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与测量电子备课朱潮海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14173315 上传时间:2021-11-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5.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较与测量电子备课朱潮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比较与测量电子备课朱潮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比较与测量电子备课朱潮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比较与测量电子备课朱潮海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比较与测量电子备课朱潮海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比较与测量电子备课朱潮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较与测量电子备课朱潮海(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比较与测暈单元教学设计 余姚市实验学校朱潮海课题2.1在观察中比较课时 第1课时教 学 目 标科学概念目标观察物体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就是在进行比较。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 会有不同的结果。科学探究目标能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比较物体。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和记录观察的结果,并 与同学讨论、交流。具有对探究过程与方法进行反思的意识。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乐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观察和比较是人们经常用到的认识活动。教学 重、难点【教学重点】能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比较恐龙模型大小。【教学难点】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和记录观察的结果,并与同学讨论、

2、交流。教学 准备为学生准备:每组四只大小不同恐龙模型、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课件等。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聚焦1情境导入。采用视频导入,创设侏罗纪公园情境。允许学生即时表达所见所闻。2.聚焦问题。在学生观察教科书中的图片后,教师提问:“图中的恐龙,哪只大、 哪只小? ”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总结提炼:我们需要进行比较,才能知道恐龙的 大小。二、探索: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1. 老师有四只恐龙模型,它们编号2、2、3、4o(1) 明确观察任务:比一比四只恐龙模型的大小,给它们排队。(2) 探究要求:四人小组,分工合作;每人都要及时记录比较 结果。(3) 如果排队意见不一致

3、,在表格中记录自己的想法。(4) 如果有多种比较方法,记录表格第二行、第三行中。2. 学生领取恐龙模型,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1) 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教师观察学生的比较过程,提醒学生 把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教师要将学生比较结果中有代表性的 内容记录到黑板上。(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思考和讨论:有儿种比较结果? 关于恐龙的大小排序,小组内能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结果吗?怎么比 才更准确?3. 学生上交恐龙模型,养成整理习惯,有助于交流。教师表扬鼓励为主这样的指导能行吗? 如若不行,则采用教材 中的方法进行指导。需 要根据课堂观察来决 定。学会用排序的方法来 描述比较的结果.三、研讨汇报

4、四人小组展示并介绍自己小组的比较方法,同时说出比较结果。 举例:1号和2号比(比较方法)1号长,2号和3号比2号长, 3号和4号比4号长,从长到短,依次排队是1、2、4、3。教师追问:他们比较的方法正确吗?你们有不同意见吗?学生只呈现比较结果,追问:你是怎么知道1号比2号长的呢?2 引导学生总结: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比较恐龙的大小?我们该怎样 描述比较结果?3.教师总结: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不同的 比较方法,比较的标准是不同的,比如长短和高矮,所以结果不同。 学生活动手册说明参考答案(依据具体的模型而定):关注学生的合作与分 工,同吋关注学生比较 的方法。表扬学生的不同方法,

5、 鼓励互相提出意见,认 真倾听。不同恐龙的比较方法, 隐含了比较的起点和 终点。比较需要公平和 准确。表格中已经捉供了“高 矮和“长短两种比较 方法,表格中的留白是 鼓励学生用更多的方 法比较。教师可以对表 格的行数和条目进行 适当添加,以应对学生 提出的一些奇思妙 想”。从尚到矮从长到短从胖到瘦我们应该注意到,教科书中提供的恐龙图片,从高矮和长短來比 较,号和号恐龙的差异其实并不太明显学生的记录可能会出现 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此时教师应该因势利导,让学生们从不同的比较 结果中去思考比较是否公平。作业设计 或典型错 题记录分析板书设计1.在观察中比较从高到矮1243从长到短1234从重到轻教学

6、 反思课题2. 2起点和终点课 时 第2课时教 学 目 标科学概念目标共同的起始线是公平比较的基础。确定起点和终点是测量的基本要素。纸蚌跳远的 距离可以用起跳点和落地点來标识。科学探究目标学习标记起点和终点的方法。尝试以图表的形式记录和组织信息。科学态度目标发展在口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探究证据。认同客观地记 录纸蛙跳远距离比获得比赛胜利更重要。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认识到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解决 问题。点 学难 教 、 ? 6【教学重点】确定起点和终点是

7、测量的基本要素。纸蛙跳远的距离可以用起跳点 和落地点来标识。【教学难点】测试纸蛙能跳多远。教学 准备为学生准备:每人一只纸蛙、一条纸带、一支彩笔,胶水、剪刀、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课件等。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聚焦1 游戏导入。请一位高个子和一位矮个子学生上台比赛跳远,其他学生观察。2.问题聚焦。教师提问:“怎样才能知道谁跳得更远呢?”根据回答,让学生 重新比赛,画起跳线和落脚线。二、探索:纸蛙跳远比赛(事先请少数学生帮助折好纸蛙)1. 体验纸蛙跳远。发纸蛙,每人一个,让学生体验纸蛙跳远的方法,确保每位学生都 能让纸蛙跳跃一段距离。2. 教师提问:“你怎么知道纸蛙跳了多远?”(1)学生发言试

8、讲:在纸蛙起跳点画一条线表示起点,在纸蛙 落地点画一条线表示终点,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就可以表示纸蛙跳了多 远。(2)运用微课,明确纸蛙跳远的公平比赛规则。教师需要指出,我们通过在地上画线的方式记录了纸蛙跳远的距 离,但是无法方便地与别人纸蛙跳远的距离进行比较。为了方便,我们 可以在纸带上记录纸蛙跳远的距离,然后剪下来和别人的进行比较。可以用课件展示一条起跳线和一个纸蛙,让学生看清纸蛙的头要 对齐起跳线,再展示一条终点线和一个纸蛙,让学生注意纸蛙的尾部 要对齐终点线。全班要统一标准。3. 纸蛙跳远比赛。教师需要提前布置好场地。从身边的事例说起,了 解学生的前概念:起 点、终点、距离。通过 回忆,学

9、生会认识到确 定和标记起点和终点 对比较和测量來说是 十分关键的。关注所有学生,体现面 向全体原则。尝试进行 起点和终点的确定和 标记,并理解起点到终 点的距离就是纸蛙跳 跃的距离。采用微课,有助于讲清 规则。学生领取材料。比赛中需要关注学生 是否客观做出标记,避 免为了比赛中跳得远, 而故意修改的现彖。否 则是对科学学习态度, 也是为人诚信的挑战。小组活动:纸蛙跳远。教师需关注并指导学生对起点线和终点线的确定,提醒他们在纸 带上写上姓名及日期,养成记录的好习惯。比较自己纸蛙三次跳远的距离,确定最远的一次作为自己纸蛙的 跳远距离。比较小组成员的纸蛙,确定“哪只纸蛙跳得最远”。要求 对齐起点,然

10、后比较终点。4.谁的纸蛙跳得最远。张贴各小组的纸带,让学生观察、比较“谁的纸蛙跳得最远”,评 出全班跳得最远的纸蛙。三、研讨1. 教师可以提问:“在小组中,谁的纸蛙跳得最远?你是怎么知道 的?”引导学生基于实验的关键步骤,有根据地说出自己的结论。2. 接着可以提问:“观察张贴在黑板上的纸带,它为你提供了有关纸蛙跳远的什么信息?”“你的纸蛙三次跳远的距离相同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还有其他可以确定跳远距离的方法吗?”教师在比较中需反复提酶:对齐起点,确定终点。四、贴纸带让学生把纸带粘贴在学生活动手册上。作业设计 或典型错 题记录分析板书设计2.起点和终点课题2. 3用手来测量课时 第3课时教

11、 学 目 标科学概念目标测量可以量化比较结果。人体可以作为一种测量工具,方便测量。知道“拌”是张 开的拇指到中指间的长度,测量时每一捋要首尾相连。科学探究目标能对桌子的高度进行预测。能用手来测量桌子的高度,并标记测量过程。会观察、 比较纸带上的标记的相同和不同Z处。科学态度目标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意识到细致的一扌乍一捋的测量可以使 测量结果更准确。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教学 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对桌子的高度进行预测。能用手来测量桌子的高度,并标记测量过 程。

12、会观察、比较纸带上的标记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教学难点】用“挥”正确的测量桌子的高度。教学 准备为学生准备:每位学生提供一条纸带、一把剪刀、一支油性彩笔、一个胶棒。 教师准备:课件等。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聚焦1. 问题引入。教师可以从生活入手,说明我们不仅要比较,有时还需要测量。测 量有许多工具,我们的身体也可以作为测量工具。教师可以追问:“我们身体的什么部位能当作测量工具呢?你怎 么用它测量的?”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经验进行冋答。2. 聚焦主题。教师可以用课件介绍,用拇指和中指间的最大距离作为“一挥” 來测量长度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沿用至今。今天用我们的手來测 量桌子的高度。二、探索:测量桌子

13、的高度1预测桌子高度相当于多少扌乍。让学生观察桌子的高度,再观察手指一扌卡的长度,最后做出桌子 高度相当于多少扌乍的预测。2. 请儿位学生演示测量桌子高度的方法。向学生指出,每次都要用大拇指和中指之间的最大距离来测量; 一扌乍的指尖与下一扌乍的指尖必须紧紧相连;在一扌乍与一扌乍相连处要画 线作为记号。随后请学生谈谈测量的体会。3. 匹配一条测量纸带。向学生说明为了便于在测量中做记号,我们要用一条纸带匹配桌 子的高度。注意提醒学生确定起点和终点,桌子的高度要一致。为什么不用桌子的宽 度?用等长的纸带,承 载了数学上等量转换 的思想。预测是一种能力,学 生预测的结果与事 实接近度会各不相 同,在后

14、面的学习中 会进行多次预测,并 逐渐发展学生的预 测能力。使用纸带测量不仅是 一种方便的做法,而且 是一种使测量更准确 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 还可以让学生反复练 习确定起点与终点。这4. 测量纸带的长度。教师要讲解探究步骤,发材料。当学生测量纸带的长度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操作,提醒学生注 意(PPT): 用相同的手指测量; 一扌乍的指尖与下一扌乍的指尖必须紧紧相连(画标记); 在纸带上写上姓名、日期。5. 展示纸带,观察测量结果。需要选择几条有代表性的纸带,把纸带对齐黑板的红线(代表地 面)粘贴好。三、研讨1.请学生先观察一会儿纸带。教师可以提问:“我们的测量结果一样吗?你是如何知道 的?”“

15、是什么原因导致测结果不一样的呢?”“比较纸带上的扌卡的 标记,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的看法可能包括:(1)用纸带匹配桌子高度时可能出现误差;(2)没有使用同一根手指测量;(3)不能很准确地做到一扌乍紧连着一扌乍;(4)很难做到每一菲的长度都相同;(5)每个人的手指长度不一样,有些同学手指长,有些同学手指 短。四、拓展与思考1. 请学生课后思考:测量时,怎么解决测量单位长短不同的问题?2. 课后可以开展的测量活动如活动手册所示,用脚测量自己家的 房间宽度,用手测量自己家的家具长度。个活动需要二人成组 配合完成。可以评价学 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学生制作测量桌子高 度的纸带时,课桌的高 度应相同,否则后面的 测量结果就没有可比 性。测量的起点、终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