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对口升学复习专题02 充要条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数学对口升学复习专题02 充要条件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时 教 学 设 计 首 页(试用)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题专题02充要条件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2课时教学目标(三维)1. 正确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概念2. 能灵活运用上述三个概念进行正确判断p是q的什么条件3. 通过学习,体验数学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三个概念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 启发式教学和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使用教材的构想通过对本专题知识点的梳理和解题方法的总结,加深对知识的掌握,提高解题能力,发展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升数学抽象,数学运算能核心素养。 太原市教研
2、科研中心研制 课 时 教 学 流 程补充设计教师行为学生行为 *考纲要求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含义*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命题的概念在数学中,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称为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知识点二:充要条件的定义(1) 对于两个命题p,q,如果有pq,则称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2)如果pq且qp,即pq,则p是q的充分且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 知识点三: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1、从逻辑推理关系上判断(定义法). (1)若pq但q推不出p,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2)若p推不出q但qp,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3、.(3)若pq且qp,则p是q的充要条件. (4)若p推不出q且q也推不出p ,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记忆口诀:“前推后充分,后推前必要”2、从命题所对应的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上判断(集合法).设命题p对应的集合为A,命题q 对应的集合为B. (1)若AB,则p是q的充分条件(2)若AB,则p是q的必要条件(3)若AB且AB,即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 (4)若AB且AB,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记忆口诀:“小推大”、“以小见大”*经典例题例1 (1)x2是x3的_条件 (2)x2是x2-2x0的_条件 (3)a2b2是ab的_条件(必要;充分;既不充分也不必要)例2
4、已知p:|3x-5|4,q:(x-1)(x-2)0,则p是q的( B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答】: 所以p推不出q 但q能推出p,所以p是 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选B.判断充分必要条件时,先要分清条件和结论,进而找到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推理关系.常用的判断法:定义法和集合法。简要复习绝对值不等式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练习:充要条件一节同步练习册*小结 1.充要条件的概念 2.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明确考纲要求简单复习命题的“若p则q”形式。【注意】:p是q的充分条件,是指只要具备了条件p,那么q就一定成立,即命题中的条件是充分的; q是p的必要条件,是指如果不具备条件q,则p就不能成立,即q是p成立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学生讨论回答判断充分必要条件时,先要分清条件和结论,进而找到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推理关系.学生练习,学生间相互评价,教师指正,(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第 6 页 共 7 页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尾 页(试用)补充设计板书设计充要条件单元复习1.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例题与练习2.判断方法作业设计同步练习:单元检测1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