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医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对策研究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13080559 上传时间:2021-11-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校医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职院校医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职院校医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职院校医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对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职院校医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对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医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校医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对策研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职院校医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对策研究 王丽 刘赛特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公民需求的日益增长,全社会对医学生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有扎实的临床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沟通能力。本文从隐性职业素养的角度入手,分析医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内涵,针对医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现状,从社会、学校、学生三个层面提出培养对策。关键词:医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对策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高教科研课题“基于图们镇村支医服务项目对医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实践策略研究”(项目编号:JGJX2018D321)。多年来,高职院校医学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医务工

2、作者,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近些年医疗纠纷频频出现,医学生就业困难重重,这说明现代社会对医学生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掌握临床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已经不足以胜任医生的工作,还应该掌握更多人际沟通的技巧和人文关怀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崇高的职业精神。对于个人而言,缺乏必要的职业素养会影响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导致其就业质量低下,人际关系紧张,社会适应力差,发展空间狭小。对于社会来讲,医学生缺乏职业素养会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医疗服务质量和公众健康水平下降。因此,学习医学生职业素养内涵,提高医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对于增强其就业竞争力、社会

3、适应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公众健康水平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1 高职院校医学生职业素养内涵对于职业素养的研究最早来源于职业素养一书。书中指出,职业素养是职业的内在要求,是一个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作风,职业技能和职业行为等方面。职业素养表现在工作中就是从业者的职商(Career Quotient,简称CQ)。职商体现了从业者在职场中的综合素质和处世智慧,是决定其能否在职场中获得成功的关键。1993年,美国学者斯潘塞提出了“素质冰山”理论,认为个人素质就像水中漂浮的冰山,浮在水面以上的部分是从业者的显性职业素养,包括知识、技能等,仅占

4、个人素质的1/8。隐藏在水面以下的部分是就业者的隐性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作风,职业意识,职业态度等,占个人素质的7/8。斯潘塞指出,隐性职业素养是区分绩效优异者与绩效平平者的关键,是衡量从业者综合素质的核心。对于医生职业素养内涵的界定最早由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IME)提出。2001年,IIME出台了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该文件从七个方面界定了世界各国医学院校培养的医生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和素质,主要包括医学知识、临床技能、职业态度、职业行为和职业道德等。2002年,我国教育部召开了医学教育标准国际研讨会,将国际医学教育标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研究拟定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

5、(试行)。该标准从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方面对医学生提出了12项要求,包括遵纪守法、珍视生命、注重伦理等。据此,在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方面,全球医学教育界逐步达成共识,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引领高等医学教育的改革成为大势所趋。根据国际医学教育标准和我国实际情况,本研究将医学生职业素养界定为:为完成医疗服务工作,在思想品德、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等长期学习和实践中所达到的技术水平以及在职业认知、人文关怀、行为规范等方面逐渐形成的品质。医学生的显性职业素养主要包括临床知识和实践能力,隐性素养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人文素养、人际沟通能力等。2 医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现状及原因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对医学生的教育更侧重

6、于临床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对于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方面的隐性职业素养培养有所忽视。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文精神的发展,一些高职院校与综合大学合并,增设人文社科類课程,以求对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所提升,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总体来说,高职院校医学生普遍缺乏隐性职业素养培养,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2.1 高职院校医学教育理念存在偏差高职院校主要以培养面向社会和生产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是职业院校的优势所在。但部分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过于强调岗位技能水平,缺乏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认识,更缺少对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开展的医学教育从根本上来讲属于专业教育,这种教育模式以医学

7、生实现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和提高医学生临床理论知识与技能为重点,相对忽视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意识、沟通能力、人文关怀等方面的培养。教育目标的片面性和教育内容的缺失对医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形成巨大阻力,医学教育成效事倍功半,医学教育质量难以提高。同时,医学生隐性职业素养不足,使他们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力不从心,表现不尽如人意。近年来,我国医患纠纷案件数量居高不下,医患矛盾突出、关系紧张,这与医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缺失不无关联。2.2 医学生自身对隐性职业素养缺乏认识调研组对长春市1080名医学生的调查显示,仅有37%的医学生了解职业素养内涵,医学生对职业素养的认识主要停留在显性素养层面,即临床知识与实践技

8、能,而对于医德素养、沟通能力、人文关怀等方面的能力缺乏重视。笔者从医德信念,沟通能力,人文素养,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等方面设计问卷,了解医学生对职业素养不同指标的重视程度。认为医德信念在医学生职业素养中最为重要的仅占4.5%,认为人文素养最重要的仅有6.2%,认为沟通能力最重要的仅有7.4%。有42.2%的学生认为专业知识过硬最重要,还有39.7%的学生认为精湛的实践技能最重要。从数据可以看出,医学生对隐性职业素养缺乏认识,重视程度不高。这会直接影响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身职业素养培养的态度,使他们对学习缺乏目标,对未来缺少规划,最终难以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影响其未来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

9、量。在问到是否愿意参加职业素养学习的时候,71%的医学生表示愿意参加。有学生反映,虽然学校开设了一些职业指导课程,但主要用的是综合大学的教程,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学内容枯燥、手段单一,很难引发学习兴趣。希望未来能开设一些实用性强的课程,通过多样化的手段让学生参与其中,获得成长。可见,我国高职院校医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缺失严重,但医学生对提升职业素养有较强的内在动力。应该及时更新教育理念,通过思想上的引导、方法上的创新,帮助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丰富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其人际沟通能力。3 医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对策医学生隐性职业素养是医学生的核心素养,关乎医学生的前途和命运,关乎医

10、患关系的和谐,关乎公众健康水平的提高,国家、社会、学校应当充分重视医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本文从社会、学校、学生三个层面,探讨医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对策。3.1 社会层面,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医学职业教育的发展第一,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教育的全过程。深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医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培养医学生服务大众、无私奉献的精神。第二,明确医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内涵,突出隐性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前文提到,医学生隐性职业素养主要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沟通能力

11、等。隐性职业素养是医学生职业教育的灵魂,应大力宣传隐性职业素养的重要性,确立其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让学校和教师认识到,医学生隐性职业素养与显性职业素养同样重要,在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方面进行改革,将隐性职业素养作为培养、考核医学生的标准。3.2 学校层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置第一,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国家教育部在近年出台的若干文件中强调“大力发展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要想培養出优秀的学生,首先要有优秀的教师。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勉励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

12、心。在师德方面,高职院校应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教育医学生遵守职业道德,形成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的同时,教师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医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思想方面,学校应改变教育思路,创新教学模式,树立以德育为先的理念,重点培育医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实现教师和学生在思想层面的同步提升。第二,优化课程设置,提高人文素养。医生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是医德的重要体现。良好的人文素养可以帮助患者疏导情绪,达到情感治疗的作用,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保障。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当注重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比如通过开设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等课程,让医学生掌握更多伦理学、心理学、沟通学

13、方面的知识。另外,将思政元素融入医学生课程当中,提高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有利于培养其责任感、使命感,提高对自身的要求。3.3 学生层面,培养职业意识,提高沟通能力第一,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医学生职业意识。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其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医学生在职业规划中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其未来实际发展的高度。高职院校教师应帮助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对自身优势及不足进行全面分析,结合当前形势对未来职业发展进行合理规划,确定今后的奋斗目标和当下的学习任务。日常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鼓励学生彼此分享对未来职业的想法。比如未来想做什么,现在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对做好今后的

14、工作有什么样的计划等。这种方法既能培养医学生的职业意识,又能提高医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让他们有明确的目标和奋斗的方向,由内而外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高其隐性职业素养。第二,通过日常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根据中国青年报数据,我国有超过60%的医疗纠纷事件是因为医生和患者沟通不畅所造成的。这说明有效的沟通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在医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的过程中,沟通能力至关重要。高职院校教师应当运用科学的方法,着重培养医学生与他人沟通的能力。比如通过开设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课程,丰富医学生在心理学、社会学、沟通学方面的知识素养。运用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教学法,让医学生分

15、别扮演医生和患者的角色,学习如何运用正确的方式跟患者交流。通过语气、表情、动作等细微之处揣摩患者的心理,从而更好地为其提供服务。此外,为高职院校医学生开设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可以有效提高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社会工作者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来助人,医生是运用临床知识和技能来治病救人,二者有许多共同之处。在沟通技巧和科学助人方面,医学生应当多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尊重、接纳、真诚、同感等技巧来服务患者,站在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这有利于获得患者的信任,让彼此建立起一定的感情基础,从而让医疗服务得以顺利开展。4 结语社会的发展要求

16、医学生具备更全面的职业素养,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也应当适时更新,从培养医学生临床知识与实践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为主,转变为培养医学生职业道德、提升人文素养、加强沟通能力等隐性职业素养为主。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医学生隐性职业素养,提高医学生就业竞争力,改善医患关系。参考文献1陈玮.论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的建立J.职教论坛,2013,(14):81-82.2陈煜,韩荣等.新时期医学生职业素养现况、存在问题及提升策略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19-122.3蒋书同.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融入式”培养路径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9,(3):90-95.4江玉莲.医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路径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113-115.5李红珍.医学生医德教育改革探究基于和谐医患关系视角的考察J.现代职业教育,20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