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缩译的原则与方法田传茂黄忠廉(长江大学外语学院,湖北荆州434020;华中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武汉430079)摘要:本文对缩译的必要性、概念、特点、原则与方法进行了粗浅的探讨关键词:翻译;缩译;概念;特点;原则;方法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信息社会,人们不可能有时间从头至尾地阅读所有感兴 趣的东西对于有些文章和著作,读者只想了解其大概内容,因此常常先看其内容提耍, 确定有无阅读全文的必耍就外语文章或著作而言,译者提供的内容提耍就是一种缩译形 式缩译的概念汉语里的“缩”有去粗取精的意思《礼记•郊特性》有云:“缩酌用茅,明酌也其 意是说,用茅过滤酒去掉酒渣,是要使酒清净可饮这里的“缩”指“滤酒去渣”缩” 还有“缩短、减缩”之意明胡应麟《诗薮・五言》曰:“近体有定规,难以伸缩此外, “缩”还有“抽取”的意思《战国策》有:“武女君北回再拜煬死,缩剑将口诛缩译正好包含了这几层意思:滤掉翻译对彖的“酒渣”即枝叶和细节部分;将原作大 幅度缩短;抽取主干,保留瑕精华、最核心的内容基于此,我们将缩译定义为:缩译是 压缩性翻译,是以一定的篇幅再现原作的主干内容这里,“一定的篇幅”指缩译的长度一 般应限制在千字之内,凶为缩译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读者在有限吋间内(如三、五分钟)了 解原作的大意,至于原作的语言风格、情节的起承转合等不属于缩译传达的对象。
缩译是 原作的缩微打个不恰当但形彖的比喻:如果把原作比作地球,则其缩译就是地球仪通 过缩译,读者可以看到原作的内容框架和概貌二)缩译的特点1. 缩译与归纳人意在现代社会,任何语言的写作都存在人意归纳,如论文的摘要和苦作的内容提要缩 译是一种大意归纳,一种跨语际的大意归纳缩译与归纳大意略有区别后者一般采用概 括法,是对原文的概述;缩译既有概括,也有翻译,如摘取原文关键词句翻译2. 缩译的篇幅缩译的篇幅不受原作长度的限制,一篇万字的文章与一部几十力字的著作,其缩译长 度没有明显的区别,一般都在T字以内,只是压缩的比例不同而已,由几分Z—到几I•分 Z—,甚至T分Z—不等3. 结构特点将缩译文与原文两相比较,可以发现,在缩译中,原作的主T•内容与宏观篇章结构线 索尚在,但原作语篇结构、语言风格和内容的具体特点已不复存在4. 缩译的使用范围缩译比鮫适合翻译篇幅较长的文章和著作,如文学作品与科技文献就科技文献而言, 缩译特别适合用來翻译那些内容庞杂、精华不多的论文与书籍5. 缩译与其他翻译变体的区别1)缩译与摘译从形式结构看,缩译短小,是原作的缩微;摘译篇幅佇长有短,是原作的片段从内 容看,缩译保留了原作内容的整体,摘译只保留了原作内容的局部。
从变译技巧的运用看, 摘译仅运川了摘选,而縮译可以运川摘译、编译与译述所川的各种技巧这电有一个问题, 摘要利内容捉耍的翻译是不是缩译?不是摘要的翻译,孤立地看,是全译,从原作整体 看,是摘译,但不是缩译缩译必须包含对翻译対象篇幅的床缩,而且是程度很大的圧缩2) 缩译与编译二者的一个显著相似点是对原作的压缩,但压缩的程度不一样编译对原文的压缩有 限,一般不少于原作篇幅的一•半缩译一般适于翻译篇幅较长的对象,压缩比例至少为儿 分之一,这里的“儿”比二大缩译的字数一般限制在千字以内,编译则不受此限制,其 长度随所译对象的长短而变化缩译限于一文一书的翻译,编译可以是几文几书的翻译 缩译对以用译述法,编译一般则不能3) 缩译与译述译述有时也存在将原作缩短,口缩短的幅度可能比编译更大但相较于缩译,译述的 缩短幅度还是很小如果提供一个缩短幅度的量化标准,译述文一般不少于原文的三分之 一,缩译的缩短幅度更大,一•般应短于原文的五分之一以上缩译适合翻译长篇,译述则 长短皆宜三) 缩译的原则1. 原作的压缩性缩译,顾名思义,是压缩性翻译因此,压缩性是缩译的首要原则但并非所有压缩 性的变译都是缩译,编译、译述等也有压缩。
编译的最大特点是编辑性,译述的最大特点 是转述性缩译的缩微性,如上所述,是一种极大的压缩,是长篇书文的最小化2. 内容的忠实性这里的“内容”,不是原作的所有内容,而是原作最主干、最核心的内容译者在浓缩 原文时,耍尽力做到客观,不掺入自己的思想情感,做一个称职的代言人缩译者比较像 对演讲者的长篇演讲进行归纳总结的大会主席或主持人,三言两语、要言不繁地总括•演讲 内容只有忠实于原作,才能向读者传达止确的信息,使读者作出止确判断——有无通读 原作的必要3. 宏观语篇结构的一致性同编译一样,缩译也应遵循宏观篇章结构一致的原则编译可以对原作进行局部调整, 缩译则不能在思想、信息线索的发展方向上,缩译应当严格遵循原文的框架,使读者在 了解原作内容的同吋,也能世确地把握原作的思想线索与框架,使缩译真正成为原作的“缩 影” (miniature) o4. 译文的整体连贯性由丁•缩译需要对原文大量删节,译文出现衔接与连贯上的问题、以至逻辑上的矛盾就 成为可能译者在抓住原作主干的同时,要考虑各部分的衔接与连贯,避免出现脱节、混 乱、前后不一致的情况如杲把原作比作一根竹子,缩译活动首先是把原作分解为枝叶和 一节一节的竹子,然后再把这一节一节的竹子天衣无缝地连成一枝竹干,才是合格的缩译。
译者切不可忽视连竹节成竹干这一环节四) 缩译的方法1. 缩译程序首先通读并透彻地理解原作然后确定原作的信息线索与内容框架,并决定保留什么, 去掉什么对原作内容的删减必须考虑译文的篇幅如果原作篇幅不是太长,其主干内容 可以全部保留如果原作是长篇大著,那就要对原作的主干内容进一步删减,保留精华中 的精华,主干中的主干在选定了需要保留的内容之后,还要考虑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衔接 与连贯,使缩译文成为一个内容粘干、语言流畅、结构完整的有机整体2. 缩译技巧摘译、编译、译述所运用的技巧,如摘选、增减、分合、编辑、概括、转述等技巧, 同样适用于缩译从缩译实践看,“述”较常用,而“译”仅限于词句的翻译,段、节、章 的大而积全译行不通,这是由缩译的篇幅所决定的述”的方法主要包括变换措词即改变 表达方式、紧缩式概括和扩展式详述,它们在译述中得到充分的运用紧缩式概括是缩译 的常用方法,具体表现为抓关键词法、中心思想归纳法以及抓框架法下而分别介绍1) 抓关键词句法一文一书,一般围绕某个主题展开论述,其核心概念、命题和论点可以在关键词句中 找到因此,抓住了关键词句就意味着抓住了原作最核心的思想,好比打蛇抓住了它的七寸。
例如 Kail E. Wiegers 的论文 “Writing Quality RequirementsM (Software Development, May 1999,原文过长,略去),有人将其缩略为三百多字的译文:例1撰写优秀的需求by Karl Wiegers. Bear 缩译软件需求常常被写得很糟且难于遵循清楚地阐明你的需求将使每位项目参与者获益 需求说明总的特点1、 它们必须是正确的2、 它们必须是可行的3、 它们必须是对项目来说是必不可少的4、 它们必须是被标明优先次序的5、 它们必须是不含糊的6、 它们必须是能被证实的每一条需求说明的特点1、 它是完整的2、 它是一致的3、 它是可修改的4、 它是可跟踪的需求写作指南撰写优秀的需求没有一个简单的公式很大程度上,它是从过去的需求问题中得来的 教训与经验这儿有几条当你写作软件需求时应记在心上的原则:*保持句子和段落简短从开发者的立场来看,检查需求陈述是否足够明确努力找到一个适当的粒度层次来写作检查是否有一个陈述表达了多个需求,将它们分开整个需求文档的写作都保持在一个一致的细节层次上避免陈述冗余的需求见 hllp://delphidevelopei\ )原文四千个左右的单词在缩译文中压缩为三百二十个左右的汉字,也就是说,缩译文 不到原文的十分之一。
原文的关键词句-目了然,大都用黑体标识退一步说,即使原文 不川黑体,译者也很容易识别,因为这些关键词句,要么是小标题,要么在一段的开头独 立存在此外,译者并未保留原文中所有的黑体部分即主干部分笫三部分“撰写质量需 求评估”(Reviewing Requirements for Quality)由四个例了组成,没令关键词句,因此被译 者删去从上而的缩译文可以看出,译文大部分是原文关键词句的直译,因此,我们可以 得出结论,抓关键词旬法一般以“译”为主,“述”为辅2)中心思想归纳法无论是文章还是著作,大都围绕一个中心思想进行论述或描写在某些书文中,不易 找到关键词句,因此抓关键词句法不适合缩译此类书文遇此情况,可以采用中心思想归 纳法,概括原作的主旨此缩译方法一般以“述”为主下而的例子因为原文篇幅过长从 略,仅提供缩译文,原文见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7, vol. 87, issue 2, pages 321-27 例2 缩译文:中国经济体制对经济理论的挑战格里高利・c •周著董志强缩译中国市场经济对经济理论的挑战涉及到四个方面:资产的私有与公有,西方法律体制 与东方不正规的法律体制,个人主义与集体利益以及多党制与一党专政的政治体制。
1 •私有制与公有制中国对公有企业和私有企业都进行着有趣的试验,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私有企业并 存一些国有企业尤其是与外企合淡的企业,显示出了效率,它们财务独立并正赚取大量 利润许多乡镇企业也成功地增产和赢利中国乡镇企业成功的经验足以向那些认为只有 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私有企业才可能有效率的教条挑战中国绝大部分资产由中央政府、省及当地政府以及乡村集体公有为了使这些资产的 管理具有效率,激励机制得到了运用,最为普遍盛行的就是承包,即已为人们周知的责任 制典型的例子是乡村把土地承旬给农户和各级政府各种形式的企业租赁承包的条款包 括确定租金和利润分配形式总之,企业的利润和管理者与工人的利益之间有一个明确的 关系对公有资产的管理者提供激励,是中国成功之关键2. 现代法律体制西方经济发展中实行的现代法律体制有时被认为是市场经济运行所必须的中国非西 方化法律体制被西方投资者和经济学家认为是残缺的尽管它可以被称作半法律体制 (semi-legal system ),而法律也在中国有了几年的实践,但它仍是一个不健全法律体制 与西方不同,中国法律体制下,合同的履行部分地依赖于一种非正式社会联系,即所谓的“关 系二“关系”在确保合同的履行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据说中国是人治而不是法治这个说法不一定指中国的体制是糟糕的通过建立非正 式个人关系能够解决的问题,正规的法律体制没有必要去解决它3. 个人主义与集体福利据哈耶克的解释,个人主义是西方市场经济的一种思想这种思想并不被亚洲国家认 同在亚洲社会,集体利益看得比个人权利更重要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人们正为民族主义 而奋斗,且把公共利益和民族团结看得比个人权利更重要各国人权实践是不一样的中国政府认为高度的个人自由和实行美国模式的人权对国 家公共利益是有害的中国大陆、台湾、新加坡、南韩,在有限的政治自由下,市场经济 依然正常运行4 •多党制与一党制多党制与市场经济有何关系?答案不简单中国大陆、台湾(直到最近)、新加坡、南 韩,都实行一党制,显然,一党制与市场经济也是一致的尽管日本是多党制,但它在 1958-1994年一直处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