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管理中的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作者刘静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11087996 上传时间:2021-11-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企业管理中的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作者刘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企业管理中的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作者刘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企业管理中的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作者刘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企业管理中的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作者刘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企业管理中的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作者刘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企业管理中的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作者刘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企业管理中的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作者刘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企业管理中的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 作者 刘静L!录中文摘要及关键词1一、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重要作用2(一)物质激励的重要作用, 2(二)精神激励重要作用,” 2二、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不足 3(一)物质激励的不足 3(二)精神激励的不足 3三、如何使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4(一)激励应为冃标服务4(二)激励应因人而异4(三)必须考虑激励的成本5(四)激励耍与企业文化相结合5参考文献,6 I摘要当今社会,人力资木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人才 更是重中Z重,如何留住人才,使Z有效甚至高效的发挥其才能,帮助企业立足于这个竞 争激烈的当下,便成为各个企业的头等大事。各金业

2、为了更好的吸引并留住人才,推出各 种各样的人才政策,在这其中激励必不可少,激励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但物质激励与 精神激励各有优缺点,如何扬长避短、互补有无,形成良性的激励机制,木文将从其重要 性与必要性、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所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将物质-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三点问 题提出几点建议。关键字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管理结合II浅谈企业的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我国冃前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企业间的竟争日趋激烈,这不光是资源的竟争更 是人力资本的争夺战。人力资本的产权特点是只能属于个人,非“激励”难以调度1。人 才的去留往往可以决定一个企业的未來发展走势,于是,如何留住人才,如何使人才对以 长期的

3、为企业服务,成为企业必须研究的重耍问题,为此,激励制度变成了重要的手段。但激励制度也是一把双刃剑,如何使用好并使之成为管理人力资木中的一坏,是当下企业 家及金业经理人的重要一课。一、物质激励与粘神激励的重要作用(一)物质激励的重要作用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來激励员丁,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正激励和负激励, 正激励如发放奖金、津贴、福利补助等,负激励如罚款。物质需求是人类的第一需耍,是 人类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木动因。所以,物质激励是激励的主要模式,也是现今我国企 业内部的使川最普遍的一种激励方式。其通过人们对物质需求的提升,追求更高层次的物 质条件的心理,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升企

4、业的价值。激励可以激发人更多的潜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物质是一切生活的基石,良好而有效 地激励机制不仅可以推动优秀人才的创新能力,还可以使那些没有真才实干的人员在制度 制约下无处藏身。所以说,物质激励应该是帮助企业发现人才的手段,是优胜劣汰的标 尺,这样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更是金业长远规划的基础。(二)精神激励的重耍作用精神激励是指通过成效的认对、表彰、授予荣誉称号、提及升职等于段,满足人的社 交、口尊、口我发展和口我实现的需要,从而在较高层次上调动人的枳极性2。当一个人得到外界的认可利尊重后,所发挥的潜能是巨大的超乎想象的,看似没有通过 任何物质手段的给予,但止是因此而得到的,也是任何通过

5、物质激励手段没有办法获得 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小后三种较高层次的需要既社交需要(归属感)、尊巫需要(含 地位)和自我实现的需耍(含荣誉),主要是通过精神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 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J经济研究,1996,(6)陈爽英.中国企业家人力资本组合激励的机制分析J软科学,2005,(1) III激励来满足的。麦格雷戈把有关当事人的自尊的需要和声望的需耍视为人的自我需 要,并认为满足这种精神需耍対管理层具冇意义。麦格里兰则认为,经理人的主要需要 有成就感的需要、权利的需要和归属的需要。无疑这三种需要都属于精神激励的范畴,他 还指出,“经理人把成就需要等精神方面满足和激励看的比

6、金钱史重要。心理学家曾这样 描述精神激励的作用:人在无激励状态下只能发挥自身能力的10%-30%,在物质激励状 态下能发挥能力的50%80%,在得到适当精神激励的状态下,能将能力发挥至80%- 100%,甚至超过100%o由此可见精神激励的重耍性,在物质可以以各种方式获得满足的今天,精神激励就变得 尤为重耍,人力资木索质的不断捉升使竞争变得残酷异常,社会地位、社会认可就变得可 遇而不可求,精神上更高层次的满足也就越來越受到重视和推崇。现在的企业已经意识到 这一点,在不同的环境下做出不同的满足方式,己达到不仅留住人更要留住人心的举措。 由此叮见,精神激励HJ以使人产生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共同荣誉感,

7、同时衍生出与企业共进 退的价值观,只有真正把自己融入到企业当中,企业才能真正的做强做人,才能长盛不衰。一个好的企业,其员T应该是与企业荣辱与共的,企业给予的和员工的付出都是支撐 着企业团队前进的重要支柱。二、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不足(一)物质激励的不足物质激励不可否认是最肓接的激励方式,他用最肓观的方式來表达企业其管理考对任何 一个人员的态度,这种态度也是周围人最直观的感觉方式。以物质的方式来满足人员对物 质方而的需求,通过物质来调动积极性这是物质激励的优点。但物质激励也冇不足之处,这种方式只能短时间或是间断式使用,当人的物质耍求得到 一定程度的满足时,物质便不能再激励其前进,使其发挥作用。随

8、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金钱是力能的”思想在很人一部分人观念中滋长起來,有 些企业经营者也一味的认为只有奖金发足了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但在现实中,不少企 业的例子说明,一味使用物质激励的过程中,耗资不少,而预期的冃标却没有达到,无法 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反而延误了发展的契机。例如有些金业为了避免因物质激励带来的员 工间的矛盾而使用平均主义,使激励共同拥有,平均等于无激励,这样不仅会不利于员工 的创新精神,还会使员工产生惰性心理,得过冃过的态度,这样的激励不仅没有帮助企业 发展反而还成为了企业前进的绊脚石,有不如没有。(二)精神激励的不足IV粘神激励会使人产生成就感和认

9、同感,对工作中所负的责任感会提升,而且更容易接受 挑战,这样的状态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发展就是对个人而言也是成长和发展的绝好状 态。但是精神激励也不是完美无瑕的,现阶段由于对精神激励的认知不同,精神激励的方式 单一、陈旧、甚至有些空洞。L!前比较常见的激励方式有两种:一是进行主人翁精神教育和授予先进荣誉称号,由于 年年如此,轮流坐庄,时间一长,大家对这些激励方式便不再认同,也就产半不了实质的 激励作用。二是职位激励和社会地位激励,马歇尔曾指出:“最刺激一个人的精力和进取心的,无 过于在生活中提高地位的希望,以及使他的家人从比他创业时为高的社会地位开始的希 望。这种希望其至给他以压倒一切的热情

10、,而这种热情使他对求的安逸和一切的普通得愉 快的愿望都好不足道了。”日本管理学家中谷岩男在谈13至|J社会地位对企业家的激励作用时也指出:“丨1本企业文化的一个特点是,在企业中取 得成功-一-获得一个高职位一一会受到社会更高的评价,由于所有企业的价值观都是相同 的,在金业中取得成功就等于在生活中获得成功。”由此可见良好24的社会地位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LI标,并十分愿意为Z奋斗。但是由于会存在排资论辈 的现象和裙带关系,使职位激励出现错位的现象,导致的结果就是消极。最后一种就是声誉的激励,好的领导者固然应该拥仃好的声誉,但是声誉丿应该以道德为基础,而不应该只 是表面现象和人工堆积的成果,在某种程

11、度上应该说声誉是人的第二张脸,是一个人的标 志,有的人会用一生的时间去沉淀积累,而有的人却是用各种手段去获得。不管怎样说, 事总冇利弊但终在人为。三、如何使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在现实中应该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只片面的强调物质激励和 精神激励孰重孰轻都是不全面和错误的。如何将物质激丿励和精神激励有机的结合起來,使 Z发挥更大的功效,是企业现今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我认为需 要在下面儿方面考虑。(一)激励应为F1标服务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划和发展冃标,激励是冃标更快达成的一个有利途径,找出 适合企业自身的激励方式,能更好的达成企业的冃标。德鲁克指出

12、:“任1 英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O2 H中谷岩男.转变中的H本企业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0. OV何组织都需要有挑战性的冃标5” o激励的存在是为了鼓励员工更好的实现企业冃标 的,所以激励是为了忖标服务的,明确的这个观点,企业就可以根据自身的li标和员工的 特点找到适用于自己的激励方式。也可以根据目标的大小、繁简、周期,来确定激励的方 式,例如:短期的口标就可以使用物质激励,这样激励方式直观,明确,像月计划、季度 计划。如是长期的繁杂的可以使用精神激励,像年计划、中长期规划等。这样可以稳定军 心,给人以安全感和十足的动力。当然也町以是精神加物

13、质,但不管怎样组合,激励的冃 的都是更好的达成目标,这一点是不可否认和必须明确的。(二)激丿励应因人而异企业内的员工是千差力别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身特点和鲜明的个性,所以激励应该 也是因人而异的,应该根据员工的自身需求來确址实施激励的方式,区别对待,使激励真 正做到“物有所值”。不同的激励方式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不一样的效果,物质激励与精 神激励木就没有高低之分,只是人的需求不同,激励方式的选择可以直接影响到激励的成 果,所以,如何选择适当的激励方式,便成为实施激励人员的头等大事。象以体力劳动为 主人员的激励方式可多选择物质激励,用最直接的方式來奖励他们所作出的成果。而较高 一层的人员就可选择

14、粘神激励,因为,物质方血他们已经相对等到满足,他们更渴望得到 的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因此,激励就应根据人的不同需求来迹行调整,以做到事半功 倍。(三)必须考虑激励的成本金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经营单位,在实施激励的同时还应考虑到企业的承受力,根据投 入产出的关系,企业应该以最小的成本谋求最大的利润。激励应该恰到好处,若激励的成 本过高超出了企业收益,激励就会成为企业的负担。但若是,激励成木过小,不足以起到激励的作用,激励也同样形同虚设,可见,衡量激励方式是否适当,成木也是一个重要坏 节。(%1) 激励要与企业文化相结合每个金业冇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大的企业氛围会使每个进入其中的人得到思想上的改 造

15、,金业文化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机制,只有当企业文化真正融入到每个员工的 思想中,变成他们的价值观,使他清楚的认识到是为什么而工作。激励只是辅助的手段, 但一个企业的发展决不能依赖于激励这一种方式,好的激励机制应该是扬风的帆,而不是 掌船的舵,激励是为金业发展服务的,而1 美徳鲁克.管理的前沿M.北京:企业管理 出版社,1988 OVI不应本末倒置。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凝聚力,激励便是企业的推动力,两者相辅相成,共 同促进企业前进的步伐。6总Z,激励是服务于企业的,而企业的根木就是人力资源,如何使激励成为推动企业前 进的助力器,帮助企业更好的发展,是摆在多数管理者而前的一道难题。在激励机制中,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各有优点和不足,企业不能单独强调和使用一种方式,必须结介企业 实际情况、职工个人情况,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使Z成为企业管理的良性手 段,促进并发展。6VII参考文献1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J.经济研究, 1996,(6).2陈爽英.中国企业家人力资本组合激励的机制分析J.软科学,2005,(1)3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