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广西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学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6.64KB
约4页
文档ID:213506030
广西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学_第1页
1/4

课程名称:中医内科学 I年级: I专业、层次:中医本科授课时间:2个课时 |任课教导(职称): —授课题目(章节):总论P1〜23 |教具:多媒体教室基本教材:王永炎.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教学目的:1. 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范围2. 了解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病证分类3. 熟悉中医内科病证发病学、证候学、治疗学的特点4. 了解中医内科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1)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范围2) 中医内科学疾病的分类及其依据3) 中医内科学发病学要点、症状学要点、治疗学要点2. 难点:症状学的认识,治疗学的临床应用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制作多媒休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投影,老师讲解与启发式 教学相结合教学安排:2个课时:(1)定义、性质、范围,发展简史,疾病分类30分钟2)发病学耍点、症状学耍点、治疗学耍点60分钟课程作业或思考题:1・什么是中医内科学?2. 中医内科学疾病如何分类?分类依据是什么?3. 怎样区别“发热恶寒”与“寒热往来” ?4. 中医内科学的常用治法有哪儿种?教研室主任意见: 吋间分配教学重点、内容和步骤板书提要、课堂提问、举例要点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内容:1. 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范围。

2. 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病证分类3. 中医内科病证发病学、证候学、治疗学的特点4. 中医内科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5. 复习思考题一、 介绍中页内科学的定义、性质、范围1. 定义:介绍中医内科学的定义2. 性质:性质为临床医学3. 范围:内伤与外感两大类内科疾病二、 介绍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病证分类)发展史:从殷商到清末经历了 3000多年的历史,共四 个阶段,即:萌芽阶段,奠基阶段,充实阶段,成熟阶段)病证分类1. 病因分类(1) 外感疾病: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痈之气2) 内伤疾病:七情、饮食劳倦、气血津液输布失常及病理 产物2. 病机分类(1) 热病(2) 杂病3. 脏腑分类(1) 脏病(2) 腑病(3) 脏腑同病利用多媒 体教室投 影进行教 学,注意 启发式教 学 时间分配教学重点、内容和步骤板书提要、课堂提问、举例要点教学方法与手段三、 介绍中医内科病证发病学、证候学、治疗学的特点1.发病学要点:介绍发病学的六大因素1)体质因素;(2)情志因素;(3)行为因素;(4)病邪因 素;(5)时间因素;(6)地域因素介绍“体质、情志、行为”为发病的内部因素,“病邪、时 间、地域”为发病的外部因素。

强调疾病的发生与否以及发生的形式,取决于正气与邪气的 盛衰以及邪止相互作用的结果2•证候学要要点:介绍中医内科学17个症状的特点3•治疗学要点:介绍中医内科学治疗原则与常用治法1) 治疗原则治病宜早标本缓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扶止祛邪脏腑补泻异法方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2) 常用治法介绍解表法、淸热法、攻下法、和解法、温里法、补益法、 消导法、理气法、理血法、固涩法、开窍法、镇痉法的临床应用 及注意事项四、 介绍中医内科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五、 复习思考题1. 什么是中医内科学?2. 中医内科学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3. 中医内科学疾病的分类及其依据是什么?4. 中医内科学疾病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5. 中医内科疾病常见的症状有哪些?6. 中医内科疾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7. 中医内科疾病常用治法有哪些?。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