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三基础知识

上传人:c**** 文档编号:214386863 上传时间:2021-11-2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67.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初三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初三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年初三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2年初三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初三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初三基础知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主题一:承担责任,勇于负责1、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一个人的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尊,也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谁对自己不负责谁就要对这种不负责所造成的后果负责承担这种不负责的责任。 对自己负责说到底,也就是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2、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角色不同责任不同3、承担责任做一个负责的公民负责任的表现: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做错事时,勇于承认错误,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作为集体中的一员,我们要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作为社会成员,我们要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

2、法、维护社会秩序,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作为共和国的公民,我们要自觉维护国家的尊严,国家处在困难时刻时,要主动为国分忧。主题二崇尚宪法依法治国专题一崇尚宪法的权威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 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2、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宪法是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青少年如何做?我们青少年要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热情宣传宪法,勇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到目己的行

3、为受宪法制约,要认真学习宪法 自觉遵守宪法。另一方面要认识到,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我们的权利受宪法保护要树立宪法意识,宣传宪法,维护宪法专题 2:理解依法治国方略1、依法(宪法和法律)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依法治国的 核心是 依宪治国。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目标,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2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首要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首要要求。有法可依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

4、提和先决条件。有法必依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条件。违法必究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保障。3、我们该如何做我们生活在一个崇尚法治的时代就要知法、守法、护法。对法律倡导的事积极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坚决不做逐步增强守法意识,树立法制观念,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专题 3:参与政治生活1、法律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建立和健全监督机制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实行依法治国 保证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需要加强监督和制约机制。监督是广泛的、多渠道的,包括党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社会组织的监督,法律监督、检察机关的监督和社会舆论

5、的监督。法律监督是整个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环节,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手段。制约除监督的制约外,还有制度的制约和程序制约。2、公民依法享有监督权3、依法行使监督权的渠道和正确方法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工具进行监督,注意事项:行使监督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行使监督权时,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行使监督权参与政治生活应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主题三知晓国情,报效祖国专题 1 认

6、清基本国情,坚持基本路线1、感受共和国巨大的变化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初步显示。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和社会 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提升, 现在已跻身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我国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在高科技领域,我国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第二,人民生活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第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显著。第四我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第五,我国的国际地位日

7、益提高。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力量。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科技事业取得了巨大进展;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祖国统一大业取得新的进展(具体事例:加入世贸组织、嫦娥1 号、神舟号系列飞船成功发射,青藏铁路建成通车、成功举办奥运会、世博会等)身边的变化:房屋建筑方面:由狭窄的草屋、平房发展到宽敞、明亮的楼房通 讯 方 面 :由写信、到邮局打长途电话到手机、互联网、电子邮件交流生活质量方面:由单纯的满足温饱到更注重精神、娱乐的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环 保 方面:略等方

8、面取得成就的原因坚持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是我们的事业能够经受风险、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保证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使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坚持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不断深化了改革,完善了社会主义制度,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扩大了开放,积极的参与到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加强了与外国的技术交流和合作实施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区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是坚持了党在社会主义阶段的基本路线改革开放以来,我

9、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提示:答题时根据分值适当调整,整合答案(基本角度:政治、经济、文化)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回顾历史 我们之所以能够经受住一次又一次严峻考验,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靠的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10、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其中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被称为 中国特色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 执政之基、力量之源。4、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最基本的国情表现 :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含义,第一,就社会性质而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

11、,就发展程度而言,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时间:从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开始的,从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整个历史过程(大致到本世纪中叶,约100 年的时间)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根本任务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根本任务的制定依据: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为什么说根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 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

12、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5、党的基本路线制定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点: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核心内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6、如何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含义及作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 我们国家兴旺

13、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7、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作用: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对外开放(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实行对外开放的内涵: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要开放,( “引进来”“走出去”)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在开放的世界中,无论什么国家,要发

14、展壮大, 都必须把自己融入到世界发展的大潮中,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中国要发展、 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借鉴国外一切先进的东西,与世界各国取长补短,在竞争与合作中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总之,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如何坚持对外开放:既要积极的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抓住加入世贸组织的良好机遇,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

15、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8、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其中,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9、维护民族团结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时代,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10、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一国两制”。常用启示类观点: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16、所在。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说明的道理:事实证明,“一国两制” 的方针是正确的,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国两制” 、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持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它给我国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有益的范例。专题二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实现共同富裕1、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因素: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同时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和主体 组成: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国有经济 -国民经济的 主导力量在我国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担负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重要任务。因此,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集体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