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课堂驾驭三法则探讨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13936693 上传时间:2021-11-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语文课堂驾驭三法则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职语文课堂驾驭三法则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职语文课堂驾驭三法则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职语文课堂驾驭三法则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语文课堂驾驭三法则探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职语文课堂驾驭三法则探讨 叶红妹摘 要:面对目前的中职学生,中职教师应该在课堂中使用刚柔相济、提兴激趣、借题说教三大法则。关键词:刚柔相济;借题说教1 刚柔相济法则一名中职语文教师要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能“镇”住自己的教学对象,尤其是那些“淘气”学生。那怎样“镇”呢?这就有一个方法把握、宽严尺度的问题。满脸凶相、吼叫呵斥、挖苦讥讽,极易造成学生“破罐破摔”、逆反对抗,势必影响教学开展;反之,对那些“淘气”学生发生在课堂上的不良行为视而不见,听之任之,太“柔”太“软”,同样也会影响教学开展。这就需要授课教师采用刚柔相济的方法,达到“既管住了学生,纠正了学生的毛病;又

2、赢得了学生的信服”的效果。如此,一名中职语文教师的教学已成功一半。人们通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此,课堂上要善于运用眼神的独特功能。首先,教师在教学进行之中可用眼神扫视讲台下的每一个方位、每一个角落、每一名学生,特别是那些“重点”学生,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产生“不被遗忘、得到重视”的感觉,从而保持收敛、专注。其二,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眼睛观察学生的眼神,察觉出其课堂思绪是专心致志还是“人在曹营心在汉”,从而对“走神”学生作出眼神警示。其三,教师还可以对各种课堂表现的学生示以不同的眼神,发出不同的表情。如,对违纪的学生给予严厉的眼神以示批评,对知错即改的学生给予平和的眼神以示肯定,对认真的学生给

3、予欣赏的眼神以示表扬。这种以眼神传达表情、调理学生的方法,既不影响课堂教学进度,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非常管用。再就是运用好表扬的课堂管理功能。要多表扬、少批评学生;要努力发掘学生身上的优点,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技巧表扬、鼓励他们。通过及时表扬,激发那些学习基础较差但能大胆回答提问、配合教师教学的学生的自信心;通过不时表扬,肯定那些经教师提醒后知错改错的学生;通过有意识的表扬某一部分的学生,还可以间接批评另一部分学生。还有就是要掌控好批评这一课堂管理武器。我们说多表扬,绝不是无批评,对那些比较“出位”的学生得进行必要的批评,但应讲究批评的方法和艺术,否则对学生的自尊和自信都是一种伤害,从而产生相

4、反的作用。这里有四种批评方式。一是心悦诚服式,即在对违纪学生“抓现”后应当即进行理直气壮的指正,但在语气和态度上做到有理、有节;二是委婉隐含式,不直接说学生某件事情做的不对,而是有意识地以旁人或外围原因为其进行假性开脱,让听者自感内疚;三是间接隐射式,通过夸奖别人来达到批评的效果;四是提问警告式,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点其回答课堂提问,可起到“提醒注意、鞭策行为”的作用。2 提兴激趣法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课要始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导入到结束都要精心设计,不时加入妙趣的东西,不断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致。在课堂导入上,教师可针对一些学生好奇贪玩的特点,以课文涉及的地理位置、历史人物等轶事趣闻为托

5、引,导入正题。教学中途,当学生的听课注意力有所松懈时,教师又可适当地插科打诨,提兴激趣。为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采取一些生动活泼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在普通话朗读训练时,可设计词语接龙教学游戏;如在应用文写作教学时,可把课堂营造成求职、演讲等特定的社会应用环境。有时教师可故意出错,以引起学生探问纠正,加深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印象。在授课中,教师还可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如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利用图片或实物,这不仅能使学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还大大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3 借题说教法则教育的社会职能不仅要传递生产经验,还要传递社会生活经验;美国教育学家杜威也主张“学生的学习和实际生

6、活紧密联系”。语文学习和语文教学在这点上显得更加突出。十六七岁中职学生,正处于判逆、冲动、热情、易感又自我的年龄,对未来的人生迷惘而好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独特体验,又要根据这一教学内容所折射的思想光芒加以引导,引导学生在正确理解知识的同时,产生积极的社会认知和,形成主流的意识观念。如在学习课文一碗阳春面时,在字里行间之外,就诱导学生领略美好的母子之情、兄弟之情,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之情。又如在学习课文赤壁之战时,通过强调“敬贤礼士”以及刘吴得胜的原因,使学生懂得读书的重要性,懂得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再如学习课文项链时,诱发学生思考什么才是正确的价值观?总之,面对一群几分懵懂、思想初开的中职学生,一名中职语文教师要谙熟“借题说教”法则,充分发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充分发挥语文课堂的潜移默化作用,这既是教书的要求,也是育人的责任。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