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会的语法基础知识 复句复句,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 成分的分句组成的句子复句中的各个分句之间一般有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 或冒号表示例:海花才落,杏花又开了承接复句)河不深,可是水太冷转折复句)如果明天不下雨,我们就上西山去假设复句)㈠并列复句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 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 的并列关系主要关联词语是:既.....・又......,还,也,同 样,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时,一方 面另一方面,有时...・.・有时......,有的......有 的......如:① 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② 我们不是要空话,而是要行动③ 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㈡承接复句承接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 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分句之间有先后 顺序常用关联词语有:就,便,才,又,于是,然后,接 着,首先(起初)......然后......,从而如:① 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 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时间顺序)② 大山的深处有一座哨卡,几个战士默默地在那儿驻守 着空间顺序)③ 红彤彤的太阳从东方升起,万道霞光照射大地事理 顺序)㈢递进复句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 句之间是层进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是:不但(不仅、不只、 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 用说,还)......,况且如:①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②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③ 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㈣选择复句选择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 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分句之间就构成选择关 系常用的关联词是:与其......不如……,宁可……也 不......,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 要么 ,或许 或许 ,可能 可能 ,也许 也许 如:① 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② 我们宁可挨批评,也不能昧着良心去搞假呀!③ 武松这一去,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别无选 择㈤转折复句转折复句: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 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 相反的意思来。
分句之间构成转折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 虽然(虽、尽管)......但是(但、可是、去叭而、还 是) ,但是,但,然而,只是,不过,倒,竟然如:① 他小小年纪,胆量可不小啊② 虽然我一见便知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③ 我们几个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他竟然一句也没听进 去肉假设复句假设复句: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 分句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两个分句之间是一 种假定的条件与结果的关系常见的关联词语是:如果(假 如、倘若、若、要是、要、若要、假若、如若)......就(那 么、那、便、那就)……,即使(就是、就算、纵然、哪 怕、即便、纵使)......也(还、还是)......,再......也 如:①如果老王不能前去,那就让我去吧② 即使天塌下来,这件事也得继续做完③ 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因果复句因果复句,前面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分句说出结果,可分为 说明因果和推论因果说明因果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分 句说明由这个原因产生的结果,因和果是客观事实常用关 联词有:因为(因)..・・.・所以(便)......,由于.....・因 而,因此,故此,故而,之所以是因为。
推论 因果一个分句提出一个依据或前提,后一分句由此推出结 论,结论是主观判定的,不一定是事实常用关联词有:既 然(既是)......就(那就、便、又何必)......如:① 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 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② 哥哥嫂嫂既然扔开他像泼出去的水,他又何必恋恋不舍 呢?③ 几房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D由于病魔缠身,两次体检未通过,他只好第二次踏进补习 班的门槛A)条件复句条件复句,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这个 条件一旦实现所要产生的结果常见关联词语有:只要...... 就......,只有.....・才・.....,除非......才(不),无论(不管,不论)......都......如:① 衣服只要干净整齐,越朴素穿着越称心② 只有具备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识,才能昂首 阔步于成功的大道之上③ 我们除非预先作了准备,这次行动绝无成功的可能④ 不管人员是不是齐整,我们都得赶往阵地㈤解说复句解说复句,一个分句说明一种情况,其他分句对这种情况进 行解释、说明或总括一般不常用关联词语如:① 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蒲团纺,可以坐着矮凳纺,也 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地站着纺。
② 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两种都是主观主义力目的复句目的复句,一个分句表示实现或避免某种目的,一个分句表 示为此而采取的行为常用关联词语有:为了,以便,以, 用以,好,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如: ①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②这段时间校卫要好好检查校园设施,以免出现安全事故③ 答题之前,我们应仔细思考,省得过后又来修改补充说明[条件复句与假设复句的区别]相同点:前后分句的关系都是条件与结果的关系,都是没有 实现的事情不同点:条件复句着重于条件,假设复句着重于假设 只要记住条件复句的几种类型和关联词语就很容易区别了 如:如果美国政府仍然一意孤行搞对抗,中国政府愿意奉陪到 底假设复句)只要美国政府仍然一意孤行搞对抗,中国政府就要奉陪到 底条件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