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 1探索生命的奥秘精品课件 苏教版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212230711 上传时间:2021-11-19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5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 1探索生命的奥秘精品课件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七年级上册 1探索生命的奥秘精品课件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七年级上册 1探索生命的奥秘精品课件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七年级上册 1探索生命的奥秘精品课件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七年级上册 1探索生命的奥秘精品课件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 1探索生命的奥秘精品课件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 1探索生命的奥秘精品课件 苏教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第1课时周围的生物世界第2课时探索生命的器具与方法,第一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第一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江苏教育版,第一单元 单元知识框架,江苏教育版,第一单元 单元复习指导,江苏教育版,第1课时 周围的生物世界,江苏教育版,第1课时周围的生物世界,第1课时 考点整合,江苏教育版,考点1认识生物,认识生物,细胞,物质和能量,适应和影响,注意 除了常见的植物和动物外,细菌和病毒也是生物。,点拨 生物的共同特征是区别生物和非生物的依据。,第1课时 考点整合,江苏教育版,考点2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1)非生物因素:_、_、温度、空气、土壤等。如: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蛇在冬天因气温下降会冬

2、眠等。(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即某一环境中的各种生物。,水分,阳光,点拨 所有生物的生活都受到各种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注意 影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既有不同种的其他生物,又包括同种的其他个体的生物,如同种生物的食物关系存在着竞争关系。,第1课时 考点整合,江苏教育版,考点3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在形态、结构和功能等方面_环境。如: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可以减少水的散失;茎不仅可以储存大量的水,还能代替叶进行光合作用等。(2)生物的生存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的钻穴和取食等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和肥沃。,适应,点拨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适

3、应的。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鱼类有适应水生的结构和特征,鸟类有适应空中飞行的结构和特征。生物对环境也具有影响作用,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就说明了这样的作用。,第1课时 归类示例,江苏教育版,类型一考查对生物体生命现象的理解,例1下列物体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A人B蘑菇C青蛙 D电脑病毒,D,第1课时 归类示例,江苏教育版,解析生物具有生命现象,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非生物没有生命现象,不具备生物生命的基本特征。本题考查学生对生物和非生物的判断能力。人和青蛙是动物,具有生长发育、摄食等特征,蘑菇是一种生活在树上、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的生物,可在农场种植,显然具有生物的生长等特征。电脑病毒是一种程序软

4、件,因为具有生物遗传物质能复制的特点而称为病毒,不具有生物的物质结构和生命特征。,第1课时 归类示例,江苏教育版,例2猫妈妈生小猫,小猫能长大,长大了的猫能再生小猫,这一过程说明猫具有什么特征 () A生长、发育和繁殖 B生长 C发育 D繁殖,解析生物具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生命特征。猫妈妈生小猫、后代再生小猫属于繁殖特征,小猫长大属于生长和发育特征。本题考查学生对生物具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本生命特征的理解。,A,错因分析 要对题中的 “生小猫,能长大,再生小猫”的信息点和生物的特征全面理解。只注意其中的“生小猫”一点,就会错选D。,第1课时 归类示例,江苏教育版,变式题下面古诗中,描写生物生

5、长发育的是 () 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解析 注意B项关键词“生”和“发”,描写了红豆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现象,其他各项描写的是动物的觅食、迁徙的行为。,B,第1课时 归类示例,江苏教育版,例3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你能对这种自然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吗?,类型二考查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答案 这主要是由生物的非生物因素决定的。淮南阳光、水分充足,空气湿度大,使得气候温暖湿润,适于橘的生长;而淮北则不具备这样的自然条件。这说明生物的生长受环境的影响,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第1课时 归类示例,江苏

6、教育版,例4椋鸟喜食枸杞的果实,椋鸟对枸杞是 () A有害的 B有益的 C无害无益 D有益有害,类型三考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解析 椋鸟喜食枸杞的果实,两者之间似乎是受益者与受害者之间的关系。其实,椋鸟吃下多肉的果实后,枸杞的种子不被椋鸟消化,随椋鸟的粪便被传播到各处,这样椋鸟帮助枸杞传播了种子,对枸杞繁殖后代是有益的。,B,第1课时 归类示例,江苏教育版,变式题 2010南通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成语是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解析 A中描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B中说明的是生物食物链关

7、系,D描写的是人类的社会现象。只有C中描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第2课时 探索生命的器具与方法,江苏教育版,第2课时探索生命的器具与方法,第2课时 考点整合,江苏教育版,考点1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1)显微镜的结构:包括光学部分和机械部分。机械部分:镜筒、镜臂、镜柱、镜座、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载物台(上有压片夹、通光孔)、遮光器、转换器等。光学部分:目镜、物镜、反光镜。,第2课时 考点整合,江苏教育版,(2)显微镜的作用:观察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细微结构。(3)显微镜的操作要点显微镜在操作时可以归纳成六个字:“一看二调三转”。放置玻片时要 “一看”,看着_下降,防止将玻片压碎,污染镜片。观

8、察时要“二调”,先在低倍镜下调节_,将要观察的对象放置在视野中央,再调节细准焦螺旋观察。对光时要“三转”,转动转换器、转动遮光器、转动反光镜。,粗准焦螺旋,物镜,第2课时 考点整合,江苏教育版,(4)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歌诀能用低镜勿用高,操作规程要记牢,禁手抚摸目物镜,擦镜纸擦效果好,勿乱转焦转换器,载物台保洁干燥,取送镜时轻拿放,右手握臂左托座,对光观察先下上,先低后高最基本,实验完毕复原样,送回原处保存好。,第2课时 考点整合,江苏教育版,点拨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比较 目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低;镜头越短,放大倍数越高。物镜:镜头越短,放大倍数越低;镜头越长,放

9、大倍数越高。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多,视野越明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注意 显微镜下的像是倒像,上下左右旋转了180度,如:bq。所以移动玻片标本时,与实际方向相反,如果向左移动装片时,显微镜下看到的物体向右移动。,第2课时 考点整合,江苏教育版,(5)常见的玻片标本有三种切片从生物体上切取薄片制成;涂片液体材料涂抹而成;装片撕取、挑取少量材料而制成的。(6)生物图的画法及注意事项绘图用削尖铅笔(3H型),根据观察到的物像绘制,力求真实性;图绘在报告纸中央偏左上方,大小适当。图中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上细圆点表示,不能涂抹(越暗的地方,细点越

10、多,不能涂阴影表示暗处)。标注名称。,第2课时 考点整合,江苏教育版,考点2临时装片的制作,临时装片制作过程的主要步骤归纳为七个字:擦滴取展盖染吸 (1)擦:用干净的纱布将盖玻片和载玻片擦拭干净; (2)滴:制作植物细胞玻片标本时在载玻片上滴的是_,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玻片标本时在载玻片上滴的是_,其目的是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3)取:取的材料一般要求是薄而透明的;,生理盐水,清水,第2课时 考点整合,江苏教育版,(4)展:展材是将材料平展开来,其目的是:防止细胞重叠,便于观察;(5)盖:盖片时应将盖玻片一边与载玻片上的水滴接触,再缓缓放下,目的是避免产生_;(6)染:染色时应从盖玻片的一边滴

11、加染液,再在另一边用吸水纸吸引。,气泡,第2课时 考点整合,江苏教育版,考点3探索生命的方法,(1)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所有的实验都有变量,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第2课时 考点整合,江苏教育版,考点4探究问题: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1)探究问题: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2)作出假设:蚯蚓在_上爬得快。(3)实验: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搜集_。(4)得出结论:分析_,各抒己见,得出结论。(5)表达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汇报实验的现象。,证据,硬纸板(玻璃),实验证据,注意 活动结束后,把蚯

12、蚓放回大自然。,第2课时 归类示例,江苏教育版,类型一考查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B,第2课时 归类示例,江苏教育版,解析当目镜和物镜都放大10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100,可以观察到64个细胞;当物镜转换成40时,则放大400,那么观察的视野长度和宽度分别缩小4,所以细胞数目为4个。 视野观察到的特点:低倍镜下细胞数目多,体积小,视野亮;高倍镜下细胞数目少,体积大,视野暗。 显微镜成像的物象关系:显微镜成像是成的倒立的虚像,移动装片时向观察到的像所在的方向移动装片就可以将要观察的对象移动到中央。,第2课时 归类示例,江苏教育版,类型二考查临时装片的制作,例2某学生在制作并观察叶子表皮细胞装片

13、时,在一干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入一小块叶子表皮,小心展平后,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用压片夹夹住。然后在双眼侧视下,将物镜降至距玻片标本约12 cm处停止。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缓缓上升镜筒。你能指出该学生操作中不正确的地方并改正吗?,第2课时 归类示例,江苏教育版,答案 未盖盖玻片,没有染色,显微镜没有对光,物镜镜头应距玻片2 mm左右,解析 解题时,除认真阅读题中的信息外,可以联系考点2中的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的“七字诀”,逐点分析。,第2课时 归类示例,江苏教育版,类型三考查科学探究的方法,例32011孝感 李明同学为了探究鲫鱼“浮头”的原因,取来两只相同的鱼缸甲、

14、乙,并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试选出最合理的一种 ()A取大小、活力相当的两条鲫鱼,分别放入盛有等量河水的鱼缸甲、乙中,甲中泵入空气,乙中不作处理,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B取一大一小活力相当的鲫鱼,分别放入盛有等量河水的鱼缸甲、乙中,甲用玻璃封闭,乙不作处理,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D,第2课时 归类示例,江苏教育版,C取大小、活力相当的两条鲫鱼,分别放入甲、乙中,甲中加适量河水,乙中加等量煮沸后冷却的河水,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D取大小、活力相当的六条鲫鱼,平均投放于甲、乙中,甲中加适量河水,乙中加等量煮沸后冷却的河水,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解析鲫鱼浮头的原因是水中缺少氧气,实验设计时就要设置有氧气和缺少氧气的对照实验。A中的氧气、B中鲫鱼的大小活力、C中鲫鱼数量,变量设置不合理。,第2课时 归类示例,江苏教育版,例4小明在做“探究蚯蚓生活习性”的实验时,把刚从土里挖出的蚯蚓洗干净后放在干燥的纸盒里,结果第二天做实验时发现蚯蚓全死了。请你分析蚯蚓死亡的原因()A皮肤干燥,无法呼吸B纸盒里缺少空气C纸盒里缺少食物D纸盒里缺少空气、食物,解析 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在干燥的纸盒中,蚯蚓因为体内缺水而死亡。如果没有深入分析题中的条件,许多同学选择纸盒里缺少空气,事实上空气是可以进入纸盒的。,A,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