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上传人:秋**** 文档编号:213920564 上传时间:2021-11-22 格式:DOC 页数:114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完整版)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征求意见稿)一、 导 言 (一)课程定位数学是以现实世界中的数与形为研究对象,在抽象、推理、应用的往复循环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一门科学。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数学自身的发展,特别是在与计算机的结合过程中,数学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在人类文明史上,数学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它是其他科学的基础,也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在现代社会中,数学不仅对科学技术的进步仍然发挥着基础理论和基础应用的作用,而且已成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数学又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经广泛渗入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2、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的进步。数学是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必需的工具,数学素养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素养。在基础教育阶段,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对学生的整体发展、长远发展以及当前学习其他课程具有奠基意义,对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等具有独特作用。本课程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主动地发展,致力于使每个学生获得必需的、与个性发展相适应的数学,同时得到基本素质的培育和提高。(二)课程理念1正确处理基础与发展的关系数学课程应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要求,正确处理基础与发展的关系。主要强调:不仅要关注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为以后的学习

3、打好基础;而且要关注数学学习对促进学生基本素质提高的作用,从而为学生走向社会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还要充分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与其在个性方向上的发展相适应。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批判意识、综合意识和合作意识,注重让学生学习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经历将实际问题进行数学抽象、建模求解和解释的过程,学会自主学习和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获得终身受用的数学基础能力和创造才能。2充分关注数学课程中的学习过程课程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数学课程的设计不仅要重视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更要充分关注课程中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教师的主体性和创

4、造性的发挥。主要强调:将课程与学习融为一体。要精选学生必需的数学知识,遵循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的规律,组织合理的知识结构;要展现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形成的过程,提供学生亲身感受、体验的机会;要把学知与学做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认知、参加活动、增加体验、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和谐统一。扩展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发挥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动和能动作用。要给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为学生体验过程创设合适的情境。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自主探究的时间以及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促使学生能够在获得对数学的理解的同时,逐步学会学习和思考,增长经验和智慧,形成正确的

5、价值观。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和知识建构的促进者。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对话、沟通、合作、共建的交往活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提供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构建知识、训练技能、领会数学思想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3增强数学课程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现实性数学课程要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要为学生的未来人生做好数学准备。当前在数学课程内容的改革中主要强调:加强最基本的数学知识。根据社会发展、学生发展、学科发展的需要选取最基本的数学知识作为课程内容;抓住数学知识的主干部分,突出通性通法,构建简明的数学知识结构。增加课程

6、的可选择性。在确保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的同时,充分关注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需要,体现数学教育对全体学生的适应性。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选择具有广泛应用性的数学知识充实课程内容,开发实践环节;展现数学抽象、推理、应用的完整过程,突出数学模型思想。4拓宽创造性学习的课程渠道 数学教育已从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承转到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数学课程必须积极反映这一变化,为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拓宽渠道,并鼓励学生奋发进取。主要强调:重视从问题出发、设计以解决问题的活动为基础的数学认识过程。建立合理的数学训练系统。要充实具有实践性、应用性、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数学习题,使发展性训练

7、与基础性训练协调互补;要增加习题的层次性、多样性和可选择性,使数学训练适应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改善数学学习评价。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应强调评价的教育发展功能,肯定进步,鼓励成功,激励信心,帮助师生改进数学的教与学,促进师生能动发展。5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数学课程和教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基于上海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已有良好的内部基础和外部环境,数学课程和教学必须大力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着眼点是:调整数学课程内容并加强内容与技术的整合;促进数学课程内容的更新和体系结构的创新。改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本质和提高数学应用能力。改进数学学习方

8、式,推动数字化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二)设计思路1关于学段的划分数学课程的设计,按照整体性原则,根据学生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对基础教育阶段十二年的数学课程内容通盘进行设计,把十二年数学学习的时间划分为三个学段: 第一学段,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又称小学阶段;第二学段,从六年级到九年级,又称初中阶段;第三学段,从十年级到十二年级(即高一年级到高三年级),又称高中阶段。2关于课程目标的构建数学课程目标的构建,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两个层次,建立由“知识与技能”、“过程、能力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构成的目标体系。 “知识与技能”、“过程、能力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目标,是一

9、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它们分别又有不同的层次,反映学生发展的进程。这三方面目标的达成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它们在丰富、多样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整体实现。表述知识与技能学习目标的行为动词,按不同层次从低到高使用(A)“知道、认识、说出、列举”和“模仿”等;(B)“理解、懂得、解释、说明、概述、把转换”和“尝试、测量”等;(C)“掌握、会、能”和“用、检验”等;(D)“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和“设计、总结、评价”等。表述数学活动过程性目标的行为动词,按不同水平从低到高使用(A)“经历、感受、参与、尝试、考察、分享”等;(B)“体会、体验、接受”等;(C)“探索、领悟、内化、树立、养成、形成”等。 3关

10、于学习内容的组织数学学习内容,包括数学知识内容、数学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活动等。数学知识内容按学习的主题进行组织,各种活动融合其中;“学会学习”是数学学习的重要任务,应落实在知识内容学习的全过程中。数学的知识内容,由“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数据处理”等三个方面组成整体结构。具体涉及的知识内容,包括:有关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有关的数学基本技能,以及这些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经验、策略、方法等。数学学习的全部内容,由基础型课程部分、拓展型课程部分和研究(探究)型课程部分组成。在本标准中为表述方便,将学习内容划分为“基本内容”、“拓展内容

11、”和“专题研究与实践”。其中,“基础型课程部分”包括“基本内容”和“专题研究与实践”中的部分内容;“拓展型课程部分”即为“拓展内容”;“研究(探究)型课程部分”是“专题研究与实践”中的另一部分内容(用*表示)。各部分知识内容的划分及其教学实施的规定如下:基本内容 最基本的、必备的数学知识。所有学生都必须修习。拓展内容 体现知识扩展、综合能力培养或兴趣爱好需求的课程内容;具有教育意义的数学史料、趣味故事等人文性材料。 提供学校自主组织教学和学生选择修习;人文性材料一般提供学生阅读。专题研究与实践的内容 注重过程体验的研究课题、实践项目等研究性学习材料或数学活动材料。其中作为基础型课程部分的内容,

12、所有学生都要在教师指导下参加学习,但所采用的学习组织形式和所确定的目标要求因人而异;作为研究(探究)型课程部分的内容,由学生选择学习。高中阶段的知识内容,划分为数学I、数学II、数学III等三种类型。这三类数学的“基础型课程部分”,在高一、二年级完全相同,在高三年级有所不同;有关“拓展型课程部分”,数学I不含指定性拓展内容,数学II和数学III在各年级分别含有指定性拓展内容。 数学I、数学II、数学III的“基础型课程部分”的共同内容,是高中毕业数学水平考试的内容;它们在“基础型课程部分”所含的不同内容和在“拓展型课程部分”所含的有差别的指定性拓展内容,适应于向不同方向发展的学生对数学的需要。

13、4关于学习水平的层次数学学习水平,是对学生数学认知的发展、学习方法的积累、情感态度的培育等所达到程度的总体刻画。本标准关于学习水平的划分,主要针对认知水平。认知水平的划分,设计为A、B、C、D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是累积递进的。考虑到不同学段学生的整体发展水平本身存在差异,所以对同一认知水平层次的要求应有所不同。认知水平各层次的要求如下:学段水平 要求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第三学段水平A对所学数学知识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能说出它指的是什么并能在有关情境中加以识别。初步学会所涉及的计算、画图等方法。对所学数学知识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能说出相关的基本特征和在有关情境中识别它们。对所学技能会进行模仿性操作。对所

14、学数学知识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能准确说出相关的基本特征和在有关问题情境中识别它们。对所学技能会进行模仿性操作。水平B 对所学数学知识有初步的理性认识,能够运用语言表述它的含义,会进行简单的应用。对涉及的计算、画图等方法比较熟练。对所学数学知识有理性的认识,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和解释;知道它们的由来及其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知道它们的用途。对所学技能会在有指导的条件下进行尝试性操作。对所学数学知识有理性的认识,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据此进行判断;知道它们的由来及其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知道它们的用途。对所学技能会进行独立的尝试性操作。水平C 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并能用

15、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基本形成有关的技能。对所学数学知识有实质性的认识并能与已有数学知识建立起联系,有关技能已经形成,能用它们来解决简单的有关问题。对所学数学知识有实质性的认识并能与已有数学知识建立起联系,掌握其内容、形式的变化,有关技能已经形成,能用它们来解决简单的有关问题。水平D 能在新的情境中综合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或熟练地解决问题。能在新的情境中综合地、灵活性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来解决有关问题。能在新的情境中综合地、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来解决有关问题。 具体表述学习内容的认知水平时,所使用的行为动词,与前面在知识技能学习目标中所述相同。5关于知识内容的调整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现代公民的数学基本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小学数学学科的知识内容与要求应有相应的变化。本标准对知识内容进行调整的要点如下:(1)在小学阶段强调通过生活中的数学来发展数与形的概念,同时加强综合数学能力的培养;重视理解的计算而不是程式化的操练,强调手、脑、笔并用和计算方法的多样。(2)加强估算估测,加强计算机(器)的应用;小学三年级开始介绍计算器,把计算机(器)和其他现代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