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第2章 物态变化 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213919811 上传时间:2021-11-22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2.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第2章 物态变化 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第2章 物态变化 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第2章 物态变化 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第2章 物态变化 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第2章 物态变化 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第2章 物态变化 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第2章 物态变化 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物态变化1.1、物质的状态 (1)温度是表示( )的物理量。 2、温度固态液态气态物体冷热程度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物质有三种状态,分别是_、_、_。一 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2)摄氏温标a、表示符号:b、摄氏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如人的体温是“37”读作“37摄氏度”北京一月份平均气温“4.7 ”读作“零下4.7摄氏度” 0的规定是_。 100的规定是_。(3)摄氏温度C2.3 3、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a、构造由装酒精、煤油或水银的玻璃泡和细管组成。外罩玻管并标上刻度。c、原理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现象。细管玻璃泡液体玻管b、现象温度升高时,液

2、面上升;温度降低时,液面下降。3.估测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d、温度计的使用“五会”: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 充分接触。当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须与被测物体接触。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会选会看会放会读会记4.4、体温计的使用、量程、最小刻度值1、观察人的正常体温37 C5.观察与思考:温室效应观察与思考:温室效应P33P33二氧化碳等人类大量燃烧,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使温室效应不断加剧2-视频-9温室效应.mpg6.热热 岛岛 效效 应应城市的气温比周围乡村高.7.活动:观察水的三种状态及其特征状态形状(固定或

3、不固定)体积(固定或不固定)固态(冰)液态(水) 气态(水蒸气)固定不固定不固定固定固定不固定探究活动8. 请按照正确的顺序,把下列步骤重新排列: A.观察温度计的量程B.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 液体C.选取合适的温度计D.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E.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F.记录测量结果G.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1234567探究活动温度计的使用9.例题1、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和认清它的。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BCD量程分度值D10.例题2、如图所示,三支温度计的液柱示数分别是、。-1836.7-411.例题3

4、、某同学用体温计(量程为35-42 )测热水的温度(70 ).请你指出他的错误.1._ 2._ _;3._ _.温度计量程太小玻璃泡没有完全浸入待测液体中视线没有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12.一.汽化 (一)定义:(二)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 和 沸腾1、蒸发(1)定义:二 汽化和液化知识点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13.a.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b.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c.液体的表面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d.液体蒸发的快慢还与液体的性质有关(3)蒸发过程需要吸热(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4)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14.电吹风15.干手器1

5、6.喷灌17. 夏天,用电风扇对人吹风为什么会有凉爽的感觉?18.19.在大热天,狗常会伸出长长的舌头,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20.2 2、沸腾、沸腾(1)(1)定义:定义:(2)(2)液体沸腾的特点:液体沸腾的特点:(3)(3)液体沸腾的条件:液体沸腾的条件:(4)(4)沸点:沸点:在液体内部,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吸热,温度不变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液体沸腾的温度称做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5)液体沸腾图像:时间温度21.(6)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都能使液体变为气体, 都吸收热量。液温变化:蒸发是液体温度降低;沸腾时温度不变。剧烈程度:蒸发是缓慢

6、的;沸腾是剧烈的。 温度条件:蒸发是任何温度;沸腾是一定温度沸点。 发生部位:蒸发是在液面,沸腾是内部、液面同时进行。不同点:22.二.液化1.降低温度2.压缩气体的体积(三)液化放热.(四)白气形成的原因:说明:水蒸气是看不见的,看到的白气是液体小液珠(一)定义:(二)气体液化的条件: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23.这是什么?你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吗?24.25.用棉签蘸酒精擦在手上酒精有什么变化? 手感觉如何?温度计玻璃泡蘸酒精,酒精有什么变化?温度计示数怎样变化?探究活动26.观察水的沸腾观察水的沸腾时,注意以下几点:1、实验装置的安装2、水中的变化(水的温度、水的状态、水发出的声

7、音、水中的气泡)3、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4、总结规律探究活动27. 观察阶段水在沸腾前水在沸腾时气泡温度声音由大变小由小到大逐渐升高保持不变大小28.例在 “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安装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时,对、两个铁圈高度的定位,应根据_的高度先固定铁圈_,再固定另一铁圈的高度。(2)请你指出图中实验操作错误之处是_。 洒精灯外焰温度计玻璃泡接触了杯底29.(3)水沸腾时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_,最后升到水面时裂开,气泡内放出的_在烧杯内壁形成小水珠。观察图中烧杯内壁a、b两处,可以发现_处出现的水珠较多,这是因为_。变大水蒸气aa处温度较低,水蒸气容易液化30.(4)正确操作和读

8、数,小明小组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1,小华小组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2。表1表2时间/min01234567温度/9092949698999999时间/min01234567温度/90939698989898983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沸腾时吸热,温度_;对于两组实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小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水的沸点是100B只有小明小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最接近100C两小组的数据均有效不变C32.从记时开始到水沸腾,_(小明/小华)小组所用时间短,原因可能是_。小华小华小组实验时用水量较少时间/min01234567温度/9093969898989898时间/min0123

9、4567温度/9092949698999999小明小华33.探究活动压缩气体的体积可使气体液化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观察到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 _ 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汽化压缩体积34.课本在模拟“雨”的形成实验中,如图a所示,在锥形瓶内注入少量温水的目的是_ ; 在蒸发皿中放一些冰块的目的是_a中瓶口内_(有/没有)朦胧的“白雾”,观察蒸发皿的底部_.如图b所示,蒸发皿中有热水,瓶_(有/没有)朦胧的“白雾”;

10、观察蒸发皿的底部_。加快蒸发,获得较多水蒸气降低蒸发皿的温度有有小水珠生成没有没有小水珠生成这个实验验证了什么?这个实验验证了什么?探究活动比较两次实验的结果_(相同/不同),a图中_(有/没有)发生液化现象,b图中_(有/没有)发生液化现象,由此可见,气体发生液化现象的条件_不同有没有降低温度35.思考:电冰箱工作时,其背面为什么会发热?提问:气体液化时需要吸热还是放热?讲述:汽化吸热、液化放热规律的应用?36.三 熔化和凝固1、什么叫熔化?2、晶体熔化和非晶体熔化(1)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也要吸热,但是温度改变。 (2)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非晶

11、体没有熔点。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熔化一、熔化3、晶体熔化的条件 (1)温度必须达到晶体的熔点;(2)必须继续吸收热量。知识点37. 0 2 4 6 8 10 12 14 时间/分 40455055温度/ABCD 0 2 4 6 8 10 12 14 时间/分 40506070温度/晶体熔化的图像非晶体熔化的图像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时,温度升高4、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的图像38.温度/时间/minABCD(1)AB段固体 过程。(2)BC段物质处于 态,表示 过程,吸收热量, 。(3)CD段表示 过程。(4)B点表示物质达到熔点,物质完全处于 ;C点表物质处于 。固液共存温度不变吸热

12、升温晶体熔化液体吸热升温固态液态39.1、什么叫凝固?2、晶体凝固和非晶体凝固(1)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也要放热,但是温度下降。 (2)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固二、凝固3、晶体凝固的条件 (1)温度必须达到晶体的凝固点;(2)必须继续放出热量。40.探究活动探究冰和烛蜡的熔化特点1、在冰块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温度计的读数2、用酒精灯加热后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同时注意观察杯中冰的状态变化,直至冰全部熔化后5min为止3、加热蜡烛,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的示数,同时观察蜡烛的状态变化,直至蜡烛全部熔化后5min为止

13、41.【收集证据】:时间(min)00.511.522.533.544.55冰温度()状态蜡烛温度()状态42.1234560min1234560min冰熔化蜡烛熔化43.一、升华:1、定义:2、条件:3、举例:二、凝华:2、条件:3、举例:1、定义:四 升华和凝华知识点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升华吸热-升华制冷。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遇冷) 凝华放热。44.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及应用卫生球放在箱子里,过几个月会变小或消失,是什么现象? 用久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哪种现象? 升华先升华后凝华45.雾凇1“雾凇”是怎样形成的? 雾淞是由水蒸气凝华而成的微小冰晶或冰粒。46.

14、干冰制造舞台的烟雾 干冰粉喷洒到舞台上,迅速升华致冷,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来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 舞台上的白雾是怎样形成的呢? 47.如图用酒精灯微微加热装有碘的锥形瓶底部,发现的现象是_ ,在锥形瓶底部_(选填“有”或“没有”)液态物质出现,这说明碘由_态直接变为_态,发生了_现象。瓶中产生紫色的碘蒸气没有固气升华探究活动熄灭酒精灯,冷却后仔细观察,发现瓶壁上出现_,这说明碘由_态变为了_态,发生了_现象。实验开始时,要用酒精灯微微加热锥形瓶底部,这说明升华过程需要_;相反,凝华过程需要_。在人工造“雪”的实验装置中,实验所说的“雪”是_.固态碘气固凝华吸热放热固态碘48.1

15、、 物质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称为物态变化。2、 物态变化时,总需要吸热或放热。吸热物体的能量增加,放热物体的能量减小,所以物态变化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转移。五 水循环49.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升华(吸热) 凝华(放热)50.自然现象与物态变化水蒸气液化小水滴 (露)花草上(雾)水蒸气液化小水滴浮尘上(云)(高空)水蒸气液化凝华小水滴小冰晶凝华(霜)小冰晶低于00C花草上水蒸气(雨)熔化水高于00C(雪)低于00C变大下落冰晶凝固小冰块变大下落(冰雹)51.云云(液态或固态)52.水蒸气的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形成云云:白天气温较高,地表水大量蒸发,因

16、此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这时候水蒸气上升到冷的高空以后,一部分液化成为小水滴,一部分凝华成小冰晶,天空中的云就是由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液化以及凝华)53.雨(液态)54.小水珠聚集而成小冰晶熔化成小水珠雨雨:当云越聚越多,越聚越厚的时候,就要开始下落,在下落过程当中随着温度升高,云中的小冰晶熔化成小水滴,与云中原有的小水滴一起降落到地面上,这就是雨。(熔化)55.雪(固态) 56.水蒸气凝华形成雪雪:当云中的小水滴不断蒸发成水蒸气再凝华成小冰晶,下落过程中温度低于或接近就形成六角形的冰花,冰花聚集在一起,形成雪片或者雪团降落下来,这就是雪。(凝华)57.雾(液态)58.水蒸气液化形成雾雾:空气中如果有较多的浮尘,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浮尘上,和浮尘一起漂浮在空气中,这就是雾(液化) 。雾会使地面附近的能见度降低,从而引发交通事故。所以雾较浓的时候,我们要关闭高速公路以及机场。59.露珠(液态) 60.水蒸气液化形成露露:天气较热时,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前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等,液化成小水珠附在它们的表面,这就是露。(液化)61.霜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霜:夜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