承重梁稳定提升,提升时,折叠部分由于自重向下摆动而自动折叠,使 梁本体的整体氏度缩短,留出与井道墙壁之间的空隙,在经过下个预埋件时,通过人工等 方式将折叠部分拉出并搭设在预埋托件上即可。另外,将曳引机设置在与承重梁等高的井 道门洞内,并将多余的钢丝绳直接放置任意楼层内,减轻了施工升降机的运行自重,节省电 能,而n这种设置形式使施工升降机整机减轻重量,同时还能够减少承重梁的承受重力,结 构更加简单,在需耍将承重梁提升时,直接将曳引机拆卸,并将钢丝绳在吊笼固定端的位置 延展一部分,之后将曳引机向上输送至上一个预埋托件附近的门洞内再次安装即可。附图说明0011为了史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

13、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 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发明的可折登承重梁式自升井道施工升降机的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承重梁安装于井道内的状态示意图。0012附图标记说明-井道:2-预埋托件;3-立板;4-梁本体;5-主体部分:6-折瓮部分: 7 下挡板:8-直梁段:9-弯折段:10-电动提升机:11-提升绳:12-曳引机:13-第一导向轮: 14-第二导向轮;15 -吊笼;16-对重:17 -吊笼动滑轮;18-对重动滑轮;19 -钢丝绳;20-门洞。具体实施方式0013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 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进一步

14、的说明。0014本发明所涉及的可折登承重梁式自升井道施工升降机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和图2 所示,该施工升降机包括吊笼、对重、承重梁、曳引机12、钢丝绳等,还包括其他的零部件如 导轨、限位装置、保护装置、控制系统等,这些结构均与现有技术基本一致,不做详细的工作 原理和过程介绍。0015其中对于承重梁来说,承重梁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实现对吊笼、配重、相应的滑轮等 设备的支撑,承重梁配置有提升机构,提升机构则是主要为了实现对承重梁的提升。承重梁 为型钢材质,承重梁包括梁本体4,梁本体4的左右两端分别用于搭设在井道1墙壁的相对侧 壁上伸出的预埋托件2上.在井道1的墙壁的相对两侧上均设有预埋托件2,两个预埋

15、托件2 相对延伸,预埋托件2可以采用浇筑时预埋或采用安装前水钻打孔置.入,而梁本体4的两端 可以直接搭设在预埋托件2上。梁本体4包括主体部分5和折叠部分6,主体部分5包括左右延 伸的直梁段8以及连接直梁段8的端并向下倾斜延伸的弯折段9,而折形部分6仅有根, 并与主体部分5的另一端钗接连接,这样的设置形式在实际使用时,仅一侧的折登部分6折 叠即可,结构更加简单,而且在将折叠部分6展开搭设在预埋托件2上肘,操作更加方便快 捷。且本实施例中,由于仅一侧具有折色部分6,梁本体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弯折段9直接 抵挞在墙壁上,因此限位结构仅仅需要限制折叠部分6的向下摆动极限即可:在其他实施例 中,也可以在

16、折色部分6与主体部分5之间设置扭簧或压簧等结构,从而实现折瓮部分6自审 折叠时的极限角度。在梁本体4为搭设在预埋托件2上时,折叠部分6由于自重原因向下摆 动而自动折叠,能够使梁本体4的整体长度缩短,留出与井道1墙壁之间的空隙:在需要搭设 在预埋托件2上时,将折叠部分6展开,即可延长梁本体4的整体长度。0016折叠部分6和主体部分5的其中一个上设有与另一个限位配合的限位结构而在本 实施例中,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主体部分5的两端部的下侧壁上的下挡板7,其中下挡板7水 平伸出至主体部分5的对应端部的外侧,下挡板7的伸出端用于与折叠部分6的下侧面抵顶 限位配合,以限制折叠部分6的向下摆动的极限角度。通过下挡板7的设置,能够保证折叠部 分6始终处于与主体部分5成一定的夹角范围内,从而将梁本体4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