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走班模式下班级管理初探 董剑英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区里很多学校都在实行分层走班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也开始了分层走班教学在分层走班模式下的班级管理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就班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希望在后续的班级管理中能够进一步落实关键词:分层走班;班级管理;有效管理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区里很多学校都在实行分层走班教学我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也开始实施分层走班教学学校把原来的两个行政班进行捆绑,按照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等综合因素,把学生分为A和B两个层次进行分层教学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在班级管理、学生心理、学习兴趣等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就班级管理方面进行初步的探究在分层走班教学模式下,学生交往的范围扩大了,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加大很多这种影响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比如处于A层次的学生学习成绩等各方面表现较好,两个班的A生都集中在一个班级,学生的竞争更加激烈,从而形成了更好的学习氛围;但与此同时,两个班的B生都集中在一个班级,由于B层次学生身上不良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较多,给部分学生带来了消极影响,也给班级管理带来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班级管理缺失在分层走班模式下,学生要按照课程需要进行走班走班过程中,首先,由于时间管理的不一致出现有的班级开始走班了,而有的班级还没下课,走廊上的学生乱哄哄的,甚至追逐打闹,这给班级管理增加了难度,甚至上课铃声响了学生还没能够安静下来上课其次,两个班级在走班的过程,学生的流动导致班级管理的缺失,特别是B层次的学生,也有了可乘之机,上课迟到现象时有发生,课间打闹、吃零食、谈游戏也是很难控制2.课间管理困难分层走班模式使得学生在课间的活动频繁起来,经常化的班级更换,使得学生的心理存在较多不安静的因素,那股好动、好玩、好奇的心理开始占据上风,所以课间教室里总是感觉乱糟糟,跑动,打闹,志同道合的三五成群凑在一起说说笑笑然而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班级,原先的班级考核方案对于别班的学生不适用,而且他们也不认可班干部的管理,因此班干部执行班级管理条例相当困难,因此学生也是趁机钻空子,班干部管理形同虚设同时,由于学生之间的频繁流动,班级的公共财产和学生的个人财物也存在很多安全带隐患,给班级管理增加了不少难度3.班集体意识低由于分层走班上课班级是流动的,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导致一些学生的班级认同感低,班集体意识低,这样班主任要有效地管理班级是很困难的。
对于班主任而言,对于教学班的管理也很不到位加之教学班主任平时与学生接触不多,学生信任度不高,因此班主任措施很难实施到位,同时学生已经习惯自己原班级的管理方式和制度,短时间也很难适应和改变就班主任责任感而言,可能对自己的行政班级责任是很明确的,因为这是学校考核的依据但是对于临时组合的教学班级,班主任的责任感就不是特别明确4.后进生抱团取暖那些学习习惯差、行为习惯差、学习态度不好的学生本来分布在不同的班级中,可是分层走班实施后,这些学生都聚在一起,他们不良的态度和习惯互相影响,甚至相互声援,这样负面的影响更大老师经常是顾得了头顾不了尾,而且本来一两个学生只是脑子里想象的事情,现在有五六个学生,他们就有胆量去做了,甚至可以联起手去骗老师、骗父母,后果难以设想二、分层走班模式下如何进行班级有效管理分层走班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学校实施分层走班模式,其目的就是更好地服务学生学习如果班级管理出现的这些问题不能得以很好的解决,直接影响班风、校风,甚至影响学风,影响到每一位老师教育教学的效果,最后分层走班模式也会流于形式,得不到实际的教学效益,那么班主任该如何对班级进行有效管理?1.制定科学的分层制度分层走班制首要任务就是分层。
那么怎样科学地对学生进行分层是走班教学工作的基础,也是走班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学校要十分重视分层前期的准备工作,制订科学的分层依据,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年级组把整个年级的学生分为A、B两个层次A层学生学习成绩较好,学习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理B层学生成绩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根据这一分层理念,最后学校把两个行政班级进行捆绑,根据最近几次考试成绩,综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对学生进行分层同时也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受理学生的自主报名,也接受家长的不同意见,对于不同的意见,学校也最大限度地給予尊重,推出试行一个月学习跟班的制度一个月以后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讨论决定学生的去留根据实施的情况看来,这套分班方案较为合理,为家长和学生所接受和认可,实施的非常顺利2.建立合理的流动制度我校学生的分层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学生,要引入竞争机制,实施合理的流动管理制度因此每学期期中、期末,学校都要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考核并作局部的微调,使学生在A、B层次之间进行流动,让学生有机会根据学情的变化重新选择教学层次这种流动制度不仅能使A层的学生形成流动到B层的压力,也使B层的学生产生动力,确立往A层流动的目的。
这样他们在学习中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因此无论是压力还是动力,都有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行为习惯,有助于班级的有效管理3.完善走班的管理制度(1)各班级要“统一”考核方案目前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管理模式和班级管理细则,这样在分层走班之后,学生就会有诸多的不适应甚至矛盾,不利于班级的有效管理鉴于分层走班教学给班级管理带来的这些新问题,笔者认为在分层走班实施之前,特别是捆绑的两个行政班级要统一班级考核方案,并且要进行细则的实施,使两个班的学生对班级管理细则熟烂于心,甚至形成习惯,这样在A、B分层之后班级管理能够顺理成章,也才能使得班干部的班级管理能够轻车熟路2)学校要“捆绑”考核体制在分层走班模式下,笔者认为学校考核体制中A、B层次应该作为一个整体绑定考核,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也就说捆绑在一起的班级作为一个单位进行考核,学校对两个班只出具一份考核成绩,相当于是一个更大的班级这样就使得两位带班的班主任们必须要协同一致、密切配合、取长补短,而且他们之间需要相互沟通,共享管理经验,共同管理教育学生,杜绝可能出现的管理缺失或者是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对于学生成绩的考核也是采用捆绑的考核体制,禁止拖课或走班时间不统一而造成的混乱局面。
这不仅为我校的班级管理模式带来了新的尝试,也为走班制的順利开展奠定了基础4.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分层走班模式下,无论是A层的学生还是B层的学生,都会有部分学生失去信心,萎靡不振比如A层的学生,本来在行政班级中可能是中等学生,而且经常会得到老师的表扬,还是很有自信的可是现在处在A层突然觉得自己都是学困生了,老师讲的内容也是似懂非懂,作业质量也不高,而且经常挨老师的批评,渐渐地失去了信心对于B层次的学生,也就更缺乏自信了,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已经上了所谓的“差班”,没希望了,于是破罐子破摔对于分层走班中出现的这种心理偏差,笔者认为班级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作为班主任,特别是B层的班主任首要职责就是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所谓的后进生,其实大部分学生是对自己的学习没有信心如何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这个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班主任在平时工作中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不断地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并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期待每一位学生都成为自信阳光的学生因此在分层走班教学中,班主任就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而不仅仅是学科的成绩班主任应该开展主题班会,有针对性地对班级进行梳理和引导特别是对分层有心理变化的学生进行调查、访谈,及时了解学生心中真正的想法,重拾学习的自信心和幸福感。
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学校资源,如心理健康站、校园网站等,让学生有表达的机会同时,班主任还可以利用周记、家校栏等方式加强师生交流,让学生与老师有更全面的沟通5.培养班级的荣誉感学校是个大集体,班级是个小集体,一定要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后形成集体荣誉感集体荣誉感是建设良好班集体,把学生培养成材的基础如果学生有了集体荣誉感,就能使学生自觉自愿地为争取和维护集体荣誉而努力特别是对于B层次的学生而言,要让学生产生荣辱观,促使学生为维护班级的荣誉和利益克服自身的缺点作为B班的班主任,学习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因此我只能利用身边或学校的事情教育引导学生1)引导学生从点滴做起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会要求学生站要有站姿,坐要有坐像,不能随意因此对于后进生我首先从练站姿坐姿开始,教育他们要从点滴做起,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做、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好2)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在班级里我会教育学生捡起地上的纸团,帮同学搞值日,帮老师发作业等等我记得曾有一则教育故事说,有一个人去应聘,看到公司地上有个纸团,就捡起纸团,最后因为他这个小举动而被公司录取我就用这个案例教育学生要做班级的主人翁,告诉孩子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3)引导学生多为班级争光要让学生以为班级争光为荣,以给班级抹黑为耻上周学生都需要回原班,由于学生的流动,刚好轮到值日的学生都回了原班,班里没人搞值日卫生工作了但是值得庆幸的是,上周班级卫生状况依然很好,而且是整个年级段唯一一个被评为卫生优胜班级,这都是同学帮忙的结果在晨会宣布结果以后,我就及时抓住这个教育的契机把帮忙的同学都大大地表扬了一番,增加了这些学生内心的优越感,也激发其他学生主动地为班级争光正是由于不断地从这些小事激励学生,学生的班级自豪感也越发强烈,充分展示了班级活力和积极向上的风貌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实践证明,只有被认可或者是学生心底里尊重的班主任,教育才会有成效否则的话,就是班主任做再多的努力,也只能是流于形式,起不了很大的作用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想这应该是任何一个班主任的必修课题,也是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时时刻刻摸索着的,我的理念就是以真心换真情特别是对于后进生,他们总是会对老师有一种敌对的心理或是把自己武装起来作为班主任需要足够的耐心、足够的细心和足够的勇气,要知道他们是会经常反复的,还要始终如一,只有这样才能慢慢地消除敌意或瓦解武装,建立起对老师的好感三、取得的初步成效实施分层走班一年多时间以来,在班级管理方面学校领导不断地总结经验,分析得失并做出相应的调整,收到较好的效果。
正是因为班级管理较为得当,教学成绩也有了显著提高,因此分层走班教学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也得到了家长、上级教育部门的认可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地摸索,对班级进行有效的管理,对教学认真地进行研究,分层走班教学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参考文献:[1]王子荣.浅谈班主任工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0).[2]姚霓.分层走班模式下学生管理初探[J].教学月刊,2013(2).编辑 温雪莲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