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在当代油画中的运用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14299290 上传时间:2021-11-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隐喻在当代油画中的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隐喻在当代油画中的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隐喻在当代油画中的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隐喻在当代油画中的运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隐喻在当代油画中的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隐喻在当代油画中的运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隐喻在当代油画中的运用摘 要作为当代油画中的i种常见手法,隐喻的东西方审美标准和 传统思想的不同,作者在表达隐喻的时候,通常会选择一些符合人们认知 区域的关联物体,极大地预留给观者想象空间。中国的隐喻油画有生存的 基础与文化属性。关键词隐喻油画当代隐喻是当代油画中一种常见的手法,它是中国当代油画的典型特征, 中国艺术家们将这个极其擅长的技术充分地发挥和泼洒,从而使隐喻油画 区别于西方油画而独特地存在着。一、隐喻的特征隐喻,顾名思义是一种隐涵在显像背后的特殊寓意。它是i种特殊的 视觉符号,暗示着作者传递的、不能从画作中直接解读出来的信息。它通 常阐释着画作背后的另一种创作主题,或是揭示了社会上某

2、种现象的实 质,或是反映了某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思想,必须要通过深入分析油画作品 中具象物体之间的千丝万缕联系才能破解出来。作者在表达隐喻的时候, 通常会选择一些具冇认知度的,符合一定区域人们历史认知、文化背景和 生活习性的关联物体,极人预留观者的想象空间。读者在解读隐喻的时候, 要充分调动AlIQ有的绘画鉴赏常识,结合作者一贯风格、创作背景和社 会风俗等因素來分析。二、隐喻存在的原因1、思想原因。西方的传统美学基本都是外向扩张型的,重视自我宣 泄和直接表达。中国的传统美学思想是以禅宗学说和道家学说为根基的, 禅宗学说尤其强调心灵的顿悟和内在的感受,而道家则认为“意在象外”。 这些都是隐喻存在的重

3、要思想原因,为隐喻在当代中国油画中的存在提供 了坚实的思想基础。2、社会原因。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的民族性格是相对含蓄和 内敛的,人们通常不习惯直接表达意愿和喜恶。在艺术领域尤其讲究委婉 和灵感,提倡曲径通幽和意象,这些都是隐喻的存在和发展的极好沃土。 除此之外,极具变革和转型特征的中国当代社会,为隐喻的发展提供了半 富的素材和巨大的空间。人与口然的矛盾、贫穷和富有的对比、百姓诉求 和法制缺陷的反差等等,这些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期而涌现出來的社会 现象比比皆是,都需要艺术家通过作品去呼吁和表达。如何能引起社会的 反响和民众的反思,恐怕隐喻的表现方式要远远好于直接表达,尤其在中 国现有的政治

4、体制下和文化背景后。三、隐喻油画的代表作品中国的隐喻油画并没有形成一个像文学史上“婉约诗歌”那样的流派, 但它确实明显而庞大的存在,正处于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累积过程,并且 越来越多的被加入了气息。在绘画主题的背后隐含了一个作家的想说 而未说出的话,不仅丰富了画作的内涵,更延伸了油画的主题触和。在当代油画的优秀作品中,具有中国符号的隐喻油画格外受到关注和 推崇。比较典型的诸如岳敏君的观鱼、张晓刚的家庭系列、尚扬的大风景系列和毛旭辉的家长系列等等,这些以系列形式出现的隐 喻油画作品,通过作者的深层次思考和特殊的艺术处理,将描述对象赋予 背后的、独特含义的主题和思想。対于隐喻油画来说,这些致力于隐喻

5、手 法的画家所长期惯冇的视觉语言是非常珍贵和独到的,他们也引导着中外 观者的审美观点正朝着“由表及里”的走向发展,从注重画面的视觉效果 向研读领悟作品的实际内涵慢慢转变。除了上述画家和作品以外,油画家韦尔申的作品绝对是独树一帜的。他在当代油画中柔加进了哲理性的思辨,把现实生活中的捉摸不定和漂浮 脱离赋予在画作之中,囚而极大地挖深了中国油画的内涵,延展了中国绘 画的疆界。韦尔申早期创作的蒙古系列作品,具有一种宗教般的庄重 与恢弘,让人产生一种凝固、沉静乃至永恒Z感。1991年以后,韦尔中开 始将隐喻手法高频度的运用到作品中,所表达的精神世界更加深奥和热 烈。画家本人曾经说过:“我想通过这种虚构的

6、不完全真实的空间和场景, 来表达一种理想当中的精神空间。”守望者系列、温柔之乡和麦 穗系列,在画作中体现了富有个性的知识分子,并选择了具有隐喻意义 的望远镜和眼镜作为标志和象征,表达出知识分子应该坚守的精神家园。实际上评论家们更倾向于韦尔申展现的不是一个知识分子,而是知识分子 的状态,更是通过一种深刻的内在领悟展现出一个学者型画家的独特精神 世界。参考文献1张祖英中国油画发展现状及对写实油画当代属性的思考J中 国油画.2010 (01)2袁红宇.现代绘画之视觉符号形态简析清华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8 (07):3游海明融合与变异一一中国写意油画的形成与发展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05)责任编辑:晓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