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戏曲现代戏服装设计的探索与运用 蒋典一、绪论“民族风”、“汉服热”等等不断在世界时装T台常常成为热点,在国内复兴传统服饰艺术的热潮持续升温,这促使更多的设计师渐回归到传统文化与传统技艺中传统戏曲艺术作为国粹艺术,在唱腔、表演、服装等诸多方面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戏曲现代戏作为戏曲艺术的相对活跃的部分,在新时期戏剧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现象,同时,服饰是代表当代中国文化的显著象征之一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需要弘扬中华民族服装文化的优秀传统,让宝贵的传统戏曲服饰元素得以融入现代审美,挖掘中国传统服装文化,把中国的服饰特色融入在自己的创作中,把中国风推向国际舞台作为戏剧服装设计师,笔者通过近年的创作实践,有幸通过几部戏曲现代戏剧目《老鹳窝》、《不屈的凌河》、《杏泉沟》等设计作品探索与实践在创作设计过程中得到一些体会,现将自己的一些心得经验分享给大家二、传统戏曲服装元素在现代戏舞台的探索与运用中国传统戏曲服饰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写意艺术体系”传统的戏曲服装因剧种不同有流派之分,但一脉相传的艺术核心是表现人物传统戏曲服饰具有“程式性”、“装饰性”、“可舞性”三大特征。
款式和纹样具有特定的程式与寓意,覆盖封建社会上、中、下各个社会阶层,不论是帝王将相,还是绿林好汉,或是底层贫民,特定的服饰都能将人物形象诠释得淋漓尽致传统的戏曲服装具有独特的艺术概括力因此,研究传统戏曲服饰元素,探索传统戏曲服饰元素在当代的表达方式,如何利用传统元素的精髓于现代戏舞台上就显得较为重要,本文拟对此问题作简要探讨首先戏曲现代戏的服饰创作是在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并不是利用传统元素简单纯粹的堆积,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将现代审美与传统元素进行有机的融合,以当代人的审美需求来创造出富有传统韵味的事物其次戏曲元素的运用要基于现代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对原始的传统戏曲元素进行归纳、提炼或再创造戏曲元素的运用不是简单地把原始的传统元素植入到设计作品中就能称作创新因此设计风格应以传统中式服饰文化的内涵为导向,以传统元素符号的意向表达强调和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突出剧中意在表达的思想精神作为戏曲服装设计师,通过近年现代戏的创作与实践在创作设计过程中得到一些体会,可通过对其款式、纹样、等方面来阐述,并结合剧目来具体分析一)款式从服装的款式角度来看,在戏剧舞台上服装款式是戏剧人物的轮廓,是体现剧目的年代背景的基本艺术形式。
因此款式在戏曲服装造型设计中尤为重要因此在款式上,我们如何摆脱服装款式完全西化的影响,如何设计出既有中国戏曲韵味又不失当代审美特征的服装款式,我尝试了以下方式:1.在裁剪方法上,强调中国传统服饰裁剪理论“服装与人的和谐”,采取平面式裁剪结构适当的添加一些西式元素2.在中式服装的廓型的基础上融入西方的三维空间概念3.款式和结构上打破传统中式服饰的“对称”观念,适当采用一些不对称的设计4.采用服装的内在结构与外在形态的均衡,形成内在的均衡5.在服装轮廓的处理上,尝试在西式立体裁剪的基础上,在细节上做传统中式元素的图案及装饰设计以蒲剧现代戏《老鹳窝》为例:故事发生在1948年全国解放前,故事的发生地为山西洪洞县与台北全剧时间跨度长,地理人文风貌各不相同编剧运用了对比的文学写作手法,偏僻的村庄、繁荣的宝岛、朴素的村民、时髦的游子,通过不同的环境人物造型的对比变化,突出了剧情的矛盾冲突和整剧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所以在山西老鹳窝民众的人物设置上,以宽松舒适的服装帮助演员找寻年代感,素布麻衣塑造出农民的清苦与质朴力求将人物的整体形象表现的淳朴自然在台湾游子的人物创作中我主要以西式服装为基础,将传统戏曲的图案纹样融入在服装中。
意在与大陆民众的服饰形象有整体上的区分二)纹样纹样作为服饰的装饰,在戏曲服装造型设计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这些年“中国风”的回归,国内外的设计师逐渐将目光关注到戏曲服饰上,频频将中式图案搬上国际舞台这为中国纹样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传统戏曲纹样在现代戏服饰的设计中可以运用以上几种方法1.尝试使用一些传统吉祥纹样,或具有中国特色的其他纹样2.传统纹样作为表达当代中国人的文化传承象征,应当与时尚接轨,把时尚纹样与中式纹样进行结构重组的变形设计,但要以戏为本,图案的意向可以体现角色的精神内涵;并与服装的整体风格相匹配,以求剧目艺术风格的和谐统一3.考虑当代人们生活审美需求,简约的设计更受大众喜爱纹样布局与形式设计上,应当考虑纹样的位置,比例,大小,色彩搭配要符合戏剧的整体风格、符合人物身份、历史背景及年代等因素而设计剧中第一场,主人公刚到台湾的时候想自己驾船偷偷返回大陆,服装的设计是一件代表海軍身份,符号性较强的蓝色条纹海魂衫,并在海魂衫上加入了海浪的图案图案重新构成,布局起伏较大意在表现主人公的思乡心切、内心波澜的状态剧中最后一场,当陆槐根回到祖国,此时的他已是花甲之年,早已退伍一身白色的西装,将“卧浪”与“海水”重组形态,以延展的方式绣于衣领与袖口,一湾蓝色的海水图案在现代时装中并没有显得突兀做作。
传统的图案经过变形和色彩的处理与西式服装结构相融合,整体服装既有新意又“似曾相识”使传统图案元素在重新的提炼和解构下更加形象准确的表达剧目追求的精神内涵;将传统图案的形状布局和色彩关系重新设计后更加符合现代的审美追求三、结论“新中式”时装设计风格的国际时尚流行是中华文化在国际社会上得到肯定的表现,是中华文化强势崛起的象征服装造型设计师要吸收其传统的精髓,也要理性分析不利于戏曲现代戏服装发展的部分,要理清时装与戏剧服装的异同特别是对戏曲艺术的“意境”审美与戏曲服装造型美学的分析,不能麻木的设计因此戏曲服装造型设计师在创作时,应在剧本中挖掘独特的设计灵感,通过分析合理的把戏曲元素运用在角色上传统元素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据剧目的需求而定,利用传统戏曲元素创作中要对传统文化有深刻的了解和理解戏曲元素的运用要能准确的为角色服务另外使在用传统元素表达当代审美时要尊重传统文化中的民族情结、忌讳和习惯作品的呈现要考虑戏曲艺术表演的特殊性,更全面的思考设计的合理性传统戏曲元素在戏曲现代戏中的运用,也可从“写意”美学的原则上着眼,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在传统服装文化,传统装饰艺术或传统工艺技术等方面吸取元素或内涵。
这些元素都属于中国“写意艺术体系”,从这些元素里提炼精华再创作可运用于人物角色、戏剧感情与戏剧矛盾中在舞台呈现上应当适应当代观众的审美,加深观众对戏曲的理解创作上能体现现代戏曲艺术魅力,贴合观众的审美情趣传统戏曲元素在戏曲现代戏的探索与运用只是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设计师有更开放的思维,更多的探索方式去塑造戏曲现代戏参考文献:[1]谭元杰编著.戏曲服装设计[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9.[2]孙颖.剧装图案[M].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4.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