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探析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14303077 上传时间:2021-11-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探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探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探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探析以新疆维吾尔木卡姆为例学院:*号 I y: *学号:*姓名 *摘耍:新跚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是流传 于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十二木卡姆”和“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 密木卡姆”的总称,主要分布在南疆、北疆、东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在乌鲁木齐等人、 中、小城镇也广为流传。特别是“十二木卡姆”,它是维吾尔木卡姆的主耍代表,广泛流 传于新疆的南疆地区和北鴉的伊犁地区。关键字:传统文化活态传承爱护尊重传承保护正文: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是流传于新赠各维吾

2、尔族聚居区的十二木卡姆和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 密木卡姆的总称。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肇始于民间文化,发展于各绿洲城邦国宫廷及都府官邸,经过整合发展,形成了多样性、综合性、完整性、即兴性、人众性的艺术风格,并成为 维吾尔族的杰出表现形式。木卡姆是维吾尔族优秀的古典音乐,即大型音乐套曲的称谓。 它是维吾尔人民创作出來的-部冃人的音乐财富,素有东方音乐明珠Z誉称。在现代 维吾尔语中,木卡姆除大型套曲意思外,还具有法则、规范 z,lttl调等多种含 义,它由十二部木卡姆组成,每一部乂由大乃格曼(大曲)、达斯坦(叙事诗)和麦西热 甫(民间歌舞)三人部分组成,含歌、乐曲20至30首,长度2小时左右。全部

3、演唱完十 二木卡姆需20多个小时。木卡姆体裁多样,节奏错综复杂,曲调极为丰富。生动的音乐 形象和咅乐语言,深沉缓慢的古典叙诵歌曲,热烈欢快的民间舞蹈音乐,流畅优美的叙事 组歌,在艺术成就上是无与伦比的。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咅乐的脊梁,是打开维吾 尔族文化的金钥匙,是、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古典音乐精华的融合体。十二木卡姆 音乐历史非常悠久,它继承利发扬了古代西域音乐中的龟兹乐、疏勒乐、高昌乐、伊州乐、于田乐等音乐传统,以汉唐时期已形成了 完备的艺术形式,对中国音乐的发展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公元十兀世纪,由叶尔羌汗国的阿曼尼萨汗王后组织音乐家们,将民间流传的十二木卡姆音乐进行了系统的规范,使木卡 姆音

4、乐更加完整地保留下来。说起“申遗”,新過艺术研究所副所长李季莲捏了一把汗,她说: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申遗”有一个先天不利的因索,就是此前阿塞拜媼、伊拉克、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 坦4国3种木忖姆已单独或联合中报成功,尽管集歌、舞、乐于一体的维吾尔木卡姆在世 界木卡姆家族中具有更全而更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能否对其“另眼 相看”,这是令人心悬的一件事。现在,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沉寂5 0多年的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终于迎来了一个新的传承高潮,成为我国唯一入选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与蒙古族的江格尔、藏族的 格萨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相比,维吾尔木卡姆更

5、像是维吾尔族文化里的宋 藏,里而装的是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古典音乐融合的精华。作为原生态的维吾尔木卡姆的“中遗”成功究竟给人类带来了什么?自治区文化厅党组书记吕家传:此次“中遗”成功,除了归功于我区广大文化艺术工作 者辛勤的工作Z外,更与上至中央下至各级地方政府的关注重视和实质性的支持分不开。 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在新跚的挖掘、保护、传承、研究工作必将掀起又一个高潮。原新强木卡姆研究室主任卡吾力吐尔地:将维吾尔木卡姆永远传承下去,是父亲最人 的愿望。巾遗的成功,圆了所冇卡姆民间艺人的心愿。新過木卡姆艺术团党委书记王为民:太令人激动了,这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也对我们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解读木卡姆

6、:世界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公约”的形式, 经过一定的程序确认的全球性文化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等类型。木卡姆是新疆民族艺术宝库里的亮丽瑰宝,为了将木卡姆艺术发吾尔木卡姆,并对歌、 舞、乐有良好把握的“木卡姆”担任师傅,来培养木卡姆艺术的传承人。新蟲维吾尔木卡 姆被人们赞誉为“华夏瑰宝、丝路明珠”,它不仅是维吾尔族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也是 全人类的伟人艺术遗产。2005年11月25 S,维吾尔木卡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第 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再次表明了它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地位。随 Z而來的问题是如何对维吾尔木卡姆实

7、施有效的保护。、木卡姆的传承面临的危机保护和传承以民间艺人传唱形式流传下來的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一项具冇划时代意义 的伟大工程。不同形态的文化遗产应有其和应的保护手段。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态 特征决疋其特殊的保护方法活态传承。木卡姆的传统传承方式为民间口然传承。近年 来,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与城市化、工业化一同兴盛的各类流行文化,成为一 股新的权力话语,使维吾尔木卡姆等传统文化受到了强烈冲击。如今,在新卿各维吾尔聚 居区中,演唱维吾尔木卡姆的艺人越來越少。随着流行文化日益进入偏远、分散的维吾尔 社区,维吾尔族民众特别是年轻人对民间艺人的职业越來越不感兴趣,愿意学艺的年轻人 很少,能

8、够完整演唱十二木卡姆的艺人仍未出现。二、木卡姆传承人面临的现状在木卡姆保护中,传承人的保护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是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 所决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别于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基木特性,就是它是依附于个体的 人、群体或特定区域或空间而存在的,是一种“活态”文化。从这个懣义上说,木卡姆艺 术的“保护”就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形态“保存”,而更体现为对那些传承人的活态的保 存。也就是说,正是传承人的存在和发展,才赋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鲜活和持久的生命力。三、对木卡姆传承人保护的几点意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文化,其最大的特点是无形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 承载者和传递者,传承人对于非物质

9、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延续的重要性,已被越來越多的人 所认识,有专家学者对此也进行了探索,但在实践上并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完整有效的机制 和模式。下面谈谈个人的儿点意见:1、各级政府要建立木卡姆传承人保护制度保护木卡姆传承人是保护木卡姆艺术的关 键。民间的传承人是传承着某一种技艺的有突出能力的代表者,这种技艺蕴含着世代相承 的传统文化。各级政府应重视认定木卡姆传承人,将传承人纳入“代表性传承人”的范 围。要依据新般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建立适合各地区区情的木卡 姆艺术传承人保护制度,还要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和传承人的保护力度。为他们创造好的生 活、工作条件。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建立起木卡姆传

10、承人保护基金会。如果有了较 充裕的资金保证,能给木卡姆传承人定期发放津贴,辅之以适当的物质奖励,使他们不再 为生计发愁,同时还能有一些传承培训经费,便能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把全 部精力投入到带徒传艺上。2、为传承人提供传承展示的平台,创造和谐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 耍客观条件。我们耍让社会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熟悉并认同优秀传承人的作用,这样才 能贏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代表性传承人,是唤起民众历史文化记忆,增进保护意识,拓 宽传承范I韦I的重要措施,同时也为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创造和谐的坏境。宣传营造尊重和 保护民族民间文化优秀传承人的环境和氛用,树立全

11、社会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特别是 对民族文化传承人的保护意识。还要对他们的传承进行档案登记、数字化存录,建立专门 的图文影像数据库;组织专家对传承人的成就和传承工作进行学术性、专业性的分析和总 结;对其优秀成果举办展演、展览利展示;同时安排他们通过授课、带徒等方式培养接班 人,使其技艺得到完好的传承。3、传承人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从经济上给传承人以必要的资助是可以的,但这还不 够。经济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像这些杰出木卡姆传承人,经济对于他们并不是主要的东 西。经济上过度的资助也许对他们是有害处的,这如同美国过度关心保护印地安人一样, 使得越來越多的印地安人后代不再像古老的印地安人。从某种意义上说

12、,杰出传承人根木就不需要与他们不相干的外力的保护。这乂如同用正 规的音乐学院去保护原生态的少数民族声乐一样,越是保护越会使原生态失去本來面H。 我们需要的只是扫除一切不利于他们所传承的文化发展的障碍,如那些不懂装懂的指导,对他们所传承的文化赤裸裸的干涉与破坏。从这个意义上讲,更重要的是对他们所传承的 文化的尊重,尊重就是最好的保护。所谓人文关怀,即指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対人 的尊严与符介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一句话,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 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我们对非遗传承人的关心、爱护-与尊重不仅仅是对其进行一些 经济上的扶持,更重要的是对其艺术成果的肯定。作为政府部门多举办各种规模的展示展 演活动,积极地为民间艺术寻找活动场所,搭建农演平台,鼓舞民间艺术家们的信心。发 动史广泛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认证与命名活动,让史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名副其实,增强其内在的动力。参考文献;艾里甫与赛乃姆、帕尔哈特与西琳、莱丽与麦吉侬、十二木 卡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