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市级)

上传人:Wo****D 文档编号:214172775 上传时间:2021-11-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市级)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市级)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1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市级)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市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市级)(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市级)市20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决策部署,我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牢牢把握“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的根本要求,全力推进,狠抓落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全市20年度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全市20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共涉及县个乡镇,完成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户10667人(其中集中安置涉及个县个乡镇个安置点计划搬迁户人,分散安置个县个乡镇户人,既有集中安置又有分散安置的乡镇个)的工作任务。其中,市集中安置点个,搬迁户人;分散安置户搬迁户人。县集中安置点个,搬迁户人;分散安置户搬迁户人。县集中安置点个

2、,搬迁户人。县集中安置点个,搬迁户人;分散安置户搬迁户人。县集中安置点个,搬迁户人;分散安置户搬迁户人。宿松县集中安置点个,搬迁户人;分散安置户搬迁户人。截至月日,全市已全部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集中安置点个,已竣工个,竣工率100。分散安置户户人,已竣工户人,竣工率100。全市共搬迁入住户人,超额完成省下达我市人的搬迁任务,搬迁入住率100。后续帮扶措施已落实,落实率100。(二)搬迁精准情况我市相关县(市)严格按照“农户自愿申请,乡镇、村组织实地核查、审查,组评议,村民代表大会票决,村委会、乡镇政府逐级审核签字盖章,经乡镇、村公示无异议后的搬迁对象、搬迁人口和安置地点由各乡镇政府报县扶贫办

3、审查汇总后,报县易地扶贫搬迁领导小组办公室,呈县政府审定”的程序确定20年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搬迁对象精准到户、精准到人,搬迁对象精准率100。(三)住房建设情况我市严格执行易地扶贫搬迁户安置住房建设面积人均不超过25平方米的标准。集中安置住房建设在充分尊重搬迁群众意愿的前提下,采取统一选址、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风格的方式统建、自建或以搬迁户理事会方式组织建设。截至20年12月底,集中安置点和分散安置房屋均建设完工,所有计划搬迁贫困户全部实现搬迁入住。全市相关县(市)住房建设均不存在负债的情况发生,住房建设补助率以上。(四)搬迁对象后续脱贫措施落实情况对每一户搬迁农户确定一名帮

4、扶干部,帮助他们制定脱贫计划,选准致富门路,拓宽增收渠道,加快脱贫步伐,确保搬迁群众有稳定的收入来,确保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各地针对每户情况,因人制宜、因地制宜,采取多样化的帮扶手段进行扶持。通过就业、产业扶持、劳务输出、社会兜底、光伏扶贫等措施,真正实现搬迁一户、脱贫一户的目标。二、工作措施(一)成立组织,制定方案我市高度重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市政府、相关县(市)政府均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组织机构和工作专班。市政府编制印发了市精准脱贫“全面攻坚年”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相关县(市)也编制了方案和实施细则。(二)创新方式,压实责任根据省下达我市人的年度搬迁任务,结合有关县市上报的

5、实际搬迁情况,制定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一办法两清单”,即20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问责暂行规定和20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任务清单和20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月度推进计划清单。明确了全市20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任务清单,分市、县(市)、乡镇、集中安置点四个层级明确了责任单位、主要责任人、分管责任人和经办人员,做到任务到点,责任到人,并将任务清单与问责暂行规定自动关联,将自动生成对未按时间节点完成任务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问责程序,有效的确保了我市圆满完成20年度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三)组织督查,全力推进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展过程中,市易扶办按照工作进度要求,先后组织了次专项督查,督查实现了所有有任务的乡镇全

6、覆盖,所有关键环节全覆盖,确保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相关县(市)严格按照省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要求和实施方案,全力推进,狠抓落实,全面完成我市20年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三、经验做法(一)县“四个四”做法1.采取四种方式,让贫困群众“搬得出”。安置点的选择,是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一大难点。为了让深山区贫困群众能够“挪出穷窝”,实际工作中,县坚持梯度安置的原则,因地制宜选择安置方式、科学规划安置点。主要采取在县城、开发园区、乡镇政府驻地、中心村安置等4种安置方式,形成县、乡、村“三级梯度”搬迁安置模式。根据搬迁户意愿,对搬迁贫困群众中有劳动能力的,安置到县城或开发园区;对要求留在乡镇的,安置到乡

7、镇;对没有离乡意愿和自身条件较差的,安置到中心村。尽可能引导贫困群众进城镇、进园区,为搬迁后稳定脱贫创造条件。在安置点选择上,坚持做到“四个不选”:有地质灾害隐患的不选、无发展空间的不选、基础设施配套难的不选、群众不满意的不选。2.落实四项措施,让贫困群众“稳得住”。为了有效解决搬迁群众“稳得住”的问题,县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预留住房续建空间。采取预留人口面积、地基“打二建一”、“打三建一”等办法,为搬迁户预留今后扩建的空间和条件,待贫困户稳定脱贫后自主决定是否扩建。二是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在有条件的安置点尽可能为搬迁群众提供菜地、光伏发电等生产生活设施。冶溪镇石咀安置点为每户都专门安排了菜

8、园;来榜镇钟形集中安置点采用“2+2+2”模式,在安置点周边流转土地亩,为搬迁户每户发展亩茶+2亩果园+2亩食用菌(套种),解决其后续发展问题。三是提升配套设施功能。按照“五通”标准和“四净两规范”工作要求,统筹推进安置点道路、水电、教育、卫生、文化广场、环卫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让每个安置点环境美起来、路灯亮起来、垃圾装起来、公共服务优起来。四是创造就近就业机会。通过在安置点设立“扶贫车间”、开发公益性岗位、加强技能培训、吸纳搬迁户到附近企业上班等方式,尽可能满足搬迁户就近就业的需求。3.开展“四点”同创,让贫困群众“逐步能致富”。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大特色产业发展,将安置点着

9、力打造成产业发展增长点、乡村旅游风景点、集体经济发展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其中比较典型的做法:一是园区安置。依托县经济开发区存量房资和园区企业就业优势,创新“易地扶贫搬迁+经济开发区+就业”安置方式,两批共安置户人。住房全部达到拎包入住条件;统一为搬迁户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子女可在安置地学校就读,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每个搬迁户至少1人在园区企业实现就业,月工资元以上。二是景区安置。发挥国家级生态县资优势,建成5个国家级4A景区,在景区周边建设集中安置点,让搬迁群众吃上“旅游饭”,敲开“致富门”,追逐“小康梦”。镇村贫困户一家3口人原先房屋破旧,交通不便,今年搬迁至镇区安

10、置点,妻子到景区的酒店上班,自己在镇内务工,今年家庭收入将突破万元。他现在逢人就说,“搬进新房了,老婆上班了,家里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好日子还在后面呢,可以和全国人民一起进入小康了。目前,县有个乡镇申报了全省易地扶贫搬迁示范点创建单位,有个乡镇成为县易地扶贫搬迁示范点创建单位,全县60以上的安置点成了乡村旅游点,50以上的安置点所在村成为省级美丽乡村,30以上的村成为省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4.坚持四个参与,让贫困群众有动力。为充分调动搬迁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县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的意见,树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工作理念,大力倡导“扶贫不扶懒、扶干不扶看、扶志不扶

11、靠”和“贫困不可耻,安于贫困才可耻”。在组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县始终坚持做到“四个参与”,即:房屋户型群众参与选、住房群众参与建、工程质量群众参与管、新区环境群众参与护。安置住房多数采取搬迁户组建理事会自建或统建的方式,公共基础设施采取招标的方式统一建设;在户型设计、施工建设、材料采购、质量监管等方面,引导搬迁群众全程参与,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调度群众的积极性。(二)县“2345”工作法1.坚持两个原则。一是严格程序。按照县易地扶贫搬迁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搬迁对象识别严格按照“户申请、组评议、村票决、乡镇审核、县级认定”的程序确认,做到层层公示、层层审核,确保有搬迁意愿

12、、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应搬尽搬。在确定搬迁对象时,同步与搬迁群众签订旧房拆除、宅基地复垦协议。所有搬迁对象均在扶贫信息系统中准确标注。二是严守红线。聘请县规划设计院设计了多种户型供分散搬迁户选择,对每个集中安置点均根据地形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分别进行户型设计,实施头把控;在广泛宣传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同时,建立包保机制,加强巡查监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督促整改,严控面积、负担标准。2.压实三个责任。通过明确县委县政府的主导责任、部门的主抓责任以及乡镇的主体责任,县形成“任务明确、责任明晰、上下联动、协同作战”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格局。一是县级主导责任。县委、县政府坚持定期听取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专题汇报,研究

13、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成立以常务副县长任组长、个县直部门和个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组织、协调、调度和督查。二是专班主抓责任。县发改委作为主管部门,从县直机关和乡镇抽调5名干部集中办公,组建专班,分片包保,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跟踪监管;县扶贫、财政、规划、国土、住建等部门也相应组建工作专班,服从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和调配;县城乡建设投资公司负责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承接工作。三是乡镇主体责任。各乡镇均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书记和乡镇长直接包保主抓,倒排时间表,明确责任人,充分履行主体责任,发挥主力军作用。3

14、.做到四个结合。按照“五不五向四加”的原则,即有地质灾害隐患不选、无发展后劲不选、基础设施改善难不选、就医就学难不选、群众不满意不选,向园区靠拢、向集镇靠拢、向景区周边靠拢、向产业发展带靠拢、向美丽乡村中心村靠拢,易地搬迁+就近务工、+城镇就业、+农家乐、+产业跟进,合理确定安置点,确保每个搬迁户都有2项以上长短结合的增收措施。重点做到了“四个结合”:一是与园区结合。依托制刷、纺织服装等产业优势,在省级潭开发区、余井工业园区建设个安置点,集中安置户、人,引导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和园区企业签订就业合同,实现贫困户就业脱贫与解决企业用工双赢;全县共有个易地搬迁对象在乡镇园区就近就业。二是与集镇结合。

15、打破村域界线,选择基础条件、公共服务功能、发展空间相对较好的乡镇政府所在地,作为集中安置点,建成等个与集镇结合的安置点,跨村搬迁安置,集中安置户、人。集镇环卫保洁岗位优先聘用易地搬迁人员,已有人被聘为环卫保洁员。三是与美丽乡村结合。引导贫困户跨组搬迁,建设个与美丽乡村示范点及中心村结合的安置点,集中安置户、人;鼓励支持搬迁对象发展茶叶、蚕桑、瓜蒌等农特产业,拓宽增收渠道,目前已有户发展茶叶余亩、户发展蚕桑余亩、户发展瓜蒌余亩。四是与乡村旅游结合。围绕旅游景区景点等,在天柱山镇林庄村、官庄镇官庄村等规划建设集中安置点,引导贫困户发展、参与乡村旅游业实现增收致富。目前,我县从事乡村旅游业的搬迁人员

16、有人,发展农家乐的有人。同时,结合农村“三变”改革,引导搬迁户以土地、山场和产业扶持资金入股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实现“资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20、20年搬迁对象土地流转分别为亩和亩;优先向搬迁贫困人口提供生态护林员、农村清洁工、农村小水利和村组道路维护工等公益性岗位,做到现在可脱贫、未来能致富。4.建立五大机制。一是包保机制。为强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建立县、乡两级包保责任制,制定包保责任清单,全面压实包保责任。全县21名县级干部分别包保个乡镇,名乡镇干部包保到点、到户。二是督查机制。对照年初排定的“任务书、时间表”,抓督查,以督查促落实、促整改、促见效。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办室和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定期督查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县易地扶贫搬迁办公室每天安排专人巡查督查,发现问题,现场交办,限期整改。同时,压实现场监理、质监站监管、理事会监督、第三方常态化巡查责任,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