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救援典型项目操作流程、心肺复苏急救方法、救援工具技术要求

上传人:木** 文档编号:211685892 上传时间:2021-11-1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2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空救援典型项目操作流程、心肺复苏急救方法、救援工具技术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空救援典型项目操作流程、心肺复苏急救方法、救援工具技术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空救援典型项目操作流程、心肺复苏急救方法、救援工具技术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空救援典型项目操作流程、心肺复苏急救方法、救援工具技术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空救援典型项目操作流程、心肺复苏急救方法、救援工具技术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空救援典型项目操作流程、心肺复苏急救方法、救援工具技术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空救援典型项目操作流程、心肺复苏急救方法、救援工具技术要求(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L/T XXXXXXXXX7附录 A(资料性)高空救援典型项目操作流程A.1 绝缘斗臂车斗内受困救援A.1.1 人员组合救援负责人 1 人、地面救援人员 2 人。A.1.2 所需工器具120 厘米扁带 3 根、提升滑轮 1 套、救援吊带 1 条。A.1.3 操作步骤A.1.3.1 判定人员情况a)大声呼喊判断人员状态,确认人员受困后,迅速拨打“120”紧急求助。b)作业过程通过现场安全管控平台手持视频终端实时监控, 可以通过监控中心及现场地面实时影像回传发现人员受困。A.1.3.2 切换控制方式地面救援人员应检查绝缘斗臂车下方操作平台无异常并切换控制方式。A.1.3.3 缓降地面地面救援人员

2、控制绝缘斗缓慢降落至地面安全位置。A.1.3.4 救援对象转移a)绝缘斗具备翻转功能时,地面救援人员缓慢操控绝缘斗 90 度翻转,直至绝缘斗平行于地面。翻转前应检查车载吊臂销钉固定, 翻转时注意斗内人员状态, 避免磕碰造成二次伤害。 绝缘斗翻转完毕后,地面救援人员协同配合将救援对象移出绝缘斗至安全位置。b)绝缘斗不具备翻转功能时, 地面救援人员应操控绝缘斗降至地面尽量靠近杆身处, 将扁带根据杆身直径大小串联为足以围绕杆身三周以上的长度。c)地面救援人员在绝缘斗上方择适宜位置,左(右)手握扁带一端压至杆体,并注意扁带环耳预留位置应在绝缘斗上方。d)右(左)手捋顺扁带剩余部分依次围绕杆体缠绕三圈(

3、如剩余长度过长,可继续围绕杆体缠绕一周),扁带尾端环耳穿过杆体预留环耳,收紧固定形成克式抓结,完成杆体锚点制作。e)地面救援人员将提升滑轮上侧安全锁(带有自锁部件一端)挂入扁带固定环耳内。f)地面救援人员将提升滑轮下侧安全锁挂入救援对象全身式安全带背部挂点, 如安全带受损则应使用救援吊带,将救援吊带底边两侧挂环自救援对象腰部环绕,顶点挂环自胯下穿过,按腰部两侧挂环在外,胯下挂点居中的顺序重叠挂入安全锁。g)地面救援人员通过收紧提升滑轮内置绳索, 将救援对象重心转移至提升滑轮, 向上提升救援对象出斗。h)救援对象提升出斗后, 地面救援人员操控绝缘斗移出救援对象下方, 一手抓握提升滑轮内置绳索,打

4、开自锁开关,缓释绳索完成救援对象缓降地面。A.1.3.5 伤员移交救援对象放至地面后,应迅速将人员转移至安全位置,并立即检查是否发生心脏脉搏骤停,如人员心脏脉搏骤停,立即实施 CPR;如有意识,应询问其状态,依据症状实施紧急救护。专业医护人员抵达DL/T XXXXXXXXX8后,详细说明救援对象症状、现场处置措施及效果。A.1.4 安全注意事项a)翻转前应检查车载吊臂销钉固定,翻转时注意斗内人员状态,避免磕碰造成二次伤害;b)挂点连接完毕后应进行受力测试,确认安全锁锁门关闭,安全锁处于正确受状态,救援吊带三个挂环全部挂入安全锁内, 以防人员提升出斗过程中出现滑脱。 工具的硬质部件无存在影响安全

5、的缺陷或损伤,包括裂缝、尖锐边缘、变形、锈蚀、腐蚀或过度磨损等;c)扁带或绳索无存在影响安全的缺陷或损伤,包括磨损、开线、断线、缠绕、打结、腐蚀、老化或过度脏污等;d)机械装置和连接器无存在功能异常等缺陷应避开临近的高低压线路及各类障碍物, 选定绝缘斗臂车的下降方向和路径。A.2 绝缘斗臂车故障高空受困救援A.2.1 人员组合救援负责人1人、地面保障人员1人。A.2.2 所需工器具绳梯1根、救援吊带1条、自动制停下降器1个、救援绳1根、安全锁3把。A.2.3 操作步骤A.2.3.1 初步故障判断初步判断液压系统是否因取力失败、 发动机不工作或离合器烧毁等原因造成失去动力, 此时应使用绝缘斗臂车

6、上的电力应急泵驱动液压实现人员返回地面。 如无反应, 应迅速联系设备维修部门开展现场处置。A.2.3.2 作业环境判断绝缘斗如在带电体附近出现故障,应检查绝缘臂的有效绝缘长度是否满足大于1米(10kV)、1.2米(20kV)的要求,确定后再开展下一步工作。逃生时,受困人员需翻出绝缘斗,受困人员需确认与周围接地体之间应保持的最小安全距离为0.4米(10kV)、0.6米(20kV),与相邻相导线间最小安全距离为0.6米(10kV)、0.8米(20kV)。如不满足,则需要进行遮蔽并选择合适位置进行下一步操作。A.2.3.3 逃生通道架设a)受困人员取出救援绳、绳梯与安全锁,依次挂入绝缘斗安全带连接点

7、。b)绳梯与绝缘斗安全带连接点挂接完毕后, 将绳梯尾端放置绝缘斗外侧。 受困人员应观察斗外绳梯长度是否满足翻越出斗后人员重心降低需求,如不能满足,可使用安全锁、扁带与绳梯顶端连接,延长斗外绳梯长度。c)救援绳与绝缘斗安全带连接点挂接完毕后, 将救援绳尾端放置绝缘斗外侧, 并观察救援绳已垂至地面。d)受困人员将自动制停下降保护器安全锁挂入全身式安全带背部挂点, 如安全带受损则应使用救援吊带,将救援吊带底边两侧挂环自腰部环绕,顶点挂环自胯下穿过,按腰部两侧挂环在外,胯下挂点居中的顺序重叠挂入安全锁。e)打开自动制停下降保护器移动侧板, 将绝缘斗安全带挂点近端侧救援绳装入自动制停下降保护器入绳口,环

8、绕内侧凸轮(自动制停下降保护器制动装置)一周,与自动制停下降保护器出绳扣穿出,关闭动制停下降保护器移动侧板,将救援吊带安全锁与自动制停下降保护器连接。f)完成逃生通道架设、逃生装备连接。DL/T XXXXXXXXX9A.2.3.4 人员缓降a)受困人员确认自动制停保护器连接无误,双手抓握绝缘斗边缘,踩踏绳梯将身体翻出,双腿正对绝缘斗外壁,把身体重量缓缓加到救援绳上,同时,双脚蹬绝缘斗外壁直至身体处于下降状态。b)操作自动制停下降保护器下降时,受困人员右手为控制手,四指虚握,虎口向上,握住救援绳并位于身体右侧。c)左手为操作手,操作自动制停下降保护器手柄。d)当控制手就位后,操作手操作自动制停保

9、护器手柄,向怀内侧予以持续恒定的压力,缓慢匀速下降至地面。A.2.3.5 故障排查人员脱困后, 迅速开展故障排查工作。 同时, 可以通过打开液缸应急排放孔的方式实现绝缘臂收回。注意此方法存在因操作不当引起液压油喷射烫伤及绝缘臂跌落的风险, 所以当人仍在绝缘斗内时, 不建议使用。A.2.4 安全注意事项A.2.4.1 受困人员翻越出斗重心转移时,双腿分立,略比肩宽,形成稳定的“三角形”支撑姿态;A.2.4.2 受困人员翻越出斗时, 计算好锚点与自动制停保护器之间的距离,尽可能的收紧余绳,避免下降时出现短距离冲坠;A.2.4.3 注意避免自动制停保护器与绝缘斗边缘发生磕碰;A.2.4.4 受困人员

10、操作自动制停下降保护器下降时, 应将下降速度控制在2米/秒以内, 速度过快可能因过度摩擦产生大量热能,从而降低装备制动能力发生危险。A.3 杆上作业人员高空受困停电救援A.3.1 人员组合救援负责人 1 人、地面保障人员 1 人、高空救援人员 1 人。A.3.2 所需工器具120 厘米扁带 1 根、提升滑轮 1 套、自动制停下降器 1 个、救援绳 2 根(分别为释放绳与牵引绳) 、安全锁 3 把。A.3.3 操作步骤A.3.3.1 判断人员状态绝缘杆作业过程中, 当杆上作业人员因操作不当造成人体串入相间或者相地以及因工具使用不当导致单相接地或相间短路而发生触电事故时,通常伴有放电声响及弧光闪耀

11、,即判定人员发生触电。应迅速判断人员意识(大声呼喊),确定作业人员是否具备行动能力,并根据需要开展高空救援。A.3.3.2 评估周围环境确认救援对象受困位置是否与带电体满足 0.7 米(10kV)、1.0 米(20kV)的最小安全距离要求,周围环境是否满足救援工作开展需求。适合本方案实施救援的情况评估示例:a)救援对象未接触带电体,但救援对象及救援人员活动范围距离带电体小于 0.7 米(10kV)、1.0米(20kV)且现场无接地(观察无接地放电点、验电器验明接地体无电压,或联系调度询问有无接地信号),则应联系调度停电或者使用合格的绝缘工器具拉开就近的电源开关,极端情况下,可以抛掷裸金属线使线

12、路短路,迫使保护装置动作,断开电源,在抛掷短路线时,应注意防止电弧伤人或断线危及人员安全,抛掷的短路线若被烧断,应考虑线路重合闸动作后的再次带电,确认线路已经停电,经验电挂接地线后,开展救援。DL/T XXXXXXXXX10b)救援对象串入相地之间,此时受困人员身上持续有电流流过,因相地短路线路不会跳闸此时切记盲目上杆施救,应立即与调度联系停电、或者使用合格的绝缘工器具拉开就近的电源开关,极端情况下,可以抛掷裸金属线使线路短路,迫使保护装置动作,断开电源,在抛掷短路线时,应注意防止电弧伤人或断线危及人员安全,抛掷的短路线若被烧断,应考虑线路重合闸动作后的再次带电,确认线路已经停电,经验电挂接地

13、线后,开展救援。c)救援对象串入相间,此时线路相间短路,保护装置会动作切断电源,应立即与调度联系,确认线路已经停电,经验电挂接地线后,开展救援。A.3.3.3 迅速通联如需停电开展救援,应立即联系调控中心停电,并拨打“120”紧急求助。联系调度方式如下:a)联系调度:我是 XX 工作负责人 XXX,10 千伏 XX 线路发生事故,申请紧急拉开 10 千伏某某线 XX 杆柱上开关。(汇报内容:汇报联系人姓名、工作内容、事故发生地线路名称和杆号、申请紧急拉开的开关所在线路名称杆号、设备双重称号)b)调度向申请人发出调度指令:(调度人员根据情况回复相关指令)c)申请人需要进行复诵:重复指令,可以紧急

14、拉开 10 千伏某某线 XX 杆柱上开关,立即执行。A.3.3.4 线路停电操作a)现场工作负责人得到联系调控中心停电确认信息后,并按照开工会部署的人员触电后应急处置措施开展线路停电操作。b)开工会工作部署时,工作负责人应明确人员触电后可能发生的风险及相关工作,并对作业人员进行告知、确认。c)现场工作负责人应急工作部署,应涵盖线路停电操作人员分工、危险点预控及安全注意事项等相关工作。 与作业人员一同确认紧急停电需要拉开的开关所在的线路名称和设备编号、 检查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确在合闸位置,并确认作业人员已熟知所属工作内容。d)开展现场救援工作时,只需再次确认线路停电操作票的操作项目,即可迅速开展现

15、场处置工作,有效提高救援效率,规避救援人员风险。A.3.3.5 登杆至救援位置现场确认线路停电,并验电、装设接地线后,登杆人员携带救援装备登杆。临近救援位置时(满足安全距离要求),应对触电人员、导线等再次验电,确认无电压后,方可进入救援位置。A.3.3.6 救援系统架设a)高空救援人员在横担位置使用扁带环绕制作锚点,依次连接提升滑轮、自动制停下降保护器、救援绳。b)将提升滑轮上侧安全锁(带有自锁部件一端)挂入扁带固定环耳内。c)使用安全锁将救援绳一端连接救援对象全身式安全带背部挂点, 打开自动制停下降保护器移动侧板,将救援对象安全带挂点近端侧救援绳装入自动制停下降保护器入绳口,环绕内侧凸轮(自

16、动制停下降保护器制动装置)一周,与自动制停下降保护器出绳扣穿出,关闭动制停下降保护器移动侧板,将提升滑轮下侧安全锁挂入自动制停下降保护器。d)完成救援系统架设后,将牵引绳与救援对象腰部挂点连接,如受困人员安全带损坏,则应用救援吊带连接固定受困人员。A.3.3.7 上方释放DL/T XXXXXXXXX11a)高空救援人员通过收紧提升滑轮内置绳索, 将救援对象重心转移至救援系统, 解除救援对象背部及腰部挂点。b)操作自动制停下降保护器释放时, 锚点位置应增加安全锁进行转向摩擦, 高空救援人员右手为控制手,四指虚握,虎口向下,握住救援绳穿过附加安全锁向下收紧加以控制。c)左手为操作手,操作自动制停下降保护器手柄。d)当控制手就位后,操作手操作自动制停保护器手柄,向上予以持续恒定的压力,缓慢释放人员匀速下降至地面。A.3.3.8 伤员移交救援对象放至地面后,应迅速将人员转移至安全位置,并立即检查是否发生心脏脉搏骤停,如人员心脏脉搏骤停,立即实施 CPR;如有意识,应询问其状态,依据症状实施紧急救护。专业医护人员抵达后,详细说明救援对象症状、现场处置措施及效果。A.3.4 安全注意事项A.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