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拿破仑母校研究法国国防 本报特约记者 陈新民高级军校向来是各国军队高级将领的摇篮,也是出台重要国防政策的主要来源地之一在法国,国防高等学院被称为“法国军事院校最高学府”,笔者在参加法国组织的中法高级军官研讨班时,在这所拿破仑的母校里感受到独特的风采以城堡为中心的军事学府国防高等学院坐落在巴黎市市中区,塞纳河畔和埃菲尔铁塔南侧,与联合国世界教科文组织隔街相连,东南方则是著名的“荣誉军人休养院”,拿破仑就安葬在里面国防高等学院的前身是皇家军事学校,由路易十五在1751年1月13日签署诏书建立,至今已有258年的历史与其他很多军校不同的是,国防高等学院面积并不大,占地约几十亩地走进学院,最吸引人、也是学院最主要的建筑就是一座保存完好、古色古香的欧洲城堡经过多年建设,这座城堡和元帅们的客厅已经成为历史象征元帅们的客厅中至今还保留着镜中的弹痕,那是1871年5月22日巴黎公社革命时期,杜埃将军的部队射击时留下的国防高等学院是法国三所高级军事院校之一,二战以后取代了原国防高等学校,是唯一一所由总理府国防部直接领导的高等院校,时任院长为弗朗索瓦杜彭海军中将他大部分军事生涯在潜艇上度过,曾担任法国新一代导弹核潜艇“凯旋”号艇长,也在三军总参谋部和海军参谋部工作过。
作为法国最著名的军事学院,这里先后培养了大批蜚声世界的政坛领袖和军队高级将领,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拿破仑波拿巴该院至今还完整存放着他的学籍资料显示,拿破仑于1784年10月至1785年12月就读于此,1785年拿破仑参加了炮兵军官考试,在58名学员中排名第42位法军对中国也很熟悉笔者参加的中法高级军官研讨班是中法两军之间定期的交流活动,由中国和法国轮流主办,这次讨论的主题是“国际安全和国防政策”研讨班由24人组成,中法双方各占一半中方人员来自总部机关、军兵种院校、科研院所和部队,法方军官主要来自陆军、海军、空军和宪兵部队,涉及军队各个方面,以准将、上校和中校等高级军官为主法方对这次研讨会相当重视,在理论介绍部分邀请了政府官员和国外著名专家授课,包括基辛格的学生、法国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米歇尔莫尼埃教授,俄罗斯爱德南阿加维教授,国防部法律司司长等就法国的国防政策作了详尽介绍在研讨期间法方还组织参观了空防与空战指挥中心,考察佩尔西军队医院,赴地中海土伦港参观社会安全干预和训练基地、地中海海军司令部和马赛市海军消防营研讨班上的法方军官更是给笔者留下很深印象笔者在交流中发现,绝大部分同行的法国学员都能用中文进行交流,其中一名叫谢贝德的军官非常引人注目,汉语讲得很流利。
随着时间的流逝,双方交流增多,他介绍说,参加这次学习的法国军官在遴选时候,就有一条会汉语交流的要求这些军官对中国情况也都相当了解,谢贝德说很快就要到中国来当海军武官回国后,笔者与他在国防部举行的建军80周年招待会等场合见过几次面,今年在国防部举办的2009年新春招待会上相见时,谢贝德已经从海军武官升任法国国防武官,并担任了外国驻华武官团的团长法国国防教育强调全民参与法国政府始终坚持宣传国防政策,认为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是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并利用军事院校的资源吸引公民参与国防教育与研讨班同时开设的还有国防教育的专题,主要是关于海洋问题笔者注意到,参加培训的有军人、政府官员、企业领导人、记者、外交人员、演艺界人士、办公室普通雇员等社会各界人士,他们参与的热度、关注的程度和研究的深度不亚于专业人员法国正是通过吸收全社会各阶层的人员参与国防教育,及时了解国家安全利益、战略利益和发展利益确定的背景、调整和发展动态,可以更加直接地理解国家为各种利益的实现所采取的措施,真正成为法国国防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拥戴者▲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