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_下载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11141996 上传时间:2021-11-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引导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_下载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引导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_下载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引导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_下载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引导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_下载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引导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_下载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引导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_下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引导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_下载(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引导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习惯,就是在某种时间、某个地方、某种条件下自然而然地表现 出来的一种比较定型的动作和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多方面的习惯, 如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习惯、工作习惯、交往习惯等等。习惯 有良好习惯与不良习惯之分,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心理素质良好的重 要表现,是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基础。人的各种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学习、实践和环 境中逐步形成的,一旦形成又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改变对事物的认识 比较容易,而要改变多年形成的习惯却比较困难。我国著名青少年教 育家孙云晓先生曾总结说:“好习惯对儿童来说是命运的主宰,是成 功的轨道,是终身的财富,是人生的格调”

2、。不少家长为孩子种种不 良习惯十分烦恼,在教育上感到困惑,究其原因大多是rti于家长在孩 了的早期忽略了良好习惯的培养与训练,良好的习惯必须自小开始培 养。如何正确的对幼儿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在关键期形成好的行为习 惯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遵循科学的原则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中,不是任意进行的。在教育过程中 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按照规律和特点,具体的家长可以遵循以下5个 基本原则:(一)、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欧美著名家庭教育家认为: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 基础上的,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再好的学校教育也难以获得预期的 效果!什么样的教育观塑造出什么样的孩子,作为家长,

3、一定要“该岀手时 就出手”,重视孩子的“第一次”,因为这是良好习惯的开端。许多家长正是在 教育中没有抓住“一”字关,不但没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反 而给以后的教育带来了后患。女U:我的一个同事有一个正在上小班的女儿蓉蓉,有一次吃饭, 她把最喜欢的番茄炒蛋拖到自己的面前,不准别人吃。妈妈告诉她这 么做很没礼貌,她索性甩掉筷子不吃了。本以为打了胜仗的蓉蓉等着 妈妈哄她吃饭,没想到妈妈不仅不理她,还把菜全部吃掉,将她冷落 在一边不管。过了一会儿,她见没有转机,就主动跟妈妈道歉,保证 以后再也不这样了。这吋妈妈耐心地跟蓉蓉说:“这样做不是个听 话的孩了,很没有礼貌,别人会不喜欢!”然后重新做饭给她

4、吃。这 “第一次”的教训不仅让蓉蓉改掉了这个毛病,从那之后,她凡事都 会先让着别人。只有不轻易放弃“第一次”的教育,才会杜绝以后的 第二次,笫三次(二)、激励方法要适时、适当目前广大教师都认识到赏识教育对孩子发展的重要作用,注重 通过赏识教育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的自信心来源于成人不断的 激励和表扬。当孩了有了良好的行为方式吋,作为家长应适时、适当 地给予表扬鼓励,使孩子获得一种被赏识的成就感,被肯定的喜悦感, 从而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反之,如果发现不良的行为习惯时, 家长可以适当采取点儿惩罚措施,让孩子在思想上有所触动,明确 不良习惯的危害,从而改掉不良习惯。另外鼓励和表扬是孩子成长过

5、程中所需要的一种精神营养,更 是一种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好方法。孩子爱听好话,喜欢被人称赞, 而且在人们对他的评价中认识自己。教育家陈鹤琴教授曾说过:“无 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造是很容易的,受责罚而改过是比较难的。” 凡是幼儿行为习惯好的,有进步的,改正缺点快的给贴上小贴纸以示 鼓励,促进其互相模仿行为。最重要的是老师必须事事处处以身作则, 以口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鼓励和表扬应该适时适度,这样才能达到鼓励和表扬的预期目 的。我们要在幼儿出现良好行为的时候及时表扬幼儿,使幼儿能够及 吋地明确什么行为是正确的,什么行为是不正确的,及吋强化,不FI 后的大量说教效果要好得多。而过多的表扬和鼓励

6、有时也会给幼儿造 成一种误解:表扬来得太容易,行为好坏的区分不是很明确,不一定 达到好的效果。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以及 幼儿的发展状况适时适度的加以运用,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赏识教育不是一味的鼓励,挫折教育更不是一味的批评,没有 了规则,就没有了教育的尺度,教育也就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 有可能悖其道而行之。现在很多家长喜欢用物质、用精神去刺激孩子, 如果不加引导,孩了不知道被赏识的理由,或者理由理解偏差,不该 赏识的地方被赏识,就会导致挫折教育的缺失或不当,从而引发逆反 心理。教育如同栽花,没有规律地浇水、松土只能让花朵枯萎,而按 照生长、有规律的抚育则会鲜花茂盛。

7、因此,家长十分有必要放下家 长的架子,抛弃家长式作风,成为孩子的朋友,让沟通成为一种习惯。(三)、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孩子最直接的榜样则来自于成人, 尤其是家长。蒙台梭利说:“在孩子的周围,成人尽量以优美的语言, 用丰富的表情去跟孩子说话。”幼儿的行为习惯是在成人的影响和帮 助下形成的。父母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就会耳濡目染,潜移默 化,从中得到熏陶,受到启发,从而形成好的习惯。家长的一举一动 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必须以身作则,时时刻刻给孩子起到良好的示 范作用。比如孩子礼貌的行为、早睡早起的行为、整齐清洁的习惯、 喜欢读书的习惯等,都跟家长的日常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

8、而成人不 知不觉间做成的不良示范,同样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影响。父母喜欢 乱发脾气,孩子的脾气一定也不会好;父母喜欢常常骂人,孩子自然 也会常常骂人,父母爱好穿着打扮,孩子就喜欢穿着打扮,甚至父母 爱吃什么食物,孩子也爱吃什么食物。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儿童时代是模仿力最强的吋 期,他们的学习从模仿开始,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 非常有限,因此,在幼儿园,老师一定耍以身作则,做出榜样,正面 诱导是十分重要。比如:教师自觉拾起一片废纸、上楼梯时左上右下、 说话吋正确地使用礼貌用语、答应幼儿的事情都能做到等,孩子受到 这种行为的影响也都会自觉坚持学习。长期坚持,孩子会逐步形成良

9、好的行为习惯,榜样对孩子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四入要有坚决的态度在孩子面前,家长和老师必须有主见,做每一件事都要态度坚决。 家长自己拿不定主意,孩子就会受到影响。家长的态度一定要前后一 致,如果小宝今天在桌子旁吃饭,明天坐在台阶上吃饭,后天坐在沙 发上一面看电视一面吃饭,我们怎能帮助小宝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呢?二、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除了加强家园沟通,坚持上述基本原则外,还 应该有比家庭更为系统的、专业的方法和策略,保证幼儿良好行为习 惯的培养。(一)、确定规范,进行系列化教育。幼儿园要建立一日常规,进行系列化教育。36岁幼儿是个性 品徳形成的关键期,由于幼儿的可

10、塑性很大,他们的个性品德在形成 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反复,所以教育内容应该做到系列化。根据幼儿的 特点和发展情况,制定了幼儿一 口活动常规,常规规定了孩子们在一 日生活、学习中应做到的,应遵守的-些规则,确定了幼儿时期在衣、 食、住、行、与人交往等方面应有的文明行为和习惯的标准,女口:坐 要有坐姿、睡要有睡样,饭后会收拾餐具,活动结束会整理好用品等。 如按照时间制定的系列教育,有初入园时的爱集体教育;“三八” 妇女节的爱妈妈教育;“六一”儿童节的好儿童教育七一”的爱党 教育等。平时,我们要求幼儿做到“三轻”:说话轻、走路轻,放下 东西也要轻;对幼儿进行遵守公共秩序,不妨碍他人,爱护公物的教 育。午

11、餐要求做到“三净”:碗里干净、桌上干净、地上干净,对幼 儿进行爱惜粮食的教育。午睡时要求幼儿口己穿脱衣物,口己整理衣 服,翻好领子。我们教育孩子们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 学着做,学会的事情坚持做”。我们注重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 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对待性格怯懦的幼儿,以培养勇敢品质为主; 对待个性霸道的幼儿,以培养宽容、和谐与人为善的个性为主;对待 贪占他人物品的幼儿以培养诚实品质为主;对待逆反个性较强的幼儿, 采取综合训练方式,对其进行不良个性的矫正训练为主等等。由于每 个幼儿的家庭教育影响的环境和方式不同,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方法也 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我们观察了解幼儿的不同心

12、理特征,采取有 效的方法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二)、与家庭形成合力,为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今天培养孩子的习惯是非常困难的,最大的困难在于我们的父母, 甚至爷爷、奶奶,也包括老师,本身可能就有很多不良的习惯。我们 可能也不完全知道什么是好习惯,我们是带着很多兽性长大的。我们 木身就有可能带着很多的I口思想、I口文化、I口风俗、I口习惯。如用眼睛挑东西,不要用手挑东西的习惯。我们买东西谁不去挑、 不去捏,可是你捏完他捏,他捏完之后可能不买了,最后别人怎么买? 我们可没想这些问题。这是条件反射,挑选什么东西都想试一试、捏 一捏。这一陋习也直接影响到了孩了们,班里吃水果吋让孩了们自己 拿,谁不挑一挑

13、、比一比,每次总是挑了这个还是觉得那个好“这山 还望那山高”。乂如保护环境卫生的习惯。我们有很多的成年人对自己小家庭的 卫生搞的“一尘不染”,可是对社会大家庭的环境卫生却是:随地吐 痰、乱扔垃圾、高声喧哗等,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些不良行为会对自己 的下一代造成怎样的负面影响。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 师”要让孩子的行为习惯取得良好的成效,就必须建立起家庭、幼 儿园联合一致的教育网络。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让家长进行 系统的幼儿德育理论学习;家教专刊、家教小园地时刻发挥着它们的 宣传和交流作用;通过家园联系手册,以书面形式每月联系,有什么 事随时与家长沟通,使家长

14、和教师都能随时了解幼儿在园和在家的情 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我们还通过家长开放日、家园共育等活动, 让家长观看、了解、参与幼儿园的教育,使家长自觉、积极地配合我 们的教育工作。只有让孩子做到了在家与在园一个样,良好习惯的养 成才有真正的意义。(三)、要尊重儿童的权利和参与,让孩子充分地参与。在儿童的习惯养成过程当中,有一个危险存在,那就是习惯养成 的过程变成了奴役儿童的过程。大家千万千万注意这一条。什么意思 呢?就是大人在研究习惯,大人在定规范,强迫孩子去做、去执行, 这就很可怕。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儿童是主人,我们就是要 发挥他们的主人作用。养成一个好习惯,应该是要让孩了们觉得:这

15、是我盼望的,我特别希望有这个好习惯,这对我的帮助很大,对我的 发展很有用,好习惯多了,我才是一个好孩子学生,我才可以多交朋 友。这才是积极的,而不是强迫。儿童参与有一个阶梯,阶梯有五层:第一层是操纵,成年人操纵 儿童第二层是装饰,找几个孩子来表演一下,来装饰;第三层是象 征性的参与;第四层是成人指派;第五层是与儿童商量;我们的习惯 培养,起点就是第五层,与儿童商量,我们要培养孩子良好习惯,要 和孩子商量:你们需不需要培养这个习惯?你愿不愿意培养这习惯? 因为孩子有选择权:我愿意养成什么习惯,比如爱运动的习惯,有礼 貌的习惯内向的孩子你不能培养成外向的孩子,慢性的孩子不能 培养成急性的,习惯养成

16、要讲究规则,要尊重差异。(四)、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与其把儿童当作天津鸭 儿填入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口由的去开启文 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我们引导幼儿学会学习,培养幼儿的学习 能力;培养友爱、勇敢、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的品德行为等方 面的一系列教育行为,却忽视了能影响幼儿个性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 自信心。自信心是儿童个性心理健康与否的一个重要条件。自信 心的培养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所谓自信心,是由积极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望受到他人、 集体和社会尊重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自信心是对自己力量的 充分认识和评价。自信心强的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活动,能积 极地与他人交往,与同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能勇敢地面对困难,人 胆尝试。在幼儿园中,也有和当一部分幼儿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在 某些方面甚至很多方面不如别的幼儿,往往表现在活动中不敢主动地 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