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_5

上传人:1810****630 文档编号:211141075 上传时间:2021-11-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荷塘月色_5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荷塘月色_5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荷塘月色_5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荷塘月色_5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荷塘月色_5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荷塘月色_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荷塘月色_5(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荷塘月色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揣摩语言。本课安排在这里,主要是传授学习中国现代散文的基本知识、教给具体方法的重要一环,是关键所在。 根据大纲要求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结合单元训练要点及本文特点,明确教学的重点为: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难点为:景语情语浑然一体,情景交融;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是一门艺术,选择什么样的教法则是艺术中的艺术。教学目的的实施,重点、难点的完成,主要是通过选择什么样的教法实现的。因此本着教学有

2、法,但无定法的指导思想,根据教材特点、教学目标等要求,采用诵读、鉴赏法完成此课的学习任务。 幻灯片。 两课时。 一、背景学习:鼠标指向课题和,阅读有关信息。 二、知识积累 1、阅读全文,学习有关知识。 2、比喻是一种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一般用像、如、仿佛等比喻词联接本体和喻体。研究带号的12个句子,回答: a、哪几个不是比喻句?它们各自是表比较、揣测、举例中的哪一种? b、比喻句中,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各是什么? c、学习修辞知识中关于通感一节,说一说:比喻句中的哪句属通感,后文还有哪一句?为什么? 3、学习修辞知识中语音修辞一节,然后回答:在本自然段中,使用了哪些叠词?有何作用? 析:日日、渐渐

3、、迷迷糊糊、悄悄;本文使用的叠词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叠词一般用轻声的语调来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三、整体把握 1、阅读全文和背景资料,回答:在观赏荷塘月色的过程中,自始至终怀着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些句子最能表达这样的感情? 2、有人评论:()与其说在观赏景物,不如说在逼视自己的灵魂深处;与其说写下的是他看到、感觉到的一切,不如说他在构造一个他心中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个世界一个与现实对立的陌生的艺术世界。你同意吗?为什么?(点击有关资料) 3、有人把本文的重点

4、四五两段概括为月下荷塘和荷塘月色,这样概括的根据是什么?这里的荷塘月色在意义和结构上与课题有什么区别? 4、本文写景特别工细,不但把景物分解为荷塘和月色,而且在写荷塘和月色时,把这两个部分再分解剖析成许多更小的部分,然后逐一描写。从观察角度和描写对象两方面列出第四段的写景提纲。 5、第五段写月色,那些句子是正面描写,哪些句子是侧面衬托?用哪些事物作衬托? 6、为什么要写看似与主旨无关的江南采莲旧俗和采莲赋、西洲曲?(从写作背景和感情线索两方面考虑) 四、揣摩语言 1、文中写荷塘上的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

5、纱的梦。请分析:泻、浮、洗、笼这几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2、词语用得好,不但绘声绘色绘形,而且能赋予事物以生命和情感,请分析脉脉一词在这方面的作用。 3、踱若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4、亭亭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它修饰的是舞女还是裙? 5、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若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好不好?为什么?(从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和前后文风格一致两个角度考虑) 6、讨论下列句子的深刻含意。 a、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b、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

6、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扩展阅读 研究性学习参考论题(请你就以下论题中的一个或另拟论题,从网络上寻找有关资料,写出你的研究结果。可上交文本、软盘,更欢迎直接发文到我的电子邮箱) 1、走近朱自清 2、朱自清为什么不平静? 3、谈荷塘月色的写景艺术 4、谈荷塘月色的感情线索 附录导读法教案 第一教时 1、第一个问题:教材第二单元有哪几篇课文? 提这问题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大家,今后自学课文要有单元观念,因为课文是按单元编排的,而每一个单元都有相应的学习重点。 2、第二个问题:第二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啊?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揣摩语言,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如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

7、,对语言的深层次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味。 3、大家对这几句话有没有什么疑问,或者说从中看出什么问题没有? 既然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先解释什么叫整体感知再解释揣摩语言,但为什么书上却根本不讲什么叫整体感知,而直接就解释什么叫揣摩语言呢? 注意:从无疑处发现问题,这是最重要的读书方法之一。大家现在就来思考这个问题吧?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这是为什么。 小结:揣摩语言一定要联系语境。所谓语境,包括外部语境与内部语境。外部语境指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人际关系等等。比如,外国人看宋丹丹和黄宏的小品就不知道中国人为什么要笑;又如,我们今天读鲁迅的文章,对有些语言也觉得不理

8、解。就是对外部语境不熟悉。而内部语境,就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上下文的照应等等。这是同学们很容易理解的。同学们注意,所谓阅读,主要就是通过揣摩语言去整体感知文章的内涵,体会的思想感情,进而走进的心灵。 4、今天要学的荷塘月色,就值得我们好好揣摩品味。而揣摩品味的第一步就是朗读,那种把自己放进去的朗读。好,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朗读一遍课文。注意,在朗读荷塘月色的时候,你就是朱自清! 学生开始各自朗读。(之所以不要学生齐读,是因为朗读是一种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而且这种再创造带有鲜明的个体色彩,因为朗读本身就打上了理解的烙印,每个学生的对文章的理解不一样,他朗读时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是不一样的。) 学生读一

9、遍后,抽学生起来单独读。 先抽一位男生从第一段读起。希望能通过他的朗读,让同学们能看到他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这篇文章的话语方式是自言自语。因此,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要把这种语气读出来。怎么才能读出这种语气呢?关键是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进入他的内心,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教者示范) 边读边停下来讲解: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像这一句,是朱自清的想像,就应该读得缓慢些,读出一种向往的味道。又如,妻 在屋里拍着润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是多么静谧的情景,迷迷糊糊一定要读得低沉、缓慢,读得迷迷糊糊。 示范完第一段,再要求同学们再自己读一遍。把

10、自己当作朱自清,读出韵味。 提醒大家:以后读书,都要养成自己查字词典的习惯,千万不要依赖老师给你们列出生难字词。好,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自己查的生难字。 5、同学们交流结束后,我开始进入对朱自清的介绍:同学们,今天我们读的是朱自清的名篇。我想知道一下同学们对朱自清的了解有多少。 朱自清,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朱自清有一篇散文叫我是扬州人,但其实他不是扬州人,只是从5岁起便定居扬州。,他出生在江苏东海县。而他的祖籍,则是诞生过鲁迅的浙江绍兴! 朱自清先生的胞弟朱国华曾有过这样的回忆:父亲失业四十年,为了培养我们兄弟四人上学,借了三千元高利贷,利上滚利,无力偿还。大哥这时考上了北大预科,须读两

11、年才能考本科。为了早日结束学业,为家中分担债务,他没有读预科,想了个办法,把名字自华改为自清,直接报考本科。这就是自清这个名字的由来。 朱自清的确才华横溢。作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和学者,他更以其灿烂的才华、绚丽的诗文以及辉煌的学术成就饮誉中外。他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创作新诗,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文坛关注。1924年,出版了诗和散文集踪迹。 中国青年报有条新闻说我国30岁以下的教授已有17位,开篇第一句是目前,我国30岁以下的教授已有30位,这在过去是不可想像的。我读了这则新闻,感到好笑,笑的无知。因为早在75年前的1925年,朱自清出任清华大学教授并任该校中文

12、系主任时,年仅27岁!1928年,朱自清出版的散文集背影,奠定了他作为杰出散文家的基础。1928年1931年到1932年,他曾留学英国,回国后仍执教于清华大学。作为学者和教授的朱自清,他在古典文学、语文教育、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领域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和建树,其中尤以古典文学和语文教育最为突出。 作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我感到特别亲切的,是朱自清也曾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1920年他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江浙一带做了5年的中学语文教师,他的教学和为人极受中学生欢迎和敬重。 当然,我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

13、另一个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请同学们下一节语文课再听老师的答案。好,下课。 第二教时 1、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第一次知道朱自清的名字,是在毛泽东的著作里。本来朱自清既没加入国民党,也不是共产党人,而是一位有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按理他是不太可能进入毛泽东的视野的。但是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并写入了他的政论名篇别了,司徒雷登中。毛泽东这样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

14、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最终,朱自清先生贫病交加,倒在了最后一个冬天,也倒在新中国的晨曦之中。他死的时候年仅48岁。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载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他也因此赢得了我的深深的敬意! 当然,写荷塘月色时的朱自清还是一名清华园的教授,但如果我们了解了朱自清后来的命运,我们今天读荷塘月色时,也许会另有一番感受吧。 2、现在该同学们说一说了。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说理由,只要把有关的语言读一遍就可以了。 领悟文章思想感情请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采莲赋对采莲人的描写,都是很快乐的。描写了一种很自由欢乐的生活。 这一段在过去的高中课本里却是被删去了的。为什么会删去呢?该不该删?这一节与全文的中心并不太吻合吗? 的思想感情在文中是变化的。他开始是不宁静的,为了寻找宁静来到荷塘,在这里,他的心情获得了一种暂时的愉悦。但最终他还是没有摆脱烦恼。 的思想感情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时而烦恼时而愉悦,最后仍然摆脱不了先是的烦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