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练习题(有答案)

上传人:1810****630 文档编号:211150920 上传时间:2021-11-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练习题(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练习题(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练习题(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练习题(有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练习题(有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练习题(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练习题(有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练习题(有答案) 学习语文的思维需要靠做题来锻炼,所以多做题是对我们有益处的哦!这篇高一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练习题特地为同学们准备的,希望有助于同学们能力的提升。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凝重(nn) 世人瞩目(zh) 纳粹(su) 焚尸炉(fn) B.婆娑(su) 堪称典范(kn) 嬉笑(x) 明媚温暖(mi) C.凋谢(dio) 步履蹒跚(l) 装载(zi) 紫荆花(jn) D.戕害(qin) 雏菊怒放(ch) 嚼蜡(ju) 重蹈覆辙(f) 【解析】 A项,“粹”读cu;B项,“嬉”读x,“媚”读

2、mi;D项,“嚼”读jio。 【答案】 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漂扬 蒙蒙细雨 撤离 降旗仪式 B.掩映 世人瞩目 汽艇 阳光明媚 C.帐蓬 草地碧绿 详细 不由自主 D.追逐 表情茫然 窒息 绿树成茵 【解析】 A项,“漂扬”应为“飘扬”。C项,“帐蓬”应为“帐篷”。D项,“绿树成茵”应为“绿树成阴”。 【答案】 B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_在南海的夜幕中。 (2)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

3、里_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3)还有一些参观者_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A.消失 竟然 注视 B.消逝 竟然 凝视 C.消逝 居然 凝视 D.消失 居然 注视 【解析】 消失:事物逐渐减少以致没有。消逝:同“消失”,侧重时间上慢慢成为过去。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同“竟”,表示出于意料之外。“居然”程度更重一些,语气较重。凝视:聚精会神地看。注视:注意地看。 【答案】 D 4.(2012江西高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不再把干个体看作是丢脸的事,他们已经坦

4、然地加入到个体户行列中来。 B.关于品三国,粗粗一看,似乎与其他同类的书没有多大区别,但反复品读,就会发现其意味深长。 C.虽然大家都知道生活离不开物质基础,可也没有一个人不认为,幸福并不完全由物质条件决定。 D.在学校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挑起了为请假的老师代课的任务,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解析】 A项,“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有交叉部分,不能并列。B项,缺少主语,应去掉“关于”。D项,搭配不当,应为“挑起了重担”或“承担任务”。 【答案】 C 5.下列选项是四则“遗失启事”的主要内容,其中表达通顺、得体的一项是( ) A.本人昨日在体育馆遗失一副红色羽毛球拍,您若及时联系鄙人,不胜感激

5、之至。 B.昨日本人不慎丢失随想录一书于阅览室,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谢谢哟。 C.本人昨日在图书馆不慎丢失黑框眼镜一副,希望拾到者与我联系,不胜感激。 D.昨日本人遗失饭卡于学校饮食服务中心,恳请拾者高抬贵手交还,万分感激。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通顺、得体。A项,应为“不胜感激”或“感激之至”。B项,“璧还原物”,敬辞,“璧”敬称对方的东西,用在此不得体;另外“不慎丢失随想录一书于阅览室”不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D项,“高抬贵手”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用在本句中不当,应删掉。 【答案】 C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

6、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象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 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来说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对有的人来说,这个地方是经过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人们对他们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

7、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 参观者来到一座灰砖建造的建筑物前,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解说员试着推了一下门门是锁着的。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 现在参观者来到一条长廊里。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

8、死亡在等待着他们。 他们表情木然。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6.文中描写参观者“浑身发抖”“张大了嘴巴”,有什么作用? 【答案】 形象地表现了毒气室、焚尸炉等给参观者心理造成的极度恐惧,更有力地说明了德国法西斯丧失人性的凶残。 7.“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答案】 对比反衬。以有着旺盛生命力的雏

9、菊花在怒放,从反面衬托这里曾发生过令人不堪回首的惨剧。 8.说“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应该怎样理解? 【答案】 反语。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每一个参观者在这里都会感到震惊,甚至窒息。 9.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有数以千计的照片,为何选取年轻姑娘作为重点?有何意义? 【答案】 数以千计的照片都是表情木然的,唯独姑娘的表情丰富活泼。姑娘的外貌体现出勃勃的青春气息。如此美丽、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姑娘,竟然被纳粹杀害了,这就更加表现出法西斯的残忍,从而揭露了纳粹的滔天罪行,同时提醒人们要更加热爱并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731”罪证值得全人类反思 参观

10、过“731”罪证陈列馆的人都会留下终身的记忆。 陈列馆馆长王鹏说,“731”的罪行不仅仅是杀人,它进行30多项实验的目的是用于战争。用于实验的不光有中国人、朝鲜人,还有蒙古人、苏联人,一些从东南亚战场上抓来的美国、欧洲战俘也成了实验品,实验者要研究不同人种的耐受程度,以便将来在战场上有针对性地使用细菌武器。按照“731”部队生产细菌武器的能力,如果开足马力生产一年,足以毁灭人类。只是后来战况突变,大规模的细菌战没有来得及实施。所以“731”罪行是反人类的,它不光是国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值得全人类去关注和反思。 王馆长介绍说,这些年很多国外的媒体来拍摄专题片,而这些人以前对“731”的罪行知

11、之甚少。一次王鹏告诉英国BCC电视台记者,“731”犯下的罪行比纳粹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作所为还要严重,纳粹虽然也曾对活人做解剖实验,但数量和规模都远不及“731”。被“731”用做实验的人在实验者看来不是人,而是“没有生命”的木头(日语称作“马路大”),这些“材料”要接受各种残害性的实验。例如冷冻实验,要把人冻成能敲得响的“木棒”,然后再用不同温度的水去解冻,有的被解冻后肌肉脱落,露出白花花的骨头。再如脱水实验,是要把活人烤干,变成一具“木乃伊”,以此实验人体里含水的准确分量。BCC电视台记者听了也不禁为此暴行咋舌。 陈列馆的解说员介绍说,一位日本老人参观“731”罪证陈列馆时,对“731”

12、部队犯下的滔天罪行气愤至极,他看到展台上“731”部队的恶魔石井四郎像后,一脚踢碎了玻璃,但能参观和了解“731”罪行的外国人太少了。据陈列馆统计,在建馆20多年时间里,馆展和流动展出接待的人数有300余万人,其中外国人不到十分之一。王鹏馆长说,陈列馆申报世界遗产,就是要扩大知名度,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这段历史,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 (节选自生活报) 10.比较一下,本文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文在新闻素材获取渠道方面有什么不同? 【解析】 从文中“陈列馆馆长王鹏说”“王馆长介绍说”“陈列馆的解说员介绍说”语句不难看出,本文材料获取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王馆长或解说员的解说获得素材的,而从描写参观者的

13、表情变化的语句看,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主要是通过的眼睛和感受获取素材。 【答案】 本文主要取材于“所闻”的材料,主要素材来自陈列馆馆长王鹏和解说员的介绍。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文的素材来源是的亲历、亲见和所闻、所感。 11.在第三段是怎样写“731”的严重罪行的? 【解析】 在第三段中,我们不难发现,王馆长在告诉英国BCC电视台记者“731”的罪行时采用了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情况进行对比的方法;在说明“731”行为的残忍时,又采用了举例的方式。 【答案】 一是通过与纳粹作对比,显其罪行更严重;二是通过典型事例显其无比残忍。 12.一位日本老人参观“731”后“一脚踢碎了玻璃”,这一细节有什么典型意义? _ _ 【解析】 “踢碎了玻璃”这一细节表明了这位日本老人的正义感,从文中“气愤至极”一词可以看出。 【答案】 表明普通日本民众的正义感,与日本右翼分子形成对比,引人深思。 13.本文写于2005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731”罪证陈列馆是否应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问题曾在全国各界人士中引发不小的争议。请就此问题谈谈你个人的观点。 【解析】 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可以就此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注意观点的正确和语言的流畅。 【答案】 略。(提示):“731”罪行是反人类的,“731”罪证陈列馆不光是国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